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述伊斯兰国家的起源和现时的文化冲突

简述伊斯兰国家的起源和现时的文化冲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2

简述伊斯兰国家的起源和现时的文化冲突

在世界三大宗教之中,伊斯兰教或许是我们了解得最少的一支。许多时候,人们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来源于彼此的不了解,所以如果想解决矛盾,从了解入手应该是值得选择的 方法 。

公元6世纪前,在辽阔的阿拉伯半岛上生活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英勇善战、品行坚韧,视忠诚为最高美德,人们称他们为贝都因人。

贝都因人是阿拉伯人的主体,故也被直接称为阿拉伯人,在人种上属于闪族。伊斯兰教创立以前,阿拉伯人在红海沿岸一代建立了若干国家,如也门王国--当时叫希木业、巴尔米拉王国等。在内陆地区,则以部落为主,未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在宗教信仰方面,阿拉伯人崇尚精灵崇拜,他们认为 自然 界充满了各种精灵,在石头中,在树木中,甚至在风中。后来他们的信仰渐渐集中于一些神祗,如拉特--月亮女神,乌扎--命运神、马纳特--三位一体神。由于这种神祗崇拜脱胎于精灵崇拜,故而这种信仰近于泛神论,即认为神像空气一样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在早期阿拉伯人的部落,其部落首领通常都由选举产生,称为"谢赫",部落首领同时也是宗教首领,在主要宗教节日主持祭祀活动。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逝世,根据阿拉伯人的传统,经过选举,其至交艾卜。伯克尔被选为新一任国王,其后又经几任,直至先知的女婿阿里的继任,伊斯兰国的君王都是民主产生,他们被称为哈里发,他们的国家也由此被称为哈里发国家。

但在阿里死后,哈里发不再由选举产生,前一任的儿子被直接任命为继承人,哈里发的职能变成从属于君主权与特权的附属物。哈里发国家也逐渐演变为神权国家。究其原因,恐怕缘于什叶派信奉的"伊玛目"教义。他们认为所有的君主都应是先天神授的为一种特有的精神力量和内在的启示所鼓舞。公元680年,什叶派占到国家中的多数,他们根据自己的教义制定出法典,认为除先知家族外,任何人不配为伊斯兰教的哈里法。其结果就是,哈里发为个别家族独占,国权成了某些人的私有财产。这样没过多久,早期伊斯兰教的民主基础既告势微,等级森严的神权政体的国家开始形成,并出现了巩固该政权的一整套意识形态。

这就是阿拉伯世界神权国家的起源,它经历了一千五百余年,而维护者它的那一套意识形态也已深入到其 社会 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大多数阿拉伯人已对此习以为常,在什叶派居多数的国家尤其如此。

伊斯兰教不同于其他宗教如新教、佛教、儒教这些宗教之处在于,它反复要求信徒们将传播教义视为终生事业,为此可以诉诸于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手段。这使它的教义略显不宽容。而阿拉伯人固有的忠诚,又使他们对于外来的一切总保有敌视态度。在世界一步步趋向民主与融合时,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仍处于专制状态,宗教上的派系斗争持续不断。一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教分离的政权经常因为国内保守实力的处处刁难而夭折。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巴基斯坦;发生在伊朗、也发生在阿富汗。。。。。

萨达姆能在伊拉克执政,并维持其统治直至今日,决非偶然,其根源就来自于伊斯兰教的文化和传统。伊拉克人民总想找一个"伊马目"(即统治者),他们选择了萨达姆,也许他们后悔了,但他们不是后悔选择了一个"伊玛目",而只是后悔选择了萨达姆做他们的"伊玛目"。并且,当异教徒的军队大兵压境时,民族主义热情会迅速上升,这些后悔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会暂时改变他们的立场,选择与他们的"伊玛目"站在一边。

伊拉克是个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对于他们来说,美国人是危险的异教徒,是来挑战他们的信仰的新十字军,而反抗他们则是一个穆斯林的神圣职责,是圣战。美国人对于伊拉克人的任何干涉,都将演变为一场不同价值观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全方位冲突,这种冲突已存在于阿富汗、存在于以色列、存在于巴基斯坦,甚至存在于印尼。而如今它将扩展到整个海湾地区,矛盾将会继续激化,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将会更加互不信任。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穆斯林拿起武器,加入到对美国的"圣战"中。

萨达姆会被推翻,会被轻而易举的推翻,我相信这一点。但伊拉克是否真能由此和平安定下来呢?我怀疑这一点。库尔德人在北方虎视眈眈,等待着时机,以报复他的世仇,这报复将因仇恨的长久累计而异常凶猛。而在伊拉克内部,因为没有民主传统,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将会非常残酷,谁都想填补萨达姆离开之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而这些内忧外患无疑将成为宗教极端势力成长的绝佳环境,了解国际 政治 的人该记得塔利班是如何迅速壮大起来的,而战后的伊拉克情况将与阿富汗非常相近。美国人能阻止这些情况发生吗?除非他们能迅速改变伊拉克人的价值观。这当然是不可能,而且不应该。

暴力会产生什么?它只会加深彼此原有的仇恨,而通过暴力获得的稳定也只能是暂时的稳定。人们希望通过战争来结束萨达姆的统治,这极可能是饮鸠止渴,而且还是一种短视,。要获得真正的和平只能寻求和平的手段,将暴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尤其是当一场冲突演化为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时。

美国能摧毁萨达姆,却摧毁不了伊拉克人民心中的"伊玛目",也摧毁不了伊拉克的现行政体。美国人应清醒的看到这一点,认真的思考一下,当利益冲突演变为文化冲突时,他们应选择怎样的解决方式。是继续用他们的火与剑,还是用理智,"这是个值得考虑的 问题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抄写员》缩写
小抄写员缩写
真诚的祝福
教师节的礼物
缩写《小抄学员》
假文盲
《穷人》续编
续写《凡卡》
为了集体的荣誉
向您致敬,尊敬的园丁!
师生情
公正——做人的天平
菊花朵朵报师情
《穷人》续写
匆匆
县工商局行政指导茶品牌创建先进事迹
消化科主任事迹材料
十佳优秀中学生事迹材料
试车场项目部党支部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试验室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学校青年突击队事迹材料
村新农村建设先进事迹材料
工程师先进事迹材料
电工技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十佳创业青年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县人大代表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十佳班主任事迹材料
“十佳班主任”个人事迹材料
优秀青年项目经理事迹材料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与技巧
关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虚假会计报表与舞弊审计浅论
信息时代舞弊审计程序的创新
重建新理性精神及其文学
审计准则讲解:审计报告(二)
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
回首监督检查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
浅议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绩效审计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要素与技术方法
舞弊审计的特点及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
魏晋审美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传神文笔足千秋──析《林黛玉进贾府》
谈《林黛玉进贾府》的衬托艺术
红楼梦断──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鲁迅简评《红楼梦》
在对比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凤姐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
一问一答见性情《林黛玉进贾府》
从通灵宝玉看红楼梦中的一笔多用
浓妆淡抹各相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
《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结构上的意义
林黛玉为什么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