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从校园不良消费透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缺失

试析从校园不良消费透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缺失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1

试析从校园不良消费透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缺失

"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期待下,通过学习感知社会文化,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成熟、自食其力的社会人。大学生社会化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需要,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则是大学生社会化状况最直接的体现。校园不良消费透视出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倾向,折射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社会化行为的过度或偏离。因此,高校要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大力开展人生观、消费观和恋爱观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不良消费;社会化教育;消费教育

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获得社会生活基本技能,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是十分复杂而全面的,其中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大学生社会化状况最直接的体现。随着90后新生代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大学生校园的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多极化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社会特殊消费群体的大学生,其自身几乎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别受到社会、家长、学校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出社会经济文化的演进和社会消费导向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揭示着当今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特点,也折射出大学生社会化倾向和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状况。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产品的充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作为纯消费群体的大学生,其消费需求也日趋旺盛。如今的新生代大学生,不再像过去的大学生只满足于生活学习必需的生存消费,除生活、学习消费外,交际消费、手机电话消费、网络消费、健身消费、旅游消费、美容化妆消费等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内容,反映出如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社会化的状况。

二、不良消费折射大学生过度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被动走向主动,并获得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的关键所在。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超出了正常的消费范围,出现高消费、盲从消费、畸形消费等不良消费问题。出现这些不良消费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消费倾向的某些误导和学校、家庭对学生消费教育的缺失,对学生消费社会化过程缺少有效的引导和监管。许多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急切地跳出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形成的封闭状态,急于释放各种抑制和束缚,把抑制的消费欲望迅速地放大,盲从地投身于社会消费的时尚和潮流中,使得大学生消费社会化的过程呈现出“快速转变”的特点,一些大学生在社会消费主义思想影响下,为了打破经济拮据的无奈和窘境,逐步形成了“借贷”、“信用”、“透支”等“负翁”消费意识。这种消费社会化速度和程度明显高于同类人群,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是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集中表现。

大学生的种种不良消费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是大学生为片面追求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行为偏差。从大学生不良消费透视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物质生活过度社会化。一些大学生追求时尚、追求品牌,推崇世俗化物质享受,互相攀比,把高消费的“潇洒”表现得淋漓尽致,吸烟、酗酒等一些与大学生身份及消费能力不相符的行为在校园里蔓延。二是感情生活过度社会化。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是一项明知没有结果的爱情。一部分大学生游离于学校生活之外,在校外过早地开始营造自己的家庭生活,不仅在饭店、茶室、肯德基出双入对,还双双出入超市、商场和菜场,提前体验了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既增加了生活支出,又严重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发展。三是处世态度过度社会化。一些学生的消费支出中,请客、送礼占了相当的比例,有些学生过分热衷“感情投资”,搞交际、拉关系,圆滑世故,有些学生为了入党、评优、“提干”,搞串联、拉选票,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关系走后门,他们以这种方式显示自己懂得人情世故,拉近与社会的距离,向社会证明自己的成熟。

因此,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不只是简单的消费行为,它反映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成熟,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自我辨别能力,在心理上表现为异常“成熟”,在行为上盲目从众,超越了大学生甚至普通社会成员的行为标准和承受程度,这种过度社会化现象,容易使其人格受到挤压而导致人格缺陷,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滑向歧途,对学生自身和社会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会化的对策

大学生社会化的实质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期待下,通过学习感知社会文化,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成熟、自食其力的社会人。大学阶段学生必须完成这样一种质的转变,然而过度、过快的转变,也不利于学生社会角色形成和演变。校园不良消费反映出一部分学生社会角色的过度过快转变,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1.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课程体系

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成功与否。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如何与社会相适应,如何更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他们迫切希望按照社会的要求从各方面来塑造自己,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发展自己。由于学校在学生社会化方面的教育缺失,使学生在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导致学生社会化行为的过度或偏离。因此,高校在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把社会化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如可以开设“家庭与婚姻”、“公民道德”、“消费常识”、“职业生涯规划”、“商品知识”、“体育文化”、“心理学”、“医学卫生常识”等社会化课程,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增强生活技能提供有效的知识基础、理论指导和行为导向。

2.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时期,多元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准则处于调整和变动之中,大学生的人生经历简单,面对社会多样化的复杂环境,不少大学生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识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从而深深地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尴尬境地,甚至无所适从、迷失方向。从消费调查来看,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处世态度,反映出大学生社会化的价值偏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造成严重障碍。因此,高校要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开展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角色期望,强化社会责任,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抵御各种不良社会现象侵蚀的能力,顺利实现从学生到社会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3.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行为

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反映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一个基本没有收入的群体,其消费状况不应该超越社会人群的消费水平和范围。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消费通常被认定为私人事务或行使个人权利、满足个人需要、获取个人消费利益的行为,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消费教育往往不够重视,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意识,消费时往往比较冲动,缺少消费的理性和理财方面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消费引导,开展消费教育,拓展他们的消费知识与消费技能,鼓励他们更多关注自主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倡导发展型消费。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或消费知识讲座,使他们学会选择,学会理财。要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开展消费问题的讨论、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赏和鉴别、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抵抗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消除消费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使其认识到超前消费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潜在危害,逐步克服不良消费习惯,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各类传播工具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宣传,积极倡导正确的消费理念,增强消费道德,抵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营造良好的氛围。

4.加强学生恋爱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心理和行为

恋爱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婚姻家庭也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所以,大学生恋爱婚姻教育是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适时地恋爱,找到一个理想的爱人,可能会成为其生活事业的动力。但是,如果过早谈恋爱,就可能会成为其前进的阻力,甚至会酿成苦酒,葬送青春。从消费调查来看,恋爱消费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部分,其恋爱消费方式和消费数量超出了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也反映出大学生恋爱存在不稳定性、功利性和忽视道德性的“失范”现象。大学生的恋爱观是学生婚姻家庭幸福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未来社会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导向,因此,高校应把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性教育、恋爱道德教育、恋爱心理教育、婚姻观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纳入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合理控制和宣泄感情,理性表达恋爱方式,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金鱼
我们班的“娇气鬼”
芬芳迷人的桂花
日出
榜样的力量
彩虹鱼
我们班的“小辣椒”
妈妈的唠叨嘴
等打针
回老家
我们班的“三大侠”
龟兔赛跑续写
我的好朋友
快乐的秋游
国际营销中的广告翻译(1)论文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1)论文
几种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1)论文
对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再认识(1)论文
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主体体系的构建
契约规制下政府审计“屡审屡犯”问题研究
基于审计模式的风险模型与风险导向探究
构筑石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思考(1)论文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政府管理创新(1)论文
论20世纪中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1)论文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1)论文
浅析基本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审计
试论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
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1)论文
《小柳树和小枣树》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我要的是葫芦》快乐练习:习题精选
《小柳树和小枣树》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水上飞机导学案
《我要的是葫芦》中一句话教学的启示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杂谈
《小柳树和小枣树》关联词积累
哲理的形象教育──《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谈
《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及教后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词语解释
《我要的是葫芦》课堂实录片段
看《我要的是葫芦》有感
也谈“我要的是葫芦”──素质教育环境下“过程教育”初探
《小柳树和小枣树》好词好句好段
《小柳树和小枣树》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