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探析

关于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9

关于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探析

"

【论文摘要】民办高校特殊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建设的特殊性。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考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意见。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一、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应该摆在龙头的位置,这是由民办高校的职能及其定位决定的。在高校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职能,我国民办高校主要是高职高专,少数的本科也是属于教学型,对于理论研究学术创新的要求较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实体,学科是学术发展与创新的平台。教学基本建设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它包括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在这七项教学基本建设中,强化专业建设既凸显了民办高校的教学与技术应用型定位,也整合和带动了其他六项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可见一斑。

作为民办高校,在办学定位上一般是技术应用型和教学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生源质量相对薄弱、师资队伍不够稳定、人才培养模式尚需改革、社会声誉有待提高、办学特色急待加强等现实情况。因此,民办高校要先舞好专业建设的龙头,建设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发展。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讲究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职业化,于是,很多办学机制灵活的民办高校也开展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有待斟酌。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的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大学培养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操作技能型人才。而有的民办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偏高,不合时宜,有的定位偏低,与高职无异,不符合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提出适合本学校特色的定位,应该仔细斟酌。

2.专业教学计划仍需完善。专业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关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总体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它对于加强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民办高校在专业教学计划上还不完善,在课程教学的学时、内容和形式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实用性不强,实践课时安排少,教学方式方法死板老化,忽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实验室建设不够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众多企业开始应用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网络系统,使人力资源管理各流程实现电子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联合相关技术部门建设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帮助学生体验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熟练掌握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操作系统。但是,民办高校往往因为认识、资金等因素对此不够重视。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相比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往往出于外出安全、课时、经费等原因,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5.考试形式亟需改革。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加强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制度,使考试更加科学、规范,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民办高校考虑学生的基础相比公办高校学生偏差,在考核管理中:轻过程、重结果,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考多,实操少。这种评价学生学习的考试考核方式急需要改革。 "

三、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因为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灵活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市场接轨比较紧密。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定位方面,应该以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为主,以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为辅,在专业选修课中,提供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的专业方向模块。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划、招聘录用、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人员测评、劳动关系等核心功能模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专才”,重视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

2.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上,要从理论为先转向应用优先。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在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吸收用人单位参与研究,合理确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应适当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加大实践内容的教学时数,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教学时数,鼓励教师增开选修课。比如,可以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等相关创新性实践课程。

3.创新教学方法。改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教师融于学生之中,现实融于情景之中,知识融于思考之中,快乐融于体验之中,通过阅读、情景、互动、实践、反思等多种体验方式,把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案例教学法。该方法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中,通过教学讲授、组织学习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民办高校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多采用本地化案例。本地企业案例的使用,增强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参与程度,从而提高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多数课程都可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②情景模拟法。该法是指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引入体验式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员工招聘与录用》这门课,可以采取模拟招聘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招聘方和应聘方。负责招聘的小组组织一场招聘会,从招聘计划、招聘广告的发布及招聘会的举行都要进行模拟;应聘方主要是根据招聘广告设计求职申请,然后参加应聘。通过这样的实战演习,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十分必要。其他的《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分析》、《绩效管理》等课程,都可以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激发他们浓厚的参与兴趣。

③深入企业实践法。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参观和实习操作,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地观察与体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4.建立完善专业实验室。要跟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潮流,配合实践教学的需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平台。实验室不仅要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还要添加和充实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实践平台、人事测评等完备的实验软件,并逐步加大向学生开放的力度。争取所有课程都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和模拟操作。通过上机实践与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改革完善考试方式。结合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和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和实习企业、用人单位等的意见,广泛应用人事测评的方法和技术,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三百六十度绩效考核等。综合运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脑、手、口齐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考试的积极导向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及反应能力,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蚂蚁过河
老师,我会争气的
我和爸爸下五子棋
秋天的色彩
初冬的夜景
让世界绿起来
给刘翔的一封信
小虾沙特的故事
大灰狼请客
天和地
我的日记投稿了
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
雪天的早晨
珠海的秋天
爸爸的新年贺卡
浅析如何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浅论新时期大学图书馆职能的几点思考
关于儿科学教学实施专职教师负责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试论高校学科导航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试论数字时代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对提高技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理性探讨
关于日本大学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启示
关于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图书馆办馆理念新探
试析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关于美国社区学院办学职能的新发展
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关于高职德育创新思路研究述评
浅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论提高职校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浅谈漫画在职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教学设计
《观舞记》有关资料
《竹影》教学案例
《竹影》说课稿
《竹影》教学设计
“冰心”笔名的由来
《竹影》教学设计
挑战权威,引领学生走进花样的世界
《竹影》说课稿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课堂实录
我教《竹影》的几点体会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