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中医师承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浅谈中医师承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8

浅谈中医师承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教育 师承教育 调查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师承教育是中医传统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了解师承教育现状,我们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及其学术继承人和相关医疗工作者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分析为《中医药临床人才师承制培养立法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建议。

师承教育是中医传统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名师,学习老一辈中医学家独特的经验和诊疗技巧,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逐步缩短成才周期。古往今来,师承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中医大师。随着学院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中医大师的相继去世,中医人才出现了危机。为了提高培养中医人才质量和水平,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如启动对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抢救、《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考试办法》等。1990年经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决定为全国500名著名专家配备学术继承人。为了进一步了解师承教育现状,我们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及其学术主要继承人和相关医疗工作者等进行了跟踪调查。

1调查情况

1. 1调查对象及内容

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四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为对象,调查名老中医本人及所带学术团队的基本情况。第二,以国家级名老中医所带高徒为对象,调查其师承基本情况(包括经过高徒培养,成为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三,以当地评选的省级名中医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第四,以有师承学员(或名老中医所带高徒)工作的医院管理者为对象,调查管理者对其岗位的评价以及对师承工作的建议。第五,以毕业于医类院校并工作五年以上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从业人员为对象,调查其从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本调查采用了资料查询与整理、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

2结果与分析

2. 1国家名老中医对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调查发现,院校教育是现在新成长起来的名中医的主要受教育方式,但师承教育对他们成长影响较大。在对20名国家级名老中医的调查中发现,选择影响较大的受教育方式中,院校教育占80%,师承教育占85%。结合他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他们的初学中医的形式95%是院校教育,但是,他们中85%都有过跟师经历。可见,在院校教育的冲击下,师承教育依然是名医成才的重要途径。此外名老中医认为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需要采用的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二者的结合是最适合中医药发展需要的教育方式。

在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中,名医都一致认可师承教育,认为师承教育对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重要的意义。刘柏龄教授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带徒的事例说明师承教育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杨宗孟教授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应该继续下去,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师承教育可以早临床、早实践,避免了重理论轻实践院校教育弊端。中医药临床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习。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出现有较高的医学理论,但临床机会少,缺乏实践经验。师承教育通过跟师临诊,提前接触临床,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

2. 2名老中医高徒时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在对78名国家级名老中医高徒的调查中发现,他们认为师承教育最好模式是“一带一”。最佳时间是从院校毕业后从事段时间临床再进行师承教育。师承教育是‘对一的传承,这样有利于完整地收集名师临床经验。在问及“您认为师承教育最好的模式”时,66.67%受试者选择“一带一”,可见高徒都希望能完整地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但这种“师徒授受,独立传承”的模式将导致新的情况,即可对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思想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存在局限,不利于学术交流和融合。在座谈时也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所以与院校教育的结合和跟师时机也是师承制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问及“您认为师承教育入师学习的最佳时间”时,有53. 85%受试者选择了“院校毕业从事一段时间临床”。

在对民间师承的认可方面,有53. 85%的高徒对师承范围的理解是“不仅局限在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应该普遍实行师承教育,包括民间中医师承”。民间存在一大批优秀中医人才,而民间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师承。如果没有很好地继承,对中医的发展是很大的损失。据邓铁涛在2003年香山科学会议上保守估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全国有5万个民间的真正中医师虽然行医已经十多年二十年,但也不能再开业坐诊看病。几千年中,中医的传承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如20世纪初我国就有中医80万人,远远超过现在以院校教育为主培养的27万中医师人数”。"

2. 3省级名老中医对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完善的实施规范是师承教育的重要保障。在调查“您认为目前师承教育需要完善的是什么”时,有78. 57%的省名医选择“实施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师承教育容易走向形式化。在座谈中一些人提出新型的中医师承应该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宗旨,坚持理论和实践能力双重考核标准,增强他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促使他们有能力从个别病案的诊疗思维和效果中总结经验和方法。

2. 4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对师承教育的评价

我们对中医医疗机构中有经过高徒培养的中医师的10家医院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30个管理者,包括院长、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和医务科长。此调查主要围绕对比的方式展开。调查显示,经过师承教育的人员,其科研能力、门诊量都与没有相关经历的人有提高,与其中本人未经过师承教育之前有提高,知识结构也更为合理。同时,师承教育提高的不仅是医疗技能,还有师承者的整体文化水平。如人文底蕴和医德医风,人文底蕴是指具有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文学、易学、天文历法、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促进了他们的“悟性”,跟师的耳濡目染,也不断提高了他们的人文底蕴,并且逐步形成了医家德高的风范。人文底蕴和医德医风在调查数据中都显示有明显提高。

2. 5中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中医师承教育的认识

在有关中医临床状态的调查中显示,西医的诊断方法、临床用药在中医从业人员的临床中占有着一定的比例。对在临床诊治疾病时,是否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治疗,是否按中医辨证思维处方用药,是否用实验室检测结果代替中医四诊,是否先西药后中药治疗,是否只用西药方法治疗或只用中医方法治疗,还是用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治疗等问题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对问题的回答比较分散。对西医诊疗的部分依赖,反应出部分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学临床技能上的不足。

3基本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师承教育是是培养高级中医临床型人才的重要形式,需完善师承机制与健全法制并重。

(2)师承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需师承教育与学院教育并举。

(3)师承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选择适当的从师时机和充足的跟师时间的有机结合。

(4)师承教育是中医特色与优势的体现,需学临床与读经典并重。

(5)师承教育是继承和抢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重要手段,需医德医风与人文素养齐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乡村生活(1)
感悟生命
田园的清晨
乡下美景
乡村景色(3)
可爱的小虎子
因为有爱
生命的献礼
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敬佩我自己
我的傻瓜爸爸
乡村趣事
战争代给孩子的痛苦
生命大树
乡村景色(4)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解读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建筑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对策
结构工程植筋技术规范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钢筋算量中容易漏算的项目汇总
建筑基础放线放样知识汇总
冬季施工方案重点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我学习11G系列图集后的一些认识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感恩的回报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巩固篇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
《王二小》重点字词梳理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一饭千金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助人为乐的毛泽东
《王二小》老师语录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吃水不忘挖井人》整体阅读感知
《王二小》重点字词的意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