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8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

"

论文关键词: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4g息传递 网络心理需求 高校

论文摘要:由于各方因素限制,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效果不佳。鉴于传递的有效信息少、信息表现形式单一、网站经营推广意识差、知名度低等问题,高校应根据信息接收者的网络心理需求,精心设计信息内容,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指导大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优化网络信息传递环境。

当前,从学理上探讨如何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受制于高校重视程度、校园环境、高校思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学生本身的素质以及网上思政教育信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信息的有效传递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目标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信息及信息传递的内涵

1.思政教育信息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采用的信息资源的总和。思政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思政教育信息的提出和选择需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n1。思政教育信息即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活动而采用的信息资源的总和。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信息是指将面向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信息传递到网络[,以互联网为媒介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电子化信息的统称。

2.信息有效传递是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信息接触达到统一的过程。信息传递与人类认识的反映有着密切关系。维纳在谈到这种转化说:“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和名称’zi。信息传递即把客体的属性或关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信号发射出来,供人们认识时选择、加工。信息有效传递则指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信息接触达到统一的过程。即信息发送者输出一定性质和特征的信息,那些信息能够引起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并为信息接收者所反馈的传递过程信息传递是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三部分所组成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完整系统。}y31信源就是信息的来源。信源既包含的信息数量的多少,即信息量问题,也包含信息的种类和内容,即信息的“质”的问题。信息的“质”和“量”能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递效果。信道就是信息的通道。主要关注其能够传递的信息最,即信息容量问题。信道是信息赖以表现出来的手段和认识信息赖以传递的工具。信宿就是信息的归宿。信宿主要是能收到或提取多少信息,这与信息接收者的各方面素质密切相关。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信息传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递的现状

根据信息传递三环节,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信息传递的现状分为:信源现状,主要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信息的“质”和“量”的现状;信道现状,指传递网络思政教育信息的载体建设,如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传递光纤建设等;信宿现状,指接收思政教育信息的学生对信息的接收情况即德育信息的点击率情况。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信息的载体建设现状很不理想。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教育科研机构网站仅占全部网站数量的5.1%;真正的思政教育信息只占到所有网络信息的1%;在网站的访问量方面,中国高校的德育网站与发达国家的信息传播网站相比有很大差距。据有关统计,目前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英语内容约占90%,而中文信息只占其1%}0},与中国上网人数位列世界第二相比,说明中文网站的覆盖面不足,特别是对中国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网站(共青团系统的网站约100家)数量更少。"

(二)存在的问题

1.网站传播的有效信息少,缺乏实效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的内容大多数是校报、形势政策教育、两课内容的电子版,是单向灌输给学生的文本,而不是鲜活的、有针对性、有深度的剖析讲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关注的问题,许多与政治思想教育密切相关,如果教育者利用好,可以结合起来,加以发挥和引导,成为现实的教材。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校园新闻中,有不少校园事件对学生思想震动很大,可惜以此为视角深度挖掘的少,这说明网站的信息多而浮于表面,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另外类似政策时事宣讲的信息,也是转摘的多,原创编辑的很少。虽然,不同网站在栏目建设上存在差别,但是在红色思想灌输这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编辑提供的思想库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原因在于在进行信息编辑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与有关数据库资源进行积极整合,没有与同类网站作深度联结和同类合并,互相在资料上支撑,因此内容显得单薄,没有深度。

2.网站信息表现形态单一,缺乏及时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中,除去比较知名的红色网站外,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目前对于主题教育的内容页面形态,基本局限于文字和照片(影视播放专栏除外)。而海外和台湾等高校的教育网站却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形态,供网民参考、下载、打印。如台湾世新大学网站(http : //www.shu.edu.en)页面用FLASH制作,有的内容提供Power Point文档下载,还提供音频、视频等形态,丰富传播手段,吸引学生参与。此外,思政教育信息更换不及时几乎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通病,除了校园新闻外,通常一个月内网站上的各种信息还保持原样,尤其是各种视频的影视信息资源更换周期长达一学期之久。

3.网站经营推广意识差,缺乏普及性。网站推广是指为了提升网站知名度,吸引访问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进行合作推广,利用搜索引擎,与其他网站交换链接等。在失去行政力量支持的网络世界,网站要想吸引眼球,增加人气,树立推广和经营意识必不可少。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这方面的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一项调查中,在问题:“您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吗?”一题中,回答“从没听说过”占21.39%。在普通教师中,知道“主题网站”概念的人数更少气根据收集的资料,很多学校在德育网站建立之初仅在有关人员中作了介绍,或是利用海报和横幅做宣传,而不是通过有效的活动加以推广,可想而知学生“不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在情理之中。

三、实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信息有效传递的路径选择

1.精心设计信息内容,提高信源建设针对性。大学生网民上网主要是寻求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为在网络情境中满足求知心理需求、求客观心理需求、求新心理需求、休闲娱乐心理需求和自我实现心理需求l6],因此,在设计教育信息时可针对这些心理需要进行编辑。如针对大学生的求新心理需求应增强思政教育信息传递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可尝试将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电脑程序,开发超文本思想政治教育电子教材来调动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把教育信息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从而创造良好的教育传播效果;又如针对大学生的休闲娱乐心理需求,在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信息传递时可以尝试将教育内容巧妙地融人网络文化娱乐之中,将电脑游戏向学习型和探索型方向引导,使学习材料游戏化,让大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休闲中受益;也可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变网上游戏为网上创造,从而达到信息潜移默化的传递效果;再如针对大学生自我实现的上网心理需求,在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信息传递时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特点,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自由创新的机会以及个性发挥的舞台,使他们在网上实现自身的创造价值。

2.优化网络信息传递环境,背造良好的网络信息传递氛围。净化高校网络环境,培育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在高校网络环境的净化中,可采用的办法有开发技术软件,堵截不良信息;开展网络文明工程教育,提高学生的网上道德自律能力;加强网络执法和监督,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等,但最迫切的是要培育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高校必须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工作,通过培育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来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信息传递的实效性:一方面,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名片点映和名曲点播系统,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欣赏影视精品。如中南大学马列网( http : //www.malie.netlhtml/inde})就是一个容“经典原著”、“时政热点”、“会员天地”、“影音回放”等栏目为一体领域众多、内容丰富、精品荟萃的网上文化宝库。另一方面,建设网上文化课堂,诸如“名人演讲厅”等。经常邀请高水平学术大师来校为师生作报告,让更多的同学能及时充分地享受、品味“知识大餐”,汲取精神营养。此外,高校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各方面的文章,到知名大学的BBS上感受浓郁的学术气氛,甚至发表自己的作品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服务。"

3.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信宿的信息接收力。网络知识是进入21世纪的钥匙。大学生对网络知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而忽视对网络道德伦理的学习和理解。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们,沉迷于黄色、不健康信息以及低级趣味的网上游戏、虚无缥缈的网络恋情,不仅荒废学业,也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而另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出于好奇心理或对于身边事物的不满甚至少数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做出出轨的网络行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高校在传递教育信息时,一方面,要担负起引导大学生寻找问题答案、追寻事物本质的责任,让这些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对社会变迁的脉搏及自身价值和使命有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要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时,把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负责意识和能力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此外,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比较、分析信息真伪和信息价值;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不在网上做有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树立经受各种挑战的正确的思想观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魔法手指》续写
龟兔第二次赛跑
“爱”的传递
改写《七步诗》
《穷人》续编
续写《一包胖大海》
《小抄写员》缩写
假文盲
机不可失——读《最大的麦穗》有感
一束菊花寄深情
《渔夫》续写
看图《雨夜买药》
《七步诗》改写
扩写《东施效颦》
无私,像雨中的伞
学校青年突击队事迹材料
县人大代表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消化科主任事迹材料
优秀十佳班主任事迹材料
十佳优秀中学生事迹材料
“十佳班主任”个人事迹材料
村新农村建设先进事迹材料
电工技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县工商局行政指导茶品牌创建先进事迹
十佳创业青年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优秀青年项目经理事迹材料
试验室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工程师先进事迹材料
试车场项目部党支部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舞弊审计的特点及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魏晋审美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与技巧
信息时代舞弊审计程序的创新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要素与技术方法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
回首监督检查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
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
关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
重建新理性精神及其文学
浅议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绩效审计
虚假会计报表与舞弊审计浅论
审计准则讲解:审计报告(二)
红楼梦断──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结构上的意义
在对比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从通灵宝玉看红楼梦中的一笔多用
传神文笔足千秋──析《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为什么多愁善感?
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凤姐
谈《林黛玉进贾府》的衬托艺术
鲁迅简评《红楼梦》
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问一答见性情《林黛玉进贾府》
浓妆淡抹各相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