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

试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

"

[论文摘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解读、分析我国政策文本和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现状,寻找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制定的依据,探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构建框架与思路,探索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能力 标准 构建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强调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认为它不仅是提高教师教学育人质量的重要条件,而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为开展教师教育培训提供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标志着我国教师的专业地位在法律上已经得到确认。随着我国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专业能力标准》的颁布(2004),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不少学校展开了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制定的探索,但主要集中在初等和中等教育方面。高职院校相对于一般普通高校发展较晚、类型不同,但目前无论在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方面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数以万计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任务的主要实施者,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对高职教师的重要引领作用,但目前有关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呼吁层面,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策略和实践操作研究得较少。结合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内涵,同时通过分析我国《教师法》《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等政策性文件中隐含的相关内容,探讨我国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科学合理建构课题应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的重任。

一、我国官方文件相关内容的解读

二、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现状评析

理论的构建往往是完美无缺的,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近几年广东高职教师职称评定的总体状况来看,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由于技能、实践经验等本身的复杂性和难以测量性,以及职称评定本身的规模宏大而时间集中短暂,高职教师评价结果的最终衡量往往还是回归于学术和科研,侧重于评定项目中的第五项,即研究课题和发表论文的级别和数量,同于普通本科院校。此外,上述评定项目还没有顾及到高职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的区别,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借鉴国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一种层级分明、操作性强,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有效衡量、考核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尽快引领各级各类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成熟成为当务之急。

<>

三、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能力标准框架的思考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职业性,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其特点则表现为高等性。结合高职院校的特性,我们可把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内涵规定为:是教师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实践任务所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的综合性规定,具体体现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品质素养等模块内容。每一模块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子模块得以支撑和反映。 "

(一)专业品质素养

专业品质素养,也可称为职业品质素养,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对于所从事的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坚定的信念、积极的动机和良好的心态,是否热爱高职教育事业,是否愿意自觉自愿从事高职教育教书育人工作,是否具有职业自豪感。专业品质素养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观念层面的东西,在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要素中处于冰山的底层,但却决定着外显行为的结果和质量优劣,是开展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条件,是对高职教师的共性要求,具有普适性。据调查,从总体上看,当前高职教师在事业心、自信心、自豪感、进取心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偏低,各项目支持度不足50%;相当多的教师缺乏职业教育改革的勇气和热情,墨守成规,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授课,积极主动参加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教师不到20%;选择该职业的动机,因为稳定和有寒暑假约占80%;超过70%的高职教师对工作不甚满意,部分教师甚至有跳槽或者转岗的意向。由于传统观念、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管理体制和工作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高职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专业知识结构

(三)教育教学能力

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师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是高职教师完成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能力条件,主要包括理解和把握高职生心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情景创设能力、教学组织监控能力、教材开发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等。这些基本能力应该能反映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下面就这些能力有选择性地做一简要解析。

1.掌控高职生心理的能力。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但社会上有相当多的人仍把它看作低于重点高校、一般高校的三流教育,不少高职生是带着无奈的心情进来的,再加上多数是独生子女,娇气畏难、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等问题较多,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学习生活,从而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体贴、鼓励和开导。自古以来,在对学生施以教育时,都主张要在理解学生知、能、态度的基础上,施以合适的教育,即因材施教。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具备了解高职生心理的知识和能力,在充分了解高职生的学习基础、心理发展动向和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教学组织监控能力。它是高职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指高职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控制和调节的对象,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调整以确保成功的能力。具体反映在高职教师的执教方面,一方面要求专业理论课教师必须熟悉本专业发展前景,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使用教学的技能技巧,保证高效、正确无误地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则要求专业实践课教师,必须在本领域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能够用简洁的语言,熟练的技能,启发、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是学生掌握具体操作技能。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高职教师要时刻注意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高标准、严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真正落实。它是高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

(四)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与科研相长。高职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认真执教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实践积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能够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目前高职师资教学科研能力整体素质状况令人担忧,中专升格上来的部分高职教师相对缺乏科研意识,科研能力较低,不少教师甚至不会撰写教学科研论文、不会填写课题申报书,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则有赖于教师教学科研活动和经常性的课堂反思与总结,同时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也要求培养的高职生要有一定科研素养和和写作能力,“己不会何以教人”,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事实,并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尽快提高高职教师的科研素质。

(五)专业技术能力

高职教师有没有行业经历和实践,有没有(职业)专业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这也是高职教师与一般普通高校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的本质不同所在。高职教师(职业)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是指在相关的职业环境中,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技术规范和职业态度去解决职业活动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专业动手操作能力、专业市场调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行业发展跟踪和观察能力、专业技术创新能力: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等。这些能力要求体现为:高职教师要具备企业经历,具有一线的生产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的专业技术能力、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具备了解和开展相关专业市场调研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行业发展不断跟踪和分析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不断革新的能力等。当前,我国高职教师学科知识够用、实践能力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强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是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面临的共同责任。

四、结语

总的来说,“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我们有必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特征,通过选取最能反映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特点的主要项目作为能力标准框架主要要素。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综合性规定,以便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教学服务,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工作提供依据。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关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框架探讨还是很粗略的,具体规定和操作尚需结合相关某专业或专业群来进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是棵树
A happy day
过年的乐趣
横店游记
小鸟属于天空
有趣的一件事
梦的天下
感谢您,老师!
“猫”和“老鼠”
My friend
My English teacher
My favourite food
黑猫警长抓坏蛋
机器人
My family
审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思考
浅议政府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政府审计管理体系和对策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内容浅析
《物权法》与政府审计
中加效益审计之比较及其启示
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几点认识
关于加强对行政成本审计监督的探讨
试论如何提高我国财政预算的绩效审计水平
重视计算机审计经验总结 提高AO应用实例质量
用科学发展观诠释效益审计
社保审计现实和转型的思考
审计法规:审计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试析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遗憾中的收获──《土地的誓言》教学案例及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及评析
《土地的誓言》教学片断与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观刘正耀老师《土地的誓言》录象有感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后反思
《土地的誓言》公开课点评
迂回侧击显实效──《土地的誓言》教学难点突破记
《土地的誓言》教学感悟
《土地的誓言》教学杂谈
《土地的誓言》说课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案例与反思
功夫在课下──《土地的誓言》教学感悟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