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建构

浅谈“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建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建构

"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以及基于“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的准备,进而从引导认识期、规划制定期、规划调整期、规划实践期、跟踪指导期五个阶段介绍了基于“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职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个性发展

教育部发布的《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指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职业教育既适应经济发展,又体现学生发展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上的价值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迫切要求解决好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的功利性与学生终身发展的育人性的矛盾,迫切要求解决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构建中高职衔接带来的就业和升学的矛盾,迫切要求解决好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首岗胜任能力要求的针对性与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矛盾,实现满足国家中长期发展需要、企业当下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需要之间的动态平衡。”其核心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学生个性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问题”。虽然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自己的专业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学生进校初就开始进行就业教育,但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把专业建设、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工作有效结合,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完成大学生“从进学校到找到自己稳定的工作”的过程,学校专业建设从“我在做自己的特色”到“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做适应社会需求的特色”这一目标。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探索建立系统的、以大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线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并以此为“纲”,来引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现状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转换期,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应关注学生潜能的认知和激发,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使高职学生在进校前很少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学习的目的不是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是上大学。志愿填报依据高考分数,较少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从整体上讲,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般从大学一年级才开始,而这时学生已经进入某一专业领域的学习。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是学生专业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如果离开了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规划,就意味着放弃了学校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背景,这对大学生个人价值实现极为不利。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在实现进入大学梦想的同时也迷失了方向,一年级时,基本处于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状态。

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种活动,要求学生作出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方案等一系列计划与行动,但绝大多数学校并不很重视,专业辅导人员缺乏,职业指导管理体制不规范,职业指导工作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来实施,而负责就业指导的部门大都没有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制订培养方案的部门又没有很好地研究就业问题。职业指导没有与学校的专业建设相结合,没有学校层面的介入,也没有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相结合。

二、基于“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的准备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成立了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对专业计划、课程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学生职业指导也应成立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企业高管组成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委员会”,最佳方式是两个委员会相互融通或者就是一个委员会。“大学生职业指导委员会”在对每年进校新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职业指导的基本思路、方法、步骤、措施等。“职业指导委员会”按照不同专业具体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时间包括有短期内的(如一年基础课目标)、中期的(毕业时就业目标)和长期的(5~10年后的稳定工作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除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外,还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自身素质以及获得的职业经验等,避免了一味寻找或追求更多的自主,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过分强调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向了解、双向选择,尽可能使入校的每一名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学校达到个人追求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分成若干小组展开,各个小组由一个或几个新生与一个或几个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组成。最好的方式是一对一,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校友资源来提高效率,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去主动寻找专业老师、辅导员、校友等的帮助。一方面加强了师生、校企、校友等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把每一个教职工都摆放到了教育学生的位置,尽可能使各种可利用教育力量有效发挥作用。

三、基于“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1.引导认识期(新生进校前)。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应该从招生宣传开始,通过招生宣传资料对考生进行专业介绍,让报考学生了解专业,了解自己选择专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指导刊物,答复考生咨询的每一个问题来向学生介绍专业,同时也吸引考生报考本校。对考生的招生宣传工作宜早不宜迟,宜细不宜粗,宜实不宜虚,招生宣传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学校也可以在网络等公共媒体上公布各专业职业指导委员会的咨询电话,供考生与学生家长联系。在目前试点的“中高职衔接项目”中,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更强。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展了到中学办“中学—高职直通车”班级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2.规划制定期(新生进校初)。在新生进校后用两周左右时间,让新生适应校园和周围环境,与专业老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接触,与同专业高年级同学接触,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该专业对社会的作用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等。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新生进校的两周内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新生进校两周内,安排各专业教师对新生进行专业介绍,提供新生与专业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专业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该专业的背景、发展方向、专业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必须达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新生还可以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到企业去实际了解自己的岗位,进行“认岗实习”,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专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实际情况的调查依据。学校还可以为一年级新生班级聘请由高年级同专业学生担任的“班主任助理”,具体指导新生适应环境,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知识,引导技能训练,帮助其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与职业生涯。同时,在两周内,学校还应该安排新生去参观校史陈列室,开设安全知识讲座,进行素质拓展训练。

3.规划调整期(新生进校一年后与新生进入二年级学习之前,即

一、二年级的衔接时期)。此时新生已在校学习了一年,对学校、对社会、对本人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经过了职业指导小组的具体指导,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专业技能要求、自身素质等方面有了更为正确和更为清楚的认识,从而为二年级开始进入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准备好基础。在这一阶段,有极少数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专业的选择上会出现波动,职业指导委员会仍要对这些学生负责,直到这些学生重新选择好专业为止。有些高职院校采用了“宽基础,活模块”的大专业方向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一部分学生专业方向不适应的问题,他们在新生入学时只确定大的专业方向,如服装设计专业新生进校后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到二年级时,根据职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及个人的具体情况进入服装制版与工艺、人物形象设计、服装表演、服装营销与管理、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实训。

4.规划实践期(学生二年级到毕业前)。这是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最关键时期,学生在实训和实习中进一步了解了专业要求和社会需求,这一阶段的学生职业指导应主要由带其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训的专业教师进行。在二年级阶段分析学生职业职能和职业素养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完善自我,提高能力,进入顶岗实习以后,指导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经常深入学生所在企业,与企业的指导老师共同设计规划学生的发展方向,并指导好学生就业岗位的选择。

5.跟踪指导期(学生毕业后)。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走上了就业岗位,意味着制造的“产品”走出了工厂,但“产品”受社会的欢迎程度如何?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办?这些工作需要职业指导委员会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社会上更好地适应环境,走向成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校了解自己专业建设是否适应企业,培养的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另外为企业在使用自己的产品中,提供“跟踪服务”,增加企业对学校的信赖度,学校可以获得企业的信任,从而赢得社会的公信度,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学校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档案”,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求职、就业状况,分析学生求职竞争力,为学生“量身”提供“技术服务”。该项工作可以由职业生涯指导委员会与校友联谊会来共同完成。其工作内容是:提供即将毕业学生校友的联系方式(如校友联谊会电话号码、校友QQ群等);按照专业年级建立“校友联系档案”,记录其初次就业的单位、岗位等;对当年度全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进行分析,向各专业建设委员会提供本专业就业状况分析报告;经常与校友联系,了解校友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状况;对校友专业上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极少数专业不能适应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可与该毕业生就业单位协商的情况下,让该毕业生“回炉”,返回学校进行短期的针对性专业强化训练。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职业指导,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推进校企合作,以毕业生为切入点,与企业进行专业方面的横向合作,解决企业难题,提高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信心与热情,有效解决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时,企业热情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毕业生3~10年的专业跟踪指导与分析,进一步收集数据,促进校内专业建设向更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发展。

以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以学生的内在素质和社会需求以依据,职业指导与学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相结合,职业指导老师与专业建设教师相融合,提供毕业后职业指导和技能提高的全方位服务,构建高职院校的全过程、全方位职业指导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度、高职学生的个人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朵鲜花不是春,千朵万朵开满园
我看不惯的一件事
暴风雨天
惊喜
不同的爱
二十年后的世界
都是战火惹的祸
二十年后的我
20年后的汽车
炎热的夏天
快乐
赛场上的小镜头
一纸证书
姐姐的小阁楼
乡镇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事迹
十大杰出母亲先进事迹
乡镇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十佳公务员”推荐材料
公司商务总监党员先进事迹
妇联情系贫困女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村创先争优活动典型事迹
煤矿公司矿长个人先进事迹
优秀共产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典型材料
县委党校校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事迹
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
会计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信号台台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
试论我国社会审计权利与义务不平衡的影响及其对策
电子审计轨迹分析
现行审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探讨
美国对台湾经济援助的演变过程
1931年荆江地区水灾及其特点和影响
内部控制外部化的思考
“新奇”诗论与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诗学对读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四萧对文学功利观的继承与背离
在主观强烈的生命感受支配下,李贺寻求到现世的意义
原创英语论文范文-The African-American Literary Tradition
内部控制、业绩考核与激励制度
环境审计研究(上)
赈务评价分析研究
《祝福》问题探究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课文评点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难句解析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写作借鉴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