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研究

浅析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4

浅析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研究

"

[论文摘要]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联动的关键。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校企联动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机制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中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校企联动 高职生 基层管理技能 机制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在于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从培养高职生专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出发,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其中,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是推进双方合作联动的关键。

一、校企联动机制的内涵和种类

(一)机制的内涵

在汉语词典里查阅“机制”一词的内涵,大体上的注释有“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无论如何表述,机制的内涵都存在以下共同点:一是事物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机制的存在即为了协调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协调事物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以保证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综上所述,机制就是以一定的运行方式,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它们协调运行并发挥作用的措施、方法和手段。

(二)校企联动机制的内涵

校企联动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双方共赢的基础上,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机制上达到协同,共同为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及人才的输入输出等方面搭建紧密的合作平台。通过上述对机制内涵的分析,所谓校企联动机制就是学校和企业为了使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协调有序地运行,并在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双方各自的利益,从而形成的双方共同遵循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等,它是各种制度、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和。那么,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就是以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为核心的一种校企联动机制。它的建立旨在通过校企联动这种方式,使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工作更加协调有序,更加显现效果,校企双方合作与往来更加紧密,培养的高职生更加符合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

(三)校企联动机制的种类

“百度百科”中对机制的分类有这样的叙述:从机制的功能来分,管理活动中的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其中,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激励机制以增强人与组织的活力为目的;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机制,制约机制以保障关系主体各自利益为目的;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这些机制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根据上述对机制的功能分类,以及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这一活动的现实需要,课题组认为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校企联动机制应当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②③。在这里,动力机制是四种机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换句话说,学校和企业只要有一方缺乏动力,甚至没有合作的意愿,就不可能促成双方的合作,联动也不可能产生。

二、建立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校企联动机制

(一)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动力机制

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前提是在校企合作的问题上双方必须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包括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如何使合作更加有效果等。因此,促成双方达成共识、成为合作伙伴的关键在于动力机制的建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育部的要求就成为其建立校企联动合作机制的一种外在动力。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要求驱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升级为对人才的竞争,获得既熟悉专业技术又掌握基层管理技能的人才的渴望,成为企业建立校企联动机制的内在动力。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所说,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者是当今时代的中心人物。还有学者认为,随着高度集权统一的企业管理方式向扁平化的方式发展,诸如区域经理、店铺经理,甚至是车间主任、工段长,他们作为一线管理者在企业中将扮演领导者、决策者、助手等多方面的角色④。由此可见,企业对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是求贤若渴的,企业的生存、竞争、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基层管理人员队伍。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孵化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技术和设备,这些正是校企联动产生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应当通过积极的走访交流,广开多种渠道,与企业在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目的、意义、方式、条件、双方的责权利等方面形成一致性的认识,为密切双方合作打好基础。同时,企业需要把高职院校作为人才战略的合作伙伴,敞开大门欢迎高职院校的来访、调研,将自身的基层管理人才需求与学校进行沟通,从而帮助学校制订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

此外,校企联动的动力机制中包含着激励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必要的企业激励机制,使之成为企业的外在动力。例如,优先向校企联动的企业输送优秀的高职毕业生;聘请企业领导者担任学校的企业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企业提供急需的咨询和服务;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等。

(二)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运行机制

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问题上,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动,关键在于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大体上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课程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实践环节管理机制等。

1.建立课程管理机制。课程管理机制包括课程设置及调整机制、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机制、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机制、教材开发机制、课程考核制度等。课程设置及调整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设置课程体系并适时调整部分课程设置,增加生产管理、目标管理、团队管理以及沟通技巧等管理类课程,根据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培养的阶梯性,合理设计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课程间的衔接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及安排。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应当选择有利于提升学生管理技能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主要涉及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管理、项目教学法、小组教学法、模拟实验教学法的实施。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机制是为保证实践类课程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由校企专兼职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发企业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生产技术标准等教学内容,合作开发的课程力求实现管理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契合。教材开发机制是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兼职教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或管理的要求,编写、开发基于培养基层管理技能的实用性教材的有关规定。课程考核制度主要是对考核的对象、考核的方式方法、课程考核的系统化设计等方面的规定。课程考核制度要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动手操作和管理技能的多维度考核的理念。 "

2.建立师资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包括专兼职教师的选拔与配置机制、专兼职教师共同教学研究机制、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专兼职教师的选拔与配置机制主要包括专职教师的选配和兼职教师的选聘机制,是激励企业将具有基层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推荐为兼职教师的具体措施以及由专业教师、管理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教学合作、资源共享的相关管理制度。专兼职教师共同教学研究机制是指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实训教学、课程考试以及教学改革,建立专兼职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对策措施,形成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促进提高的研究氛围的管理机制。建立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旨在培养和提升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企业实践制度对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走访、考察、调研,了解企业一线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接受企业的专业化培训,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进行规定。

(三)建立实践环节管理机制

实践环节管理机制包括学生参加企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的制度,校内模拟实践环节的管理制度以及师带徒制度等。学生参加企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的制度主要是对学生在培养期间参加企业组织的生产实践或管理类实践(顶岗实习)的相关规定,包括实践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实践教学的模式方式、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企业实践环节的具体安排等。校内模拟实践环节是指在高职院校内的实训场所中,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项目,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环节。对校内模拟实践环节的管理主要是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辅助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定。师带徒制度是指在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环节中,企业为学生安排一线管理、生产人员担任学生的“师傅”,指导学生从事一线生产或管理工作,“师傅”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和技能考核。

1.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保障机制。为促进校企联动机制的顺利运行,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保证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需要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保障机制。一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订校企合作方案,组织方案的专家论证,共同起草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等,为促进校企联动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建立由校企双方代表组成的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通过健全完善校企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和重要事项协商机制,保证双方的合作实现无缝连接。比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调整、考核方式的设计、学生基层管理技能达标方案、教学团队的组成方案等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决策机构的审议。

2.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评价机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中。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实践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校企之间的后续合作。为了对校企联动培养学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需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一是成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的评价机构,评价机构的人员组成包括学校的教学督导部门、企业相关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评价机构负责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对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组织管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学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二是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可以邀请行业管理部门的专家、管理咨询公司、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吸纳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第三方评价,主要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水平、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等作出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价帮助学校和企业更为客观地掌握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效果。

三、校企联动四种机制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涵盖内容的研究,可以看出这些机制之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无论哪一种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都必然会影响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校企联动的动力机制是核心

能否使校企联动的其他机制发挥作用,动力机制是基础和前提,如果缺乏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就会陷入形神不合的窘境。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主体,要注重在激励机制方面下工夫,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向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二)校企联动的运行机制是关键

正如肌体中流淌的血液对肌体的生存起着关键性作用,运行机制也是确保校企联动实施的关键。课程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实践环节管理机制贯穿于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决定性因素。这三个机制之间必须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联动。比如,企业兼职教师的选聘决定着企业实践环节的有效性,所以实践环节管理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师资管理机制的支撑。

(三)校企联动的保障机制是保证

保障机制是为其他三种机制提供组织保证和决策保证的。在校企双方合作正式启动以后,保障机制的建立不能有名无实,学校必须在此项工作上发挥主动性,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督促学校和企业正确行使校企联动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权利,通过这种机制有效防止扯皮、推诿和管理真空的现象,使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真正发挥自身的职能,为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四)校企联动的评价机制是标尺

评价机制的重要在于它能够对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结果和效果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进行效度、信度的检验,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完善。企业对人才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企业满意度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技能、能力、素质是否符合企业要求的重要评价标准。此外,评价内容的设计应体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评价法等。

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建设是一个需要系统设计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制度体系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保证校企在合作的前提下,互利互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洗衣服
拎泥桶
期中考试以后
笑开了嘴
看流星
我的小房间
做家务
拖楼板
搞卫生
我们班的流行
畅游苏峪口
诚信是什么
表扬
收割稻谷
割稻
赴费县、滕州市学习考察报告
关于如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华东地区考察学习报告
关于赴南昌、昆山、嘉善等开发区考察的报告
关于**同志的综合考察报告
科技实验报告
赴广州、天津开发区考察报告
公司员工考察团外出考察工作汇报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实验报告
利用税控机加强税收征管的考察报告
就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考察学习汇报
某同志职务晋升考察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赞大戏节
北滘镇中心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实验报告
关于知识观转型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教师影响力研究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管理研究
简论美国学徒制的移植、断裂与重塑
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优化路径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实现机制及对策
试析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析历程\问题与展望
关于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试论高职教师的现实发展问题
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路径之选择
关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策略
试析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的四重过渡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试析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三个维度
感悟写法──《窃读记》教学案例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窃读记》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案学案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窃读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