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3
浅析舒伯特歌曲的时代内容
论文关键词:舒伯特 艺术歌曲 时代内容 时代影响
论文摘要:本文中主要从舒伯特生活的时代背景、复辟的时代性对舒伯特创作造成的影响、生活环境的窘迫导致音乐内容的变化,来谈谈19世纪作曲家们普遍性的特点。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艺术歌曲,把艺术性的歌曲凡俗化,使之更亲切近人,这在音乐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一、舒伯特生活的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初期随着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欧洲社会普遍的形成一种新的思潮?——浪漫主义思潮,这对舒伯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是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在音乐情感上的一种反映,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
舒伯特在作品中表现的这种个人情感以及生活遭遇,在当时奥地利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性,十九世纪初的封建复辟,使奥地利和德国的一些知识青年陷入深深的苦闷当中,法国大革命破灭,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不久,便将保卫新政权的革命战争转为对外进行的扩张和侵略,结果遭到失败。奥地利人民先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鼓舞,之后又在反对拿破仑侵略的战中中付出沉重的代价。结果却是换来封建统治的全面复辟,当时奥地利的社会是十分沉寂的,四周一片黑暗。
舒伯特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真实体验,把实实在在存在的社会现实完整的通过他的作品表现出来。通过他那一首首倾诉哀肠的作品,人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他所处于的社会的黑暗和当时一代知识分子的苦痛、矛盾,这一点正是舒伯特作品在今天具有的时代意义与时代内容。
二、复辟的时代性对舒伯特创作造成的影响
复辟时代的奥地利青年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当时在德奥文艺界产生的早期浪漫主义思潮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舒伯特正是当时主观消极情感音乐思潮中的代表人物。
舒伯特怀着天真幼稚的幻想走进社会,在走进社会以后舒伯特亲身经历了社会的残酷与现实,但是他也在渴望着,在他的思想中还是充满了矛盾的,既有绝望的情感又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绪,舒伯特就是在这样一个光明与黑暗、希望与失望、现实和幻想中徘徊的。
三、生活环境的窘迫,导致音乐内容的变化
(一)1818年以前创作早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反映早期舒伯特对现实体验的感受还有对时代存在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并且在人的意志面前无法改变,那时舒伯特的代表作品《魔王》、《死神与少女》、《鳟鱼》这些歌曲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舒伯特内心的真实感受。 舒伯特的心理变化很大由于社会的黑暗统治生活和情感上的不如意让他的作品也很消极。1818年,舒柏特来到维也纳。舒柏特一直没有固定的职务。因此,1818-1828年这10年中,他是在穷因潦倒中度过的。但是,这10年也是他创作思想更成熟、更定型的时期,新的作品像洪流一般从他笔下流出。
舒伯特的五百多首艺术歌曲在他死后享有崇高地位,三部声乐套曲更是杰作中的杰作。其中《美丽的磨坊女》是历史上第一部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所描述的主人公是一个朝气蓬勃满怀幻想走向生活旅程的青年。这部具有鲜明抒情风格的套曲,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戏剧性,它反映了当时在奥地利反动统治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郁闷、悲愤和对于光明幸福的热切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九世纪欧洲封建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同时,这部套曲也表达了作者舒伯特对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怨恨。
套曲中除了青年磨工(第一人称)的形象之外,还有辅助的形象。一个是人格化了的小河,它是主人公的忠实朋友、伴侣和唯一的安慰者;另一个是主人公的情敌——猎人。
故事的结局是不幸的,但是整个套曲的情绪却是明朗、抒情的。这说明当时舒伯特虽然处在苦闷、彷徨和悲观失望中,但他对生活却仍抱有幻想、充满希望。 《冬之旅》中内容的表达不单单是对个人爱情的失落感的表达,更主要的是对当时整个社会黑暗性的失望和对那种黑暗生活的厌倦。从个人的生活情感悲观的体验上升到了对整个社会黑暗性的认识。
从《美丽的磨坊女》到《冬之旅》不过四年的时间,但是两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却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看到了他对时代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舒伯特的《冬之旅》是作者晚期的代表作,于开始创作第二年完成,是德国艺术歌曲文献中最重要的连篇套曲,其在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声乐与钢琴的相互补充、音乐优美与深度兼顾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冬之旅》主要描写主人公遭到他所追求的爱人的拒绝,而离乡背景踏上茫茫的旅途。套曲借旅途中所见景物--沉睡着的村庄、邮站、路旁的菩提树、潺潺的小溪等,来衬托和刻划主人公的心理。这种悲剧性的抒情自白,映衬了作者一生的悲惨遭遇和当时社会生活的阴暗。《菩提树》是《冬之旅》中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歌曲内容是:流浪汉故乡的门前,有一棵菩提树,他曾在树下度过了幸福的时光。如今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流浪,仍仿佛听见菩提树在向他轻轻呼唤。这首歌旋律朴素、简练,感情亲切,具有德奥民歌的风格特点,于宁静中给人以流浪人悲哀的感受。深刻体现舒伯特的悲哀失望情绪的是《春梦》。在歌曲里他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色,但是当睁开眼实现实却是一片寒冷,歌曲展现了一个极度消沉的场景。舒伯特自己称这部作品是一部可怕的作品,其中所反映的是奥地利封建复辟时代市民阶级知识分子整个一代人在这种特定的时代、社会、阶级关系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思想感情及世界观的体现充满了悲观的情绪。
舒伯特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深刻的时代内容,在反动的梅特涅政权残酷的高压政策下,舒柏特的题材是以个人的爱情和恋爱痛苦为中心主题,从中表现出社会给人们所造成的苦难,在他的一些作品中,突出地体现了失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之间的徘徊,同时,对整个时代生活感到了一种深刻的失望和厌倦,在他的作品中,普通人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生活与流浪、孤独、痛苦及漂泊的浪漫形象互相交织着.舒伯特作品直接的反映出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阶级条件下所形成的思想感情乃至世界观。
参考文献: [2]艾凯尔.舒伯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嗑瓜子
- 爬山
- 逛灯会
- 秋天的景色
- 帮妈妈包馄饨
- 练跳绳
- 下课
- 玫瑰兔
- 中秋节的晚上
- 早晨
- 我没眉毛了
- 暑假里的一件事
- 去书城
- 假如我是一位发明家
- 初春的柳树
- 盘活教材资源,上出“语文味”
- 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策略
- 随文练笔 锤炼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基础
- 为师之道,爱是根本
- 发现语文之美,爱上语文
- 浅议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语文课堂上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 小先生 大学问
- 德育需要“接地气”
- 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
- 思想并快乐着
- 农村语文作文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 小说课堂就应该玩味语言
- 如何让文言这颗璀璨明珠绽放光芒
- 课堂巧问,快乐思维
- 《雪被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狐狸和乌鸦校园版
- 《续写》教学设计
-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九
-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 《雪被子》练习设计之一
- 放飞想象的翅膀
- 《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 狐狸和乌鸦简介
-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 《浪娃娃》教学设计之一
- 《狐狸和乌鸦》板书设计之一
- 《您好!新年老人》教学设计之一
- 有趣的动物生存争斗
- 《狐狸和乌鸦》续写学生作品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