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与战略把握

试析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与战略把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试析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与战略把握

"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就应以其“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以及发展现状三个方面作为思维起点,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基石,以区域需求为指向,以开放融合为关键,以协同创新为动力。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思维起点 战略

一、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

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两大属性的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服务能力必然成为高职院校体现办学实力、彰显办学价值的重要外在特征之一。在高职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全面转型的今天,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变得愈发重要。有必要从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发展现状出发,找到思考与研究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

第一,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属性看。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旦离开了“高”之所藉,就失去了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服务的原旨。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坚持从本州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服务和传播知识两条渠道,大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这种把教学、科研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的办学模式,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被称为“威斯康星思想”。社会服务作为现代高校除教学、科研之外的第三职能地位的确立,即来源于“威斯康星思想”。这种强调把大学的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的理念,应该成为我们以“高等性”视角来思考和研究高职教育服务社会问题的思维起点。 第三,从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看。在以“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视角对高职教育服务社会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的过程中,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三个基本特征尤其需要引起重视。一是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无论是从院校分布、院校招生来看,还是从院校办学、院校文化来看,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特征随着自身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深入以及区域产业转型的升级而日趋明显,不立足区域实际、不立足区域需求的办学思路必然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必须是指向鲜明的。二是高职教育的“服务性”特征。国家要求高职教育发展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教育办学必须要面向人人,在专业建设上应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则应服务于人的个性发展和价值体现需求。从这个意义来说,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必须要全方位、全过程地贯穿于办学育人的方方面面。三是高职教育的“开放性”特征。高职教育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深度融入,无论是办学理念的更新,还是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乃至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必须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和需求紧密契合,并充分整合和依靠各类社会资源来开门办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要服务社会就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而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交互融合。所以,高职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实践特征,应该成为我们以发展的视角思考和研究高职教育服务社会问题的思维起点。

二、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探索发展

同时也应看到,虽然近年来在服务社会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因获得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更为突出,较一般院校更强;行业高职院校因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更为明显,较综合类院校更优;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因区域产业更为集中、区域需求更为强烈,较欠发达地区院校更显著。综观各类公开信息,当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上大致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一是服务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指向不够明确,对区域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实质性响应相对稀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真正实现;二是服务社会的形式不断拓展,但内涵不够丰富,社会服务在更多的时候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而在面向社区、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对较少;三是服务社会的资源不断优化,但融合不够明显,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内资源的整合和校外资源的共享方面探索的力度还相对有限,尚未形成真正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社会服务平台以及相应的工作机制。

三、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战略把握

因高职教育的积淀和发展时间并不长,其服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作为。一方面,要破除功利性、浮躁化倾向,立足院校实际,真正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与区域发展紧密相融,而不是片面追求“数字化”成效;另一方面,则要坚定区域性、服务性、开放性的办学理念,明确思路,找准方向,务实创新,以点点滴滴的实效积累来真正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笔者认为,高职教育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应该从四个维度上做好战略把握。

第一,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基石。高职教育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办学特性,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资源直接投身于社会各个方面。如果说高校三大职能有一个排序的话,那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无疑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现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两个职能的立足点和支撑点。同时,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来看,紧密对接社会需求,为行业、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身也就是高职院校所能做的最重要的社会服务。因此,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首先,要通过大力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来强化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努力为区域产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乃至引领和促进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次,要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来强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最后,要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来引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增强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第二,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必须以区域需求为指向。高职教育三十多年的发展,其区域性特征在曾经的方向迷失中因自身价值而全面回归,乃至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最基本属性之一。正因为如此,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指向,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才不会出现口号式的泛化和空洞化。高职院校必须要紧密契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师资、实训场所、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对服务的需求与自身所能提供服务的可能有机结合起来,明确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首先,高职院校应着眼区域产业发展,不断加强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性研究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对策性研究,全面了解区域产业建设和发展对高职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切实把握好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领域。比如,在产业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更应该围绕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来进行,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则更应该重点围绕科技下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来开展。其次,高职院校应着眼行业企业需求,以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联合培养为纽带,进一步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发展的空间,不断提升在区域行业企业发展中的参与度。比如,与本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业组织深入合作,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做好本地主导产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并帮助不同类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与实施;利用自身人才和资源优势,与本地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开发与应用,更可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有效协调起来,实现校企一体式的深度合作;等等。再次,高职教育应着眼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发展,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发挥在本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引领作用以及本区域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平台作用,推动中职、高职的协调发展,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促进区域技能型人才成长发展“立交桥”的全面形成。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只有以区域需求为导向,才能在区域发展中以优质的社会服务来实现和提升自身的价值,才能在区域发展中争取到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更多支持,才能在区域发展中实现学校认可度和吸引力的全面提升。

第三,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必须以开放融合为关键。高职院校推行的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开放性”特征为其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便利,但能够真正实现开放、融合则成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最关键之所在。在办学理念上,高职院校必须破除在社会服务上的不屑为、不愿为、不敢为等错误思想,牢固树立主动为区域发展服务的意识,高举开放办学的大旗来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并以强大的理念执行力来不断找寻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不可替代性,以实现和彰显高职教育的发展价值。在办学资源上,高职院校必须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推动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馆等资源与社会共享,并通过共享机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共享的覆盖面和成效。同时,还应大力争取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的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源和资本参与,加大共建共享型区域公共实验实训基地的力度,更好地实现办学资源的开放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各个高职院校应以自身优势专业和专业群为基础,通过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引进、教师企业挂职锻炼、进修学习等方式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真正形成区域内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集聚地。在服务信息获取上,各个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打破举办体制等因素造成的藩篱,加强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的沟通和协调,充分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而对学校社会服务的重点、方式、途径等作出有针对性的适应与调整。

第四,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必须以协同创新为动力。社会服务是双向乃至是多向的,高职教育本身的自觉和能动仅仅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高职教育内外的协同创新则更加重要和迫切。首先,从高职教育内部来看,各高职院校必须要围绕社会服务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对办学资源进行统筹与整合,全面打破专业界限和部门藩篱,加强协同创新。一方面,要通过专业群建设、社会服务平台构建等方式,引导教师跨专业、跨学科地研究区域产业建设和行业企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并探究解决之道;另一方面,应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教师团队在社会服务上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并逐步将社会服务的绩效考核与教师职称晋升、待遇提升等挂钩,营造参与社会服务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服务社会的实际成效。其次,从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实践来看,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主流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协同创新。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应该不断赋予这种协同创新以新的时代内涵。2012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开始实施,虽然限于自身实力,高职院校从普遍意义上说很难作为主要参与者,但该计划提出的很多理念和办法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并实践。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充分依托区校合作、企校合作、校校合作,大力推动区域内专业人才、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等方面资源的高效整合,努力形成若干个能够服务乃至可以支撑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资源平台,并以资源平台为基础,突破制约学校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学校与其他合作主体间的体制性壁垒,充分激发和释放各方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为高职教育全面服务社会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伞兵”的遭遇续集
调皮大王
羊寨桃花园一游
警惕!
田园一游
听写
《钓鱼的启示》
秋天的树叶
假如我是班干部
爱心
春天的小河
市场小景
我战胜了爸爸
奥运来了
文明礼仪伴我行
欧洲有机农业考察报告
欧盟植物检疫隔离温室考察技术报告
桂林工学院政工干部赴武汉高校考察报告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
日本茶叶生产技术及管理考察报告
关于天产石猴孙悟空之考察报告
赴美农技推广培训考察情况报告
第四期处级干部轮训班考察报告
墨西哥赤眼蜂及生物防治技术考察报告
博湖县人大随团赴内地省市考察报告
重庆市开县乡镇领导干部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
日本农业考察报告
观念就是财富 思路决定出路——赴江西考察报告
西班牙、意大利南部柑橘考察报告
武昌区第八期中青干部岗位培训班外出考察报告
关于高职院校涉外法律职业教育分析
简析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环境的优化
试析高职院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法律关系
试析以“双证”实践“双核”融通提升就业竞争力
试论实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于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试论资源禀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
试析以社会化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职商培育
试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性考核评价
试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关于校企合作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利益相关者组织:析高职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
简论高职通识教育需厘清的几个问题
试析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并举与融合
关于现代影像技术在《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中的应用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习作四·根据漫画写想像作文》教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学语文与信息交互教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参赛设计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把我最喜欢的一幅漫画推荐给你──《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