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

[论文摘要]文章从如何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高技能人才着手,简要分析了现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以期能对高职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真正结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时代飞速变迁、产业结构跨越调整的今天,为我国、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复合型人才;而面对快变的市场需求,如何发现、培养、应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出发,旨在探索如何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培养出专项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出众、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一、背景分析

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普通劳动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填补与市场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需求,高职院校应运而生。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是人才。21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越演越烈,为抢占市场先机,采取“短、平、快”的方式从高职学校或其他企业抢人才、挖人才,形成了一场波及世界的人才争夺战。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专业性、实践性、复合性、创新性以及适应性特征。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应在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其处于领导决策层面与技术操作层面之间,不但掌握其工作职能所必备的专业技能,而且具备快速、有效、有序应对该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高技能人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将研究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市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群体。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模式具有双重的含义,不仅要具备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特征,还要兼顾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可以将其重新定义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在新时期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运营过程中有自己的框架和方式,主要体现在课程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培养、教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相关制度的保障等。”

三、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学校要根据对科技趋势、社会经济演变、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积极引导学生,使其了解今后自己职业生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其职业生涯的大方向,启发和帮助学生研究和实践与职业生涯相关的知识,确定一个有启发性的使命及研究创新的大方向。

2.理论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开展相关的课程改革时应该充分从“知识、素养、能力”几个方面来完成课程的设置,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让理论与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注重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最终以实践指导教学。但是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过于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讲过,“训练不同于教育”。“训练”只能单纯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和素质的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而“教育”则是高等院校的真正目的。在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素质、知识、技能三者关系密不可分,教学中的实践确实需要在不断的技能操作中锻炼并得以提高,但专业技能的提高需要依赖于课堂中理论知识。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当中只强调传授理论课程的教授,只有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应为学生搭建更真实的实践平台,让教学能在更贴近于真正市场的职业环境下进行仿真化训练。

<> 3.仿真化原则。我国现有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方案仅定位为培养高技能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但在现实工作中,不仅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要更高的专业综合能力。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技能、兴趣及价值观进行评估,通过与企业的需求进行比较,使学生的特长及发展方向符合企业变化的需求,帮助学生在多方面发展的同时又适应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现实职业与所学知识的连接更为重要,更好地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学习的根本所在。必须在课程设置上改变以传统理论为基本授课单元的理念,开设“仿真化”的教学环境,以项目引导制为主,在课程中大量增加创新、设计、综合性强的实训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使专业技能训练与项目式教学紧密融合。学生学习以项目为中心,感悟“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真正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市场中具体项目的引导以及真实的案例操作和专业的情景化模拟,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训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相关技术应用能力,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譬如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对工作的主动性,解决相关问题的创造性,或者课题教学中采用小组式授课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企业、集体的责任感。 "

4.校企联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但是对于择业者来讲,就业岗位的要求取决于择业者能力素质以及岗位的具体情况。在择业者和用人单位之间,高等职业院校无疑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已经大大高于传统产业,而且已经出现高技能人才与其相关的就业高位比例不均衡的情况。

校企联合有效解决主体选择和市场需求信息的沟通,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为使高职院校学生能更贴近企业、贴近生产、让企业满意、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实训环节中,应以校内实训为主,校内外基地共同实施技能操作训练。

校企合作主要是整合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形成双向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个最佳的研究队伍和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让每个人都有彼此学习的机会。高职院校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将课程内容与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多种类、多形式的高职教育与培训。另外,“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解决的是生产产品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凸显了劳动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能力。从霍华德·加德纳的理论体系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理论在高职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与具体的课程设置给予了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关于“智能”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方面是遇到问题应怎样解决,这是高职毕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需要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生产和创造过程当中具备实用的、有效的能力。第二个方面更是高职院校中创新型能力的集中表现。多元智能的理解有着较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多元智能的理念,目的在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并能行之有效地改造环境。

另外,一个卓有成效的应用为:高职院校增强与企业间的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在校企间建立直接的、经常性与工作有关的沟通和反馈渠道。一方面高职院校注意培养学生对企业良好企业文化的体验和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经常组织工作之外的团队活动,如集体旅游、足球、篮球、排球等,给学生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企业中有家庭成员的感受,促进其当前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也为步入企业后更好地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校企间还可设置各种专项工作任务,并组织学生组成临时工作团队,负责业务攻关,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锻炼了团队间、学生间的组织配合能力。

四、结论

我国对人才的重视,古来有之。《孙子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把“人”放在决定战争成功之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庞大而细密的体系,社会中众多行业均有涉及,必须让相关职能部门、企业、院校等方面转变观念,并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多方协作来共同培养人才。本文基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项目的研究,只能在此简单论述。笔者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仅为构想,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完善,并与相关兄弟院校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层面的交流,以期最终能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地球流泪了
南岭新貌
爱时间等于爱自己——读[鲁迅爱惜时间]有感
小康的今天与明天
攻击力减值的孙悟空
家乡的变化
两个“小傻瓜”第一次买衣服
“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
其实,我并不认识她......
快乐的“愚人节”
同情
自责
巧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我家之“最”
试析高职院校全员绩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
简论英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试析动力系统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机制的构建
浅谈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评价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试析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试析内涵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的管理科学化研究
浅析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试论终身体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探析
试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解析
试论黔西南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成就、困境与对策
试析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师资的现状及对策
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试析从系统论和开放的视角探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试析职土建类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浅谈“90后”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及其实施路径研究
《秋天》语言特点
《秋天》课标解读
《秋天》重难点突破
《秋天》写作特色
《秋天》课文导读
《秋天》结构分析
《秋天》课文简析
《秋天》学法导引
《秋天》重点难点
《秋天》问题探究
《秋天》典题例析
《秋天》课文借鉴
《秋天》学习目标
《秋天》语法修辞
《秋天》中心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