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新思考

试析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新思考

"

[论文摘要]广西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提出了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出建立校企合作是高职管理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 管理类专业 校企合作 区域经济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依托区域经济,围绕区域经济特色,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立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标,多方位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结合区域经济,加强校企合作,使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是实现学校与企业间产学资源互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符的有效模式。

一、广西经济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高技能型管理类人才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广西已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战略投资者,青岛海尔、青岛啤酒、甘肃金川集团、中国中铁西南投资、国电集团、广西建工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在南宁五象新区总部基地投资建设总部大厦,利用广西作为中国—东盟桥头堡的平台,积极扩展面向东盟和中国西南的业务。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国内各个经济区,从深圳特区到上海浦东新区的成功无不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集聚效应。广西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过程中,管理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素质的具有相应专门能力的管理类人才对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广西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如何培养适应广西经济发展变化需求的应用型管理类专业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课题。高职管理类专业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科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立足区域经济、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必要性

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符合广西经济发展需求,尤其要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结合区域性、行业性与自身的特点,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与企业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这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加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动态和企业管理现状的了解,调整专业和课程的设置,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强调高职应用型高素质教育的共性外,还要注意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方法因地区、领域、行业、岗位、人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要求,只有让管理类师生走进现实的社会和企业,才能真正感知现代经济管理的精髓,从而切实地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管理类专业教研如果脱离了社会和现实的背景就会失去其生存的活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支持,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毕业生,为企业职工开展培训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人才双向互通,校企双方是互惠互利的。

因此,高职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积极开展和促进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多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与众多企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对于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指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校企结合、学工结合、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社会共同参与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基于校企合作,创新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的领域日益广泛,合作内容不断深化扩展,合作模式和形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应依托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主动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1.“工学交替”模式。南宁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商贸、运输、金融等行业迅速崛起,对管理、国际商务、营销等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这些岗位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也强调实践操作技能,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参观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交替,在企业人才中择优聘任为教师,企业即学校,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训交替进行,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同时,逐步增加在企业的学习时间。

2.“订单”模式。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大西南、西部唯一出海通道,属于“承东、启西、联南”的交汇地带,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广西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管理类人才尤其是物流人才紧缺。据调查资料显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未来五年内网络化经营运输服务型物流企业人才需求新增约2.3万人,因此,可与不同的物流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教育,培养专门人才。 "

3.“工学过渡”模式。会计与统计、电子商务等专业培养的人才为职场热门人才,要求具备相当的电脑及软件专业知识及操作技术,且由于岗位的特殊性,企业接纳学生实习较困难,因此,可开展前两年学校学习与实验室实践练习相结合,逐步增加在实验室的实践练习时间,第三年安排企业顶岗实训。

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依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否则,脱离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校企合作就只呈现在形式上,很难真正使学校和企业深入结合,学校培养的人才就业难、学校持续发展困难,企业也会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

四、改革创新,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契合点

1.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创新“总部—基地”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总部经济”的概念风靡全国。广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战略。2010年7月,南宁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决定》《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发展面向东盟的商务总部经济正成为广西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发展总部经济不仅需要高端人才,而且需要建设总部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管理人才。高职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为“总部经济”发展培养适用的人才,可借鉴总部经济运行的机制与管理模式,构建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基地,高职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总部,着重加强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与企业共同协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在相关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围绕“总部”的要求开展实践教学,构成“总部-基地”的培养模式。

2.校企资源共享,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先进技术优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一方面,鼓励有技术实力的企业进驻校园,引进企业建成“校中厂”,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广西桂华物流公司合作,在我院建成桂华物流机电学院教学工厂。另一方面,选择管理严格、信誉度较高、接纳学生能力强的企业,作为校外紧密型的实训基地,在企业开设教学课堂,校企双方分担项目化教学任务。同时,接受专业教师挂职锻炼。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创造有利的条件。

3.校企联合办学,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式。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充分利用地处广西经济发展首府南宁的总部经济发展集聚的企业资源优势,设立由行业龙头企业级合作企业的负责人和学院、系领导、专业教师组成的理事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建议,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实现与企业的“无缝”连接,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又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我国必须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因此,立足区域经济,发挥区位优势,深化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创新,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发现两者之间新的契合点。高职管理类学生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之路,对管理类岗位人员的需求,企业最有发言权。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向兼职、培训,利益价值的互动对接,可以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切实提高高职管理类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鲁滨孙漂流记》观后感
家乡小镇
我的理想
宠物世界
秋游连续剧
和月亮聊聊天
我爱画画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紧张的十分钟
交通安全
无题
在比赛中成长
悠悠母校情
练毛笔字
当官的烦恼
乡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十佳班主任事迹材料
市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先进事迹
景区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党建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十佳政法女杰”先进事迹
党支部创先争优事迹材料
乡林业站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小学班主任主要事迹
司法局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农普指导员先进事迹材料
法院政工科科长事迹材料
副总工程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妇联主席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弗莱的文化理论实践研究
构筑乡镇审计工作发展平台
企业偷漏增值税的审计切入点
谈如何提高CPA审计质量
分析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的形成
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审计
实质重于形式:一条容易引起审计失败的会计原则
内部审计在管理中的使命
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乡镇内审工作
网络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技术
把握“三个对于”搞好外资运用审计
论1931年荆江地区的赈务
分析邓小平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大众文化的一般分析
读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体会
《老人与海》写作特点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蜀道难》教学设想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让不和谐奏出美丽音符──谈《老人与海》的课堂教学
《蜀道难》赏析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学资料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蜀道难》备课笔记
读《老人与海》有感
《送友人入蜀》解析
读《老人与海》有感
《蜀道难》赏析
不落的太阳──读《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