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试析中职数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建议
"
论文摘要:现阶段,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明显。而中职院校的数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中职数学教育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可以作为中职学校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师资力量 教学方法
一、前言
在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洪流中,中等职业学校被赋予了培养全国各行业相关技术人员的重任,中职毕业生直接走上基层工作岗位,参与祖国的建设和管理,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决定了毕业生的素质。而现阶段,中职院校中的数学教育并不让人满意,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为中职教育打开新的天地,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二、中职数学教育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国家基层技术人员的桥头堡。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入学在读人数所占比例也较高,足见其重要性。其生源主要是应届或往届初中毕业生,或者是高中未毕业的,不愿意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学生。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数学,是初等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于立志参与基础建设的中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必须学、也必须学好的一门课。
但由于中职院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生源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薄弱,很多学生都是未能顺利进入高中的,或者是由于家庭困难,从小学习环境就差,导致学习成绩不够好,最终只能进入中职院校,以期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立足。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尤其是数学的学习,简直是难于上青天,这是数学教育的第一个挑战。
学生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很多同学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抵触学习数学,只想着60分万岁,能顺利毕业就万事大吉。根本没想过学习数学的意义,没想过数学在工作岗位上的重要性,这些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端正。
(二)师资力量薄弱
中职院校的教师一般都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但很多教师不能长期为中职服务,中途离职现象较普遍。他们曾经是天之骄子,毕业后怀着一腔热血,来到中职院校为人师,但当他们认清楚中职的现状之后,很多教师不是选择勇于挑战自我,尝试去改变现状,解决问题,而是选择离开,逃避现实。这就导致中职院校师资流动过于频繁,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延续性。
(三)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现阶段,很多中职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课时,仍然按照初中或者高中的那种全面灌输的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考核、轻能力的培养。这样,面对一群数学基础差,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中职数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生的学习基础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这也不在中职院校的控制范围内,但可以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欠缺、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学校应该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向他们讲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以及任课教师的长期共同努力。学校可以以工程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这样更有说服力,效果会更好。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需要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想办法让学生不再恐惧数学,不再抵触数学,建立起征服数学这座大山的信心和勇气,这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可能相同,都有适合自己的特有的学习方法,也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但一些基本的学习数学的思想则是永恒不变的。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思想,之后再在个人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比如“数形结合”、“变量代换”等等这些基础的数学思想,学生必须具备。
再次,要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多学生面对问题不知所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解决,不能联系所学知识,不能联想以前遇到过的相似的问题,不能应用以前所学到的解题方法。他们只会死板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基础的问题,面对稍微复杂的问题就无可奈何,这就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表现。
好的学习方法是建立在好的学习习惯上的,学习习惯又有细致入微的表现,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去发掘,善于从学习中总结,总结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数学就变得很有规律性,容易驾驭,学生也可以建立起信心。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其主体是任课教师,这就要首先解决师资力量的问题。中职院校应该出台完善的政策,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设置优秀教师奖励机制,以此鼓励、吸引优秀教师,使得教师能够踏踏实实地为学校出力,耕耘在讲台上,为人师表,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之后,才能够致力于优化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全盘灌输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讲授知识,确定重点,以及确定考核机制。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设置、专业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来讲授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兴趣会提高,讲课效果会更好,不仅讲授了数学知识,也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帮助,可谓一箭双雕。
教师在课堂或者课后可以设置一些紧密联系实际的作业题目,而不是一味地讲解难懂的理论推导证明,或讲解很抽象的数学理论。考核时候也要做到重基础、轻理论,重应用、轻记忆,全面地反应学生的数学水平。
四、结语
中职数学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不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还是授课教师、学校管理层,都要为此付出努力和汗水。相信通过以上的几点建议,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完善,中职数学教育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和改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校的早晨
- 未来的铅笔盒
-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 美丽的海洋公园
- 往事
- 我喜爱的季节——秋季
- 龙城飞雪
- 书包也想减肥
- 帮爸爸戒烟
- 致“2008年北京奥委会叔叔阿姨们”的一封信
- 青青
- 可爱的小白猫——小白
- 贴“福”字
- 喝“酒”俩好汉
- 我家的小金鱼
- 从数据采集谈如何搞好计算机辅助审计
-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概述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 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
- 计算机审计研究
- 审计数据转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
- 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探索
- 浅谈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整理
- 浅谈防火墙审计
-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途径、影响因素及建议
- 计算机辅助审计实践与思考
- 中美商业银行审计制度比较
- 审计人员如何获取审计数据
- 《新闻两则》生字注音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题解
- 《新闻两则》反思体验
- 《新闻两则》写作特点
-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
- 《新闻两则》结构分析
- 关于江阴要塞起义
- 《新闻两则》写作特色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 《新闻两则》词义辨析
- 《新闻两则》疑难解析
- 《新闻两则》课文背景知识
- 《新闻两则》学法指导
- 《新闻两则》研读赏析
- 《新闻两则》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