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述评

试析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述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9

试析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述评

"

论文摘要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面临系列机遇和挑战,其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是本文重点综述的方面,并对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提出值得注意的方面。

论文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教育 述评

一、关于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机遇的研究述评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随着职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成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机遇是明显的,挑战也是存在的。美国专业社工占总人口比例为2‰,日本和中国香港分别为5‰,1.7‰,我国目前距离“十二五”200万社会工作者培养目标的实现还缺乏180万左右,缺口非常大。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学者们更多的是提出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解决问题尚未探索出。

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挑战的研究述评

孙宏英(2004)认为,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现状来看,一方面,社会工作教育者缺乏必备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社会工作专业化,离不开社会工作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努力提高社会工作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夏学銮教授十年前对此问题已提出忧虑。另一方面,从事实际的社会工作者缺乏专业教育和训练,因而需要加强对当前从事实际社工的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实现从行政性管理向社会性服务方向转变。朱健刚(2011)认为,政府购买服务使得社会工作出现了官僚化的趋势;社会工作过于强调技术化,强调其专业性,忽视与社区志愿者以及其他公益机构的联系,将使社会工作在社区中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失去自己的同盟军,这是当前社会工作领域出现的两个令人忧虑的现象。

另有学者中山大学教授罗观翠(2011)认为,目前社会工作发展速度过快,只会降低社工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社会工作发展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现阶段,全面铺开难以保障质量;社工数量、素质犹待提升,社区工作者转型社工尚需时日;政府部门当下急需解决税收政策,监管、评估机制等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健民(2011)则提出珠三角地方政府与社工机构是“伙伴”还是“伙计”关系的问题,他认为,目前后者成分更多。

可见,社会工作专业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社会工作者以自己的专业背景而高高在上是非常危险的,相反,义务工作者的志愿服务精神正是值得社工永远学习和培育的。而社会工作机构应该多渠道谋求发展,不能一味依赖政府购买服务,否则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公信力也将遭受质疑。在社工事业发展成熟的香港,超过八成的机构是靠政府养活,但并不影响他们独立自主开展项目和服务,在这一点上内地社工机构应该学习。

三、关于一线社工应具有的能力的研究述评

张越豪、王晓琳、张连民(2011),结合近年的社工机构运行实践,提出合格的一线社工应该具备9大能力的主张:发展规划能力、问题评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专业角色扮演能力、过程控制与引导能力、同理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专业方法运用能力。这9大能力对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其科学严谨性还有待验证,对于社会工作学生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则未加探讨,对于社会工作其他岗位的能力要求也未加探讨,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方式开展服务的职业,尤其注重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人格品质,公众对社会工作者是个什么类型的人有期待,什么类型的社会工作者更能赢得服务对象的信赖与肯定,这是后续研究应该密切关注的。

四、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研究述评

赵晓霞(2010)认为,西部农林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学生对专业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不高、课程建设滞后、教育方式以理论取向为主、社会实践(验)培养环节与国际通行做法有较大距离;师资力量亟待加强;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认知度较低。事实上,不仅西部农林高校存在这样的现实问题,就是作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前沿地带的广东,其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以上部分问题。"

韩文瑞(2011)指出,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教育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性、特色性,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通晓国际通则、又有本土经验的社会工作教育人才严重缺乏;对西方经验照搬照抄,对本土经验的关注严重不足;社会工作教育存在严重的区域、高校、培养方向的不平衡;在社会学学科框架下发展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需要;社会认同度不高、职业声望低,影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职业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不足,专业教育与职业制度不衔接;专业团体(第三部门)发展不足,社会工作者的就业渠道较窄。

福建医科大学、四川几所高等师范院校、西部农林高校、部分高职院校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问题及经验做了一定的总结,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及社会工作职业化比较快的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高校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探索相对更少,可能他们对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关注更多,忙于承担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运作中。 可见,社会工作教育的内外部环境有待改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教育目标、教育规格、教育过程、教育策略、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等内容都亟待厘清。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职业、专业,国内对其研究普遍偏少,中国的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异大,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广泛、社会工作服务人群复杂,这些决定了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应当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以满足社会的多方面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先进的教育类型应该在社会工作这个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做出率先尝试,并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高职教育是培养服务于地方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必须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构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重视地域特点,坚持办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重视妇女社会工作和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经济发达地区,应更多重视企业社会工作、重视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目前政府购买服务使得社会工作出现了官僚化的趋势,社会工作将自己局限于福利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或者是某种服务技术的实施者,忘记自己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是可怕地,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尤其应该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助人价值观的熏陶。

3.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急剧转型和社会生活、就业方式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就业困难、贫富悬殊、群体性事件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出现,人们对社会服务需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工作的服务方式、服务的领域也要不断创新,如深宵外展社会工作、网络社会工作、释囚社会工作、荣军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民政社会工作等等,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方向也要与时俱进。

4.高职社会工作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课程开发等都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培养出在数量、素质、能力等方面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于岗位任务及能力要求,完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教学机制的确立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也是成功进行专业教学的保证,是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前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乌见大污
童年趣事
我最亲密的朋友——
新龟兔赛跑
我战胜了....
味道好极了
我理想中的新石湾
乐于助人的小山羊
诚实守信
姚姚和奇奇
两片黄叶
小小的乒乓球
我最喜欢的玩具
八戒开店
鸡蛋博士
论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
舞弊审计的风险识别与对策
基于物流企业税收状况及研讨
论行政事业单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与划分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和体会
浅谈土建工程预结算审计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审计对策研究
企业物流外包走势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探讨
基于模糊数学的审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会计报表审计中针对企业舞弊行为应采取的措施
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的创新管理策略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三
《未来的桥》品评交际教学设计之三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一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四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三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二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四
《未来的桥》品评交际教学设计之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