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

浅谈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17

浅谈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

"

论文关键词:高职 与专业结合 数学课程建设 资源建设

论文摘要:高职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如何与专业课结合,怎样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会“干活”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懂得“如何干好活”的人,而要“干好活”就要会正确地运用思维。所以,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高职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不仅要为各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也要让学生亲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与实践。高职数学如何面向专业,做到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思维品质,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与专业结合建设数学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职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在此精神指引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不过,目前高职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尚处于“自发、零散、随意”的状态,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课程,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中定位模糊,甚至个别学校将数学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属于中专升格或民办的性质,师资水平整体较低,所用教学资源大多是本科教学资源经过修改的简略版,像是“压缩饼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体系不清,缺乏规划和标准,没有与先进技术接轨,脱离行业和职业发展实际,缺乏职业衔接和高职特色,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改变这种局面,数学课程的建设必须与专业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数学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深化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真正培养学生工学结合的能力。

与专业结合建设数学课程的途径

专业调研 应采取专业咨询、抽样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开展专业调研与课程分析,包括各专业数学课程开设情况、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高职数学课程的要求、学生数学基础情况与思想状况分析、专业与数学相关程度分析等内容。通过各种调研形式和有效的组织方式,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各专业对数学知识、能力、素质的不同需求,分析各专业对数学课程要求的相关程度,梳理出数学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含专业技能项目)相关联和应用突出的显性素材及案例,挖掘出对数学课程的隐性需求,分类形成调研报告,为数学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提供逻辑依据。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开发课程内容体系 高职数学课程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数学课程,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与专业的结合上。除了数学知识内容的要求有所不同外,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结合的面较宽;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结合的程度较深。因此,应依据高职各专业特点、数学教育规律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明确数学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定高职数学教学目标,分类分层地开发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满足专业培养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要求。

分专业大类,根据专业调研情况分别制定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高职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数学课程性质、数学在高职各大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数学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考核评价方法及教学实施条件等内容。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考核评价方法等要提出分层要求,使课程标准具备一定的弹性,兼顾全国高职院校的不同要求,成为可供相近专业参照执行的数学课程实施方案。

整合专业需求课程内容,挖掘有效资源建设素材 高职数学如何面向专业,做到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有机融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思维品质,是高职数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开展专业和社会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应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与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数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应用,制定各类专业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模块化、分层次的教学内容,以“结合专业、注重能力、突出应用”的思想为指导,梳理出专业课程体系中(含专业技能项目)数学应用的显性素材及案例,挖掘出对数学的隐性需求,为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提供逻辑起点和有效资源素材。"

创新整体资源建设设计,多元开发优质资源 应围绕“服务专业需求、突出技术应用、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以课程的专业调研为切入点,以启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类资源建设为重点,搭建面向学习者、教育者,对接各类专业,展示应用的共享性网络平台。要将融“教学用”于一体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资源建设过程,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实际”的思想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数学能力竞赛为抓手,促进数学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将数学知识、应用方法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要采用先进的软件,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软件及混合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资源,实现诸如数学资源检索利用、数学课程教学指导、职业岗位数学能力培训、可持续发展拓展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功能,并集成为开放性、共享型网络资源平台。高职数学教学资源建设按每类专业总体可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需求模块及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同步开展。每一模块的内容要始终体现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应用于解决和解释专业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思想,体现“乐学、好学、趣学”与“直观化、生活化、多样化”的特点,凸显专业类别与各种层次,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使用。 2.素质拓展模块资源。素质拓展模块资源主要体现所有高职专业的学生学习广泛需要掌握的数学技术和数学文化的相关资源,并能通过这些资源借助网络进行在线测试和交流,组织全国高职院校数学应用能力竞赛活动。

(1)数学技术。数学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数学的应用手段主要体现在数学软件上。应以数学软件为基础,建设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数学技术资源。数学技术资源主要有数学软件、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赛题解答、经验交流(含获奖论文、建模心得)、应用案例等。

(2)数学文化。从构建数学文化资源也是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应有之义的角度,建设适合高职学生探寻数学的源与流,启发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懂得欣赏数学之美的数学文化资源。数学文化资源包括身边数学、趣味数学、数学游戏、古今数学、数学欣赏、好书推荐等。

总之,分析各专业对数学教学要求的相关程度,与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数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应用,认真分析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数学课程在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面向专业、突出应用,是高职数学课程开发建设的正确思路。

参考文献: [2]陈晓江,等.基于数学建模教学理念的高职数学教法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

(4).

[3]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的系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7).

[4]张海峰.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3

(7).

[5]吴晓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制度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06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是一片叶子
假如我会变
我是糖果大王
第二次龟兔赛跑
离群小雁
我梦中的植物岛
孙小圣一日游
多功能的鞋子
假如我有72般变化
圆的联想
我的梦想
我想要的故事房间
假如我有马良的神笔
10年后的铜陵
我的梦想
服从 抗争 和解——解析《紫色》主人公西丽的成长历程
简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科技教育运动的历史经验
关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重在创新
浅谈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概览及启示
浅谈美国1787年宪法的成功之处(1)论文
从理论走向实践——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探讨
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国际法的新发展(1)论文
现代远程教育培养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策略探析
中日关系问题难用沟通解决(1)论文
基于本体的教学知识库系统分析
德国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借鉴意义(1)论文
中国和平发展中外交职能调整的前沿法律问题(1)论文
略论苏俄民诉法典中的“不间断原则”及其借鉴价值(1)论文
关于英国成人扫盲教育运动及其启示
保证保险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忆江南》教学实录
《忆江南》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片断及反思
谈多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忆江南》教学后记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尝试之探疑方式的选择──教学《独坐敬亭山》有感
《忆江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反思──《望洞庭》教学后记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
《忆江南》教学设计
《独坐敬亭山》教学实录
品读中体验 整合中悟情──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始末
教学《望洞庭》有感
《忆江南》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反思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