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共建

浅析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共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4

浅析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共建

"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有序与良性发展,重在制度建设与体制共建,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携手共进,更需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文章就相关制度与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作了简要的论述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共建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职学院频繁发生的高职生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以及各种异常社会行为,已凸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中所显现的诸多不适应,也昭示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运用教学、宣传、讨论、训练等多种活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情感的培养和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促进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做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单打独奏是难以奏效的。做好此项工作,除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外,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助、支持与合作,特别是良好的体制之共建,才是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靠保障。为此,各高校富有成效的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机制之共建。

一、学科资源联动机制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绝大数高校没有针对高职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各高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专业技术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中,也只有基础文化课里的德育课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的同时,涉及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他的课程则是单一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技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培育、提高的课程。其实,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迥异的当代高职生,面对诸多学生难以打开与解决的心结,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现实的,仅仅靠某一门课独自应对也是不切实际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需要各学科之间携手共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担当与完成培育一代新人这一历史重托。

高等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都兼有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心理调试等多项功能,但德育课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高等教育中,担当育人重任与排头兵的德育课,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解决高职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高职生的政治信仰问题。

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在向高职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担当着锤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与培养社会适应力的重任,肩负着培育和塑造具有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高职生的历史使命。

术道有攻,专业有别,课程迥异,但对当代高职生进行健全人格与健康心态培育与塑造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要求建立课程资源连通机制,需要学科之间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学科与课程之间相互连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应对高职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宽泛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也包括软文化建设;既涉及校园整体布局与规划,也牵涉到校园局部建设与美化;既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也包括系部、班级文化建设;既包括教室文化建设,也包括公寓文化建设。各种文化之间内涵有别,特点迥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为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成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进步、高雅舒适的学习氛围与愉悦环境。

在高职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既能使高职生精神愉悦身心放松,也能使高职生陶冶情操享受温馨,更能使当代高职生在文化熏陶中美化心灵、开启心智。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会为学习、生活中承受着巨大心理负荷的高职生,排解郁闷与减缓压力,从而营造舒适恬静的外部环境。

当然,要完成这一共同的历史重任单靠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其效果也是事与愿违、差强人意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互为补充,要求校园文化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作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虽然有各自的活动特点与开展方式,有各自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规律,但服务于人这一共同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各种校园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补充机制。另外,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完善,客观上也需要各种校园文化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只有这样,各种校园文化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谱写培育时代新人的新篇章,开创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

三、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的沟通机制

高职生跨进大学校园后,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将会接踵而至。这些诸多问题显现于高职生活,然而,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仅仅靠学校一方也是难以奏效的。

高职生虽然离开了家乡,告别了父母亲人,迈入校园独自闯天下,但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对家人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其仍处在心理的“断乳期”。他们与亲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亲人家庭有着深深地情感寄托与心理依附,况且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本身就同家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这一切注定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序进行与全面展开,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彻底解决,客观上需要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建立定期的、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沟通机制的构建,应以教师与学校为主,社会家庭为辅。学校要定期向家庭通报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全面了解学生在社会特别是家庭的种种表现,加强同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到有针对性。

四、社会资源共享机制

人的一生要先后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系统教育,教师是我们的人生导航师;社会教育是终极教育,是人们行为的试金石,也是心灵的考验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之间内涵有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共同完成对一个人的心灵塑造与人格培育。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要求三种教育间不仅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更要建立一种社会资源的共享机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建没有围墙的大学,使高职生走出书斋,融入社区与社会,同社会共享资源,不仅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属于社会,社会需要大学,大学与社会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不仅是新时期办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放松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五、实践实训联合机制

高职生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校内实训,也有校外实践;既有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也有工种实习,还有高职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参观考察等。诸多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高职生书本理论知识的一个应用过程,使高职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更为重要的是当代高职生体恤民情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是高职生良好心态与健康心智的一个确立过程。

高职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高职生自身能力素养的同时,承载着在艰苦环境下磨炼意志熏陶情操,以培养高职生良好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这一重任。这一切不仅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为载体,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外延,做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更要以实践教学为载体,不断丰富、充实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做到技能培训与心理素质强化的同步展开,以实现高职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学校与生产实习单位携起手来密切配合。学生走到哪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延伸到哪里,建立以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与社会四方紧密结合的联合机制以及各种实践活动之间的联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建立良好心智与健全人格这一神圣使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捉鱼
胡紫薇的生日会
打篮球
一次愉快的合作
我和一只小鳖的故事
我朝表弟哭
看书
我的生日聚会
管稻谷
扔树叶战
美丽的纸花
沙子上种葱
烤芋艿
老鼠,你别狂!
拾稻穗
浅析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共建
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探讨
析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确保中职向高职发展
试析“做中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索
试析高职院校人文类公选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浅析多媒体网络下高职英语视听说互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改革探析
简析高职文秘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探索
探讨高职英语教育改革如何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析
试论高职职业英语优质课程的开发
《看云识天气》问题探究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语法修辞
《看云识天气》同步达纲练习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重难点突破
《看云识天气》课时训练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