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探讨

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探讨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质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情况是,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问题已经成为这一群体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探讨其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将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途径。

而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职业素质的高低。所谓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1]。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他的职业生涯状况。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下,了解大学生职业素质状况,探讨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1.职业意识淡薄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如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有调查表明,目前大量高校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知之甚少,不知道目标公司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未考虑过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些学生入职之后不能很快适应公司环境,组织忠诚度较差,频繁出现跳槽现象。这些问题反映出大学生职业意识比较淡薄、职业价值观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

2.就业能力不足

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获得工作的能力较差、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2]有些学生不善于推销自己,把求职当作学校、老师、家长的事,坐等工作自己找上门来。有些学生分析能力较差,不能合理定位自己适合的单位或岗位,造成找工作屡屡受挫。在工作能力方面,有些学生虽经过专业训练,但动手能力较差,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欠缺。还有些学生过于偏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却忽视了职业职责、内在品质等的培养,只注重做事,不注重做人,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以至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

3.职业心理素质较差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了解不够,不能够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有时自视过高,当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时,就认为自己没用,产生自卑心理。有时又定位太低,目标很轻松就达到了,这使他们又产生了自负心理。工作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是很正常的,但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正视和处理这些问题,抗挫折能力较差,无法承受所遇到的挫折,有些学生甚至会因此走向极端。种种现象,折射出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素质,它与用人单位所需求的员工心理素质相去甚远,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努力。培养所需要的资源不仅涉及学生个人、高校,同时还需要社会、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因此需建立“个人—学校—社会”全方位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1.自我培养模式 2.学校培养模式

高校是大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高校有义务运用职业发展理论,构建高校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4],使他们成为职业素质高、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首先,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实现全程化,应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和渗透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实现毕业生正确择业观的确立和价值观的成熟。其次,学校要坚持实施大学生职业素质相关课程教育,通过群体性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就业知识,得到基本职业训练。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也要围绕职业素质教育进行,使学生在学校就得到锻炼。学校可以利用一些社会资源如生涯辅导机构专家、优秀校友等为学生开设讲座,提供可供借鉴的职业咨询服务。另外,学校应培养一批有专业就业指导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工作者,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指导。

3.社会培养模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除了大学生自身以及高校,政府和企业也应提供相关的有效保障。政府方面,可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项计划和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就业前的实习开发,也可以扶持一些职业素质教育的咨询辅导机构以满足目前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企业方面,可以逐渐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目前我国仅有5%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吸纳大学生实习的意识。因此,应倡导企业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这些企业的实习制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如果我国能形成大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将提高大学生整体职业素质,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真正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2]黎家华.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1

(5):16 [4]陈建华.大学生职业素质发展途径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0(0

8):35-3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幸福的三种颜色
我的周末生活
我的同学
秋天的童话
开学的第一天
新的学期开始了
一个特殊的大年夜
《狼和小羊》续写
新学期的打算
开学了真好
完善帮妈妈按摩
游园博园
我爱你冬天
学骑自行车
新同学
铁路检修车间先进事迹
小学生美德事迹材料
风电工程公司先进集体事迹
孝敬父母的先进事迹
铁路整备车间先进事迹材料
校三好学生先进事迹
建委党委副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党员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材料
新三好小学生事迹材料
医院后勤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妇产科主任先进事迹
妇产科护士先进事迹
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普通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材料
试论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浅谈文化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审计风险、商业风险、业务关系风险、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
关于内部审计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作用的思考
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
审计期望差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浅谈从关联理论文化语境看化妆品翻译策略的选择
浅析英语教学与英汉文化差异
浅谈汉英词汇的语义对应与转换策略
试论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强势模因的语用策略研究
试论翻译文化研究与改写理论解析
探讨从改写理论看郭沫若的翻译
不确定事项审计及其对盈余管理的监管
浅论汉语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
探析从文体学看女权主义影响下的英语文体变化
关于杜甫的人生思想及诗歌艺术
杜甫的象征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忧民一世──杜甫
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
苍凉沉郁的秋之歌──杜甫《登高》诗浅析
平庸议论话名篇──谈杜诗《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符号──对杜甫文化意义的深入思考
一曲忧国伤时的悲歌──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诗歌鉴赏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
诗情萧飒 意境深邃──杜甫《秋兴八首之“玉露凋伤”》中的意境创造
杜甫:时代和生活的良心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诗《登高》浅析及格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