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

试论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

"

论文摘要:明确了社区性高职教育的内涵意义,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的意义,阐述了加强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合作的策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社区性;合作

一、社区性高等教育的内涵

社区,即在特定的空间范围里,通过特殊的社会关系、文化特质、发展目标以及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认同心理和归属感,把社区成员凝结成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即:基于直接服务于社区经济的宗旨,融入社区,立足社区,辐射社区,服务社区,以社区为本, 以社区的重点或支柱产业为依托,在专业构建、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培养目标上立足于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为社区服务的直接性和有效性,服务于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培养适应社区(区域)内企事业岗位要求的生产、管理第一线技术人才。同时,为社区提供可满足娱乐、生活以及文化方面需要的课程和活动。

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承当起社区高等教育的载体,将功能拓展到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开展补偿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学习能力、转岗培训等服务;在社区内促使教育和社区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要整合社区与职业教育的资源,发挥二者的最大效用。

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要紧紧围绕为社区经济服务的原则,充分彰显办学的实用性、灵活性、经济性、前瞻性和开放性,为大众服务,开设多样化课程,以扩大社区的受益面。

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要以满足社区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区及区内企业开发新专业,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推行“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探讨针对社区内企业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要立足社区,依靠社区,依托社区优势,积极开展与社区内的企业合作,让企业专家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进行课程开发,共同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社区经济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的意义

1.满足社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积极发展社区性高等教育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更是解决就业矛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到社区既发展了高等职业教育,又为社区提供了满足它所需要的终身学习的需求。

2.构建终身培训体系的需要

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中提出“整合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创办综合性、社区性的高等职业学校或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最直接体现,将高等职业教育融入社区有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3.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环

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于社区,学校和社区都可从中受益,实现双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源于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又服务于社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社区服务,高等职业院校不仅可以充分吸收和利用来自社区的各种信息,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接受社区实践的检验,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和谐发展。同时,根据社区需求迅速调整办学思路,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培养社区急需的人才。

三、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的策略

1.拓展功能

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高等职业院校势必要改变其原有纯学历教育功能,要横向扩展,发挥其本能,拓展其功能,挖掘其潜能,增加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与合作教育。

(1)发挥本能。高等职业院校应发挥应有的学历教育的功能,对接社区产业发展,培养社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拓展功能,提升势能。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承担职前培养的任务,还要承担职后培训的任务。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主动和工程技术人员合作或者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对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3)挖掘潜能。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网络,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优化课程衔接,开辟“中职—高职—本科”一线通的路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动发展,人才层次的上移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注重职业教育不同层次的相互贯通,为学生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知识、能力、素质等基础性保证,从而保证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上升通道。

2.双元合作

双元,即“企业元”和“学校元”。双元合作,即在双元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教育的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培养学生以学校为主导,以企业为辅助。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的参与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组建区域双元制职教集团,学院教学解决“理论”问题,职教集团会员企业解决“技能”问题。

企业参与是双元制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学生在区域内的企业参加实践培训就等于进入了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职场环境,学生可接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实际生产、市场竞争、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等问题。同时学生的行为方式、协调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随即投入工作。

3.“三层对接”,创建区校合作立体空间

(1)学校对接社区,进行“官产学”紧密结合,为校企合作提供发展沃土。

(2)专业对接社区里的行业、企业,感知市场动态,因时施教,摆脱人才培养的滞后痼疾,引入企业的参与和监控,一出一进为校企合作建立保障机制。

(3)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着力打造“双师型”队伍。教师对接产业职业岗位,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提高课堂内容的针对性及含金量,教师可直接将科研成果孵化为实际效益,将企业里的先进技术引入教学中;通过学生对接企业职业岗位,多种形式工学结合,提升职业、就业能力,为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距离提供保障。

4.“四个相融”,与社区融为一体

(1)区校相融,资源共享。积极主动与社区合作,建立区校专家信息库,为区企业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和学院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搭建服务平台,依托高校资源,为区内企业提供各类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建立回归教育制度,推出主题培训、企业内训、转业转岗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各种类型的以提高生活品位、丰富生活内容、提升个人修养为目标的闲暇教育。

(2)校企相融,推进产学结合。加强学校与区域内企业、行业及科研单位紧密合作,把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通过校区联合,走合作办学之路,一可以实现学生从理论向技能的转化;二可以弥补高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岗位型、技能型人才方面缺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校区联合,产学合作,学校可以聘请那些在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上课,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帮助教师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3)职教相融,相辅相成。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普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衔接与融通。构建中职、高职、成教、国际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港,港内成员学校课程互认,学分互认。

(4)文化融合,推进企业建设活力。为社区及区域企业提供各类文化服务,提升社区及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仅仅依靠自身的教育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必须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只有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做到社区导向目标鲜明、教育功能多样化,在服务性、普及性、多样性、开放性等方面创建自己的特色,高等职业院校才能做精、做特、做强、做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白沙巾
春雨
第一次讨价还价
我的小天地
老师我想对您说
旱鸭子终于敢下水了
人生如药
难忘那段时光
思念姐姐
未来的我
故事,从书开始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抽屉里的辩论会
风雨在前头阳光在后头
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
新西兰机车发运吊具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查找算法效率分析
机械工业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浅析无线网络安全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方案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Web平台的数据库加密技术应用探究
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与防护策略分析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策略研究
浅析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探究VF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加密技术
提高AutoCAD绘图效率方法的探讨
网络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探讨
消息中间件持久化研究
顺义区2014届初三年级第一次统一练习
2015年邯郸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一)
北京燕山区200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2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练 习
2010年阳江市田畔中学语文第一次模考试卷及答案
兰州市2010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年江西省南昌市三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四次模考试卷及答案
北京延庆县200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云南省怒江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密云县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
2010武汉初三四月调考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15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