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从影响高职学院发展的三大问题到解决的三大对策

关于从影响高职学院发展的三大问题到解决的三大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关于从影响高职学院发展的三大问题到解决的三大对策

"

论文摘要:提出了影响高职学院发展的三大问题——办学层次和社会认可度问题、师资与办学条件问题、人才培养定位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三大对策——提高办学层次,利用社会资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运作思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院;三大问题;三大对策

高职学院的发展近年来迎来新的机遇,国家示范、省级示范、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如火如荼,笔者和笔者所在的团队也一直在努力,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高职教育一线的教师,不免有些忧思,但也觉得有前途和方向。大家需要共同来审视要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再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

一、三大问题的提出

第一个问题就是办学层次和社会认可度问题。高职似乎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专科教育,社会大众觉得学历层次不够高,就业虽然好了,但就业的水平不高,刚毕业的学生除去吃住大多成为“月光族”。家长也觉得太不容易,培养了一名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却是基层的一线操作技术人员。

最近也有一些新的动向,比如鲁昕副部长提出“国家构建从中职、高职,到专业本科、专业硕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继续学习的学生有顺畅的上升通道,让选择就业的孩子能找到体面的工作”。《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中又指出高职教育要“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高职学院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时间还不长,能否办本科、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反过来看,办学层次不提高,社会认可度不加强,招生怎能火起来?纵观今年高考,本科分数线依旧飘高,高职分数线一再探底,很多学校招生非常紧张。

办学层次不是一提就灵,社会认可度不是一蹴而就,得有解决的对策。

第二个问题就是师资与办学条件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办的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如果是培养高素质(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话,那么必定是面向生产一线的,而生产一线的师资与办学成本都要求很高。为什么说“很”?

先来看看师资的问题。要让教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能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首先考量一下老师“行不行”。老师有多少在生产一线真正干过2年以上?只怕本科院校都没有。招聘的大批师资是优秀硕士、博士,每年也总能收到一大批硕士、博士的求职简历。

以学计算机专业的为例,一个简单的问题——做网线,问一问前来应聘的硕士、博士,有几个讲得出八根线的标准顺序,接着又有几个能动手接上一根网线的水晶头,接上了又看看手工工艺水平如何。

人才培养是讲究规格和定位的。硕士、博士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特别是某一个窄的学术领域,博士比硕士更窄,比如专门研究解决网络拥塞的算法问题,这事高职的毕业生做不了,本科的毕业生也做不了。那高职的老师怎么办?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当让职业的人士来干,面向什么岗位的专业就让什么岗位的师傅来教,要不就放老师到这个岗位干2年。

有人说这个有办法,在招聘的时间就要求有2年企业相应岗位的经验不就成了。有是有道理,但治标没治本,那老教师怎么办?新出来的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那就成了社会问题了。

关键的问题一是在于学校和企业如何连通起来,企业的师傅和学校的教师如何共用起来,企业的师傅不一定懂教学,教学也有很多讲究。二是高职的师资怎么培养?老师放到本科学校培养?放到国家示范院校培养?确实有一些效果。但要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有什么办法让老师能在一个企业的岗位上好好干2年,而且干的是将来要教的事。

再来看看办学条件的问题。这几年高职学院都进步很快,但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进步更快,老设备淘汰速度也快,生产一线的设备也很昂贵。捡了企业的占了便宜怕太老,买了新的太贵买不起。比如投资建设一个计算机机房,这些设备会贬值很快,两年之后就会贬值差不多一倍。

资金充足的高职学院建起了高大宽敞的实训工厂,大车间、大投入、大手笔,看了真的让人感触良多。经费不足的高职学院只好暗自寒碜了。关键是经费从哪来呢?一是抢抓项目;二是学校勒紧裤带;三是社会筹措。

有没有办法让这些实训条件与生俱来,或与生产一线同步跟进呢?高职的校长们总不能天天去跑项目争资金吧。

第三个问题就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名“职”,也就是说首先是高等教育,然后再是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分。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似乎职业教育目前基本上是专科教育。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

据此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学历教育相辅相成。鉴于高职学院目前的基础条件以及学生入学的情况,说起入学的学生情况,高职学院的老师应当深有感触,凭什么录取分数线就要那么低?教学当然难度要大一些了,尽管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有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也得有人研究,大家都去研究算法、研究DNA技术了,谁去研究应用技术,做工程实施?

近来,也有不少学校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开展了自主的能力学士认定探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北京市开始试行了职业教育的分层教学等。这些创新和探索虽然有点艰辛,但其真实的目的只有2个:提高品牌认知度和社会美誉度;为招生和办学开辟新的途径。

有理由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化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岗位就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现在的社会分工很细,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相径庭。比如CEO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职业教育就可以办。职业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办总裁班呢?而为什么就只能办车工班、钳工班? "

二、解决问题的三大对策

以上提出的三大问题要开出处方只怕还不容易。下面和盘托出笔者思考的三大对策。

1.提高办学层次的对策

高职应逐步改变仅办专科教育层次的格局,但要提高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并不是单纯开展本科、研究生教育可以解决的。

一所高职学院直接升格为本科高职合不合适呢?有待考量。虽历经多年的发展,但相对底子还薄,就算升了本最初也只会是三本。

自身品牌不够就找品牌合作。比如和清华大学合办高等职业教育,又如和当地龙头企业合办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三五年的孵化再成为单独品牌的高等职业学院。

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些附属的问题。比如行政级别怎么办?保留级别、独立运作应该问题不大吧。现在本科学校就有不少二级学院,再试点办一些高等职业学院的二级学院有何不可,同样能否颁发职业教育的学位呢?

再就是师资如何同步改善。笔者认为一是从本科院校聘应用技术专家;二是从企业聘生产一线能手(不一定都是总经理、总裁,得看是培养什么岗位的人才);三是从自己内部培养。

在现行体制下,要开办本科教育专业得申请、审批,这个过程还比较漫长,合办了则可共享本科学校的现有专业资源。

2.为利用社会资本(富有的除外)的对策

很多大企业也想办教育,因为大企业的很多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自己办教育又不太懂教育的运作规律,学校自己办企业又不懂企业运作的运作规律。

长期以来,高职学院的资金来源大多来自于学费和财政拨款,办教育毕竟是非赢利性质,是一项事业,学校也并不是赢利的企业(民办院校也许不同)。那和本土龙头企业合作什么呢?一是在职业教育上吸纳投资,比如员工教育培训、职业人才选拔;二是共享生产资源,将企业正在用的或即将用的直接转化为教育用的仪器设备。

这里仍然有个体制的障碍。企业就是企业,学校是事业单位。企业的第一目标是赢利,校企合作之所以冷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企业觉得这是一种投入,短期很难见到效益。

这时应当有实习工厂、员工训练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等这种介于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中间体,是双方共同投资的,比如学校出地、房、部分教员与行政管理,企业出仪器设备、派部分管理人员参与行政管理、部分老师傅转产为培训师,以产学研结合体的形式运行。

还有就是解决了老师在企业呆2年的问题。老师天天在实习工厂和老师傅呆在一起学2年,水平自然提高很快。

再就是如何促进企业能有兴趣参与这项工作了。可以考虑由政府出面设定“职业教育实践基地”这样的认定项目,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比如一旦得到认定的企业可以适度减免税费。

3.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对策

笔者认为这样说具有现实意义。记得有位职业学院的校长曾讲过“今天的高校就是明天的国企”。言语中并不是说学校会要改制,而说的就是要以企业化的管理思想来管理学校,向管理要效益。

比如企业有绩效考核KPI,学校有吗?企业有高效的运转机制,学校有吗?更进一步,笔者认为:“明天的国企,后天将是现代化经营企业。”如果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是产品来看,生产产品以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和策略是行得通的。

居安则思危,老师得有危机意识,管理人员更得有。高职如果不变革,指不定明天会被淘汰。 所以这里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体想法就是要“用企业化的管理思想来经营学校,但可保持学校的事业单位性质不变”。

三、结束语

办学层次和社会认可度问题、师资与办学条件问题、人才培养定位这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高职学院的办学者,可从提高办学层次、利用社会资本、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这三个对策上采取一些积极的改进措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变革是个永恒的话题,在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中必定会逐步带来新的举措和效果。本文提出的思路供同仁们共勉,然而本人毕竟水平有限,望不吝赐教;不对之处欢迎拍砖,越响越好,证明这事提出来有讨论的价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雪中去学琴
中国少年
打预防针
操场上
爱——妈妈的无私付出
母爱
我的小电筒
妈妈病了
看妈妈拖地
动物园看花孔雀
《狼与羊》的启示
妈妈带我逛超市
我的同桌
我的理想
猜测中的军训
党员事迹材料
优秀班主任个人先进事迹
励志奖学金事迹材料
2011年安全生产个人先进事迹
办事处主任创先争优个人事迹材料
市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商城总经理诚实守信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村民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人口普查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国家奖学金事迹材料
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事迹材料
医院系统精神卫生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11年医院感染科先进事迹
质监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报告
优秀党员事迹介绍:让人生在平凡中闪光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降低的思考
非审计服务的资本市场效应
公司治理结构中审计机制的重构
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浅谈结构化思维与表达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注册会计师对小型单位审计应关注的相关问题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看作者精神世界
基于财务治理角度的内部审计分析
现代文通大意明细节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为核心
企业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审计风险防范关系探讨
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学教育时应强化重点
浅谈西班牙语与汉语语音比较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地位分析
专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审计执业环境建设
《琵琶行》的“形象类比”特色
《登高》教学设计
白居易《琵琶行》诗歌鉴赏
《琵琶行》备课参考
千古绝响《琵琶行》──浅谈《琵琶行》中以乐传情的写法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琵琶行》:琵琶三弹三境界
挖掘审美意蕴 陶冶审美情操──《琵琶行》教学设想
《琵琶行》的绘画美和音乐美
大珠小珠落玉盘 此时无声胜有声──谈谈《琵琶行》琵琶声描写的音乐美
同是天涯沦落人,落花时节又逢君──读《琵琶行》中的天涯沦落情
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恬然自安”
情景交融与情景相隔──谈《琵琶行》等三首琵琶曲的得失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