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Moodle开源系统的PBL教学模式

试析Moodle开源系统的PBL教学模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试析Moodle开源系统的PBL教学模式

"

论文摘要:PBL教学模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能力,这些恰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以高职高专专业课程为例,借助Moodle平台探索在其中进行PBL教学设计和实践。

论文关键词:PBL;Moodle;协作学习;教学设计

一、PBL和Moodle开源系统

(一)PBL教学模式。PBL是Problem一Based Learning的简称,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的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Moodle开源系统。Moodle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Internet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Moodle平台的目的是推广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二、基于Moodle开源系统的PBL教学案例设计

(一)PBL教学案例的准备工作 2.教学目标制定。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通过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教学目标制定:

(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习掌握Linux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Linux的基本操作方法;

(2)表现性目标(能积极参与研究问题的分析、思考,并利用熟练的技术手段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主动参与问题研究,发表个人观点);

(3)问题解决目标;能在自己主动探索后获取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能将自己的学习收获与他人共同分享,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确定研究问题:Linux的使用。当前,大部分人已经会熟练使用Windows。但是,当微软公司提出要对他们的垄断产品Windows实施版权保护的时候,这些用户就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经过仔细筛选后,Linux以其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特别是当前网页开发中提出的LAMP黄金组合,更是极大的推动了Linux的普及和推广。因而,学习和使用Linux便成了当前的计算机领域掀起的一个新的热潮。

4.根据研究问题,进行任务分工。通过更加深入地分析问题情境,学习者与同学讨论对该情境中的情节和情形的理解,分析问题实质。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确定需解决的问题,确立小组总体的学习目标以及每个小组成员个人的学习目标,进行小组成员详细分工。

(二)PBL教学设计

1.学习资源设计。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根据作者教学经验,认为在资源设计时应做到多样化、针对性和共享性,提供的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和电子资源。

2.交流与协作设计。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上网的条件不太好,所以在设计时,除了少量选择最为常用的QQ、E-mail和BBS外,主要使用Moodle提供的论坛作为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论坛上可以进行问题的讨论、观点交流、答疑和学生成果的展示。对每一个讨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可以实现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协作。

(三)PBL教学案例的评价总结

对PBL的评价设计分为学习活动前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三部分。对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前的评价,比如对学习者的知识背景、性格、情感、技能等方面可以采用问卷、访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并作为后续环节的依据;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量规和小组合作评价量规来实现。对于各个学生的评价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运用教师评价量规进行评价。最后,将三个评价量归获得的结果运用各占一定比例的方法进行汇总,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Moodle开源系统在PBL教学设计中的实现

(一)教师活动其实现

1.前期准备。包括:发布公告(通过Moodle的消息、最新新闻等来进行发布);添加用户(将参加课程学习的全体学生信息添加到添加Moodle中,并为学生设置初始密码);呈现目标(借助标签呈现教学目标);添加资源(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添加学习资源,借助Moodle系统提供的标签,使资源呈现条理更加清晰,在资源呈现时序方面,将其设置为随课程进展逐渐呈现);呈现情境(根据研究问题,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并呈现,可以借助幻灯片、配有外放的声音将信息呈现给学生,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添加活动(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添加相应活动)。

2.教学实施。包括:小组划分与协作学习(利用Moodle的分组工具,将学生根据基础知识水平、学习风格、性别比例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将小组设置为公开或封闭的);答疑辅导(通过在Moodle系统的讨论区或聊天室创建主题,为答疑督导提供环境);交流讨论(借助Moodle系统的讨论区、聊天室、个人博客、他人博客、个人邮箱等功能模块进行学习的交流讨论);教学监控(浏览学习者的个人博客、网上学习过程报告、站点统计、论坛区和聊天室话题的参与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各种访问量和学习行为信息);自测练习(通过将制作好的测试上传到系统中或以其他形式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作业(利用Moodle系统提供作业布置模块来撰写作业内容,设定学生提交作业截止日期、最高分和作业形式)。

3.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全体学习者的学习参与情况、小组作品完成情况并结合学习者个人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等进行综合评定。在此评价中,学习者个人、小组学习情况评价应对照学习者自主评价量表和小组学习评价量表中的指标逐一对应,给与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对每个学习小组提交的作品对照小组作品评价量表中的指标对该作品的完成情况给与评价。

(二)学习者活动其实现

1.前期准备。包括(浏览公告(通过Moodle中的消息、最新新闻等获取最新的公告信息);注册(利用Moodle注册模块进行个人信息注册,登记详细的的个人资料);选课(根据老师提供的初始选课密钥进入待学习课程,修改个人账号密码);浏览教学目标(通过浏览老师发布的课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浏览问题情境(浏览老师发布的关于待研究问题创设的问题情境,结合教学目标,初步确定研究的问题)。

2.学习过程。包括:自主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通过自己阅读资源模块提供的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研究);协作学习(通过讨论区、聊天室、个人博客、他人博客、个人邮箱等进行与小组成员和其他成员进行讨论交流,对小组学习任务理解更加明确和具体);答疑解惑(通过与教师在讨论区或聊天室进行交流,获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自测练习(通过完成系统测验试卷等方式检验自己学习情况);作业展示和提交(通过Moodle系统提供的嵌入式HTML编辑器撰写作业内容,也可以使用超级链接将本地系统上的作业上传给服务器)。

3.学习评价。包括:个人评价(学习者查阅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记录、讨论交流参与情况、网上学习过程报告、个人撰写博客的记录和学习结果,结合学习者自主评价量表中的评价指标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小组评价(小组成员通过浏览他人的学习参与情况和学习结果,对本组内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照小组协作学习评价量表中的评价指标给与客观、公正的评定);作品评价(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对所有小组提交的作品,对照作品评价量表中的指标给与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结束语

通过开展基于Moodle开源系统的PBL网络学习平台的实践,验证了在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中开展PBL学习是可行的,但也存在诸如:PBL对师生整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开展网络环境下的PBL对硬件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等问题。要推进PBL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利用,还需要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学的第一天
开学了真好
新同学
完善帮妈妈按摩
游园博园
学骑自行车
秋天的童话
我的周末生活
新学期的打算
《狼和小羊》续写
我的同学
我爱你冬天
一个特殊的大年夜
新的学期开始了
幸福的三种颜色
建委党委副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新三好小学生事迹材料
医院后勤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校三好学生先进事迹
小学“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小学生美德事迹材料
铁路整备车间先进事迹材料
妇产科主任先进事迹
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党员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材料
妇产科护士先进事迹
普通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材料
孝敬父母的先进事迹
铁路检修车间先进事迹
风电工程公司先进集体事迹
探析关于语言学习策略和风格关系的研究及其外语教学启示
试论中国国家审计“双轨制”体制改革
对企业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
Internet 与网络审计
美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分析探讨
探讨关于交际教学模式中的外语教学研究
浅谈精读课教学中非语言因素的培养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浅议网络审计的挑战与对策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探讨理科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个性因素的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防范风险对策
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概述
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登高习俗与杜甫的《登高》诗
《杜甫诗三首》备课资料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杜甫“悲诗”的文化底蕴──《登高》的再探索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杂谈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蜀道难》教学设计
《咏怀古迹》“昭君篇”品析
杜甫简介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文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