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
论文摘要:进入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正建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典范。在这种背景下,厘定德性人格,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认为德性人格具有获德性、历史性、阶级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论文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德性人格;特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了价值层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融入到对人的德性人格培养之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响应时代号召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对德性人格的厘定
关于人格的概念,伦理学、哲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对它有不同解释。社会学认为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上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即“个性”;法学中的人格通常是指对作为主体的权利、义务的确认。伦理学中的人格,是以人的品格为其内容,是个人从道德上区别于他人的规定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个体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德的总和。可以看出,心理学侧重于个人之间的差异,重视个人稳定的内在特征,把人格看作人的心理特征;法学一般是从社会等级和财产隶属关系上表达人格,把人格看作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利益;社会学将人格视为社会或某个团体中的角色特征;伦理学将人格主要理解为人的品质,人格等同于人品。德性人格是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重点从伦理学的范畴讨论的人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确立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反映时代精神、又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规范与和人的现代价值观念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理想道德人格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式写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的德性人格培养中去,是全面落实和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下的德性人格,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建设与发展过过程中,面对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和多元文化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符合道德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在内在品格、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外在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个人的内在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结构。另一方面是指人在内在精神结构状态下的外显状态,是一个人特殊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人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修养程度,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
人作为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即是具有独立利益的以个体作为存在形式的主体,同时又是隶属于不同群体和社会关系为存在形式的主体。德性人格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在倡导国家政治导向的基础上,以向真、向善、向美的社会规范为要求,逐步达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完满人格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对社会价值进行了最基本的规范和最美好的向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是相互统
一、相互蕴涵的内化与外显的关系。
首先,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性人格培养的基础,它为德性人格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德性人格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德性人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自然人身上的表现现象。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德性人格表现出来,德性人格在时代特征下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其次,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现实中也是互相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道德人格培养提供了价值规范目标,德性人格的实践创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对价值观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寓于完满的德性人格之中,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德性人格是一个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德性人格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包含德性人格,因为德性人格尽管是多种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但毕竟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决定的,早已潜在地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中。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德性人格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可以内化为人的德性人格修养,德性人格行为外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其本质是逐渐内化与外显的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通过德性人格不断地表现出来,德性人格的表现现象不断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德性人格的培养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它是德性人格培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式,健康良好的道德人格养成有利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德性人格的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是社会主义理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规定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与时代相适应的德性人格包括了情、理、法三个基本现实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使德性人格具备了获德性、历史性、阶级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一)获德性特征
德性人格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的教化和一定的社会形态和教育环境中获得的。这种获得经历着外在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它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使人获得完满的德性人格。德性认识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等的理解,对道德现象的评价和判断,它是德性人格的基本伦理,也就是人立身的基本原则。德性认识的实质是德性行为的动机,德性情感是人的价值等内在需要得到的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检。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将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即是德性意志。德性意志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选择去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支配行为选择的力量。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关于“知”与“行”的内化关系。通过德性认识、德性情感和德性意志表现出来的具有德性意义的行为即是我们的德性行为,即德性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阶级性特征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的思想和意识必然具有阶级的特性。这种特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反映着本阶级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而德性人格的教化目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段,为了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特点形成道德情操和社会规范体系,其内容全部反映在人的德性人格中。首先,德性人格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德性人格教育的本质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其内在规定性决定。作为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德性人格教育主要是为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思想,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是思想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人格教育本质特征包含了阶级性。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完满德性人格的培养是一种改造人的精神和品质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三)历史性特征
德性人格是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和完美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中华传统美德从孔子开始便源远流长,孔子讲“仁者,爱人”,要求人们做到“恭、宽、信、敏、惠”,这是一种超然的人格美德;到近代,蔡元培先生对德育的考察中有“慎独自修,孝悌博爱,忠于国家”等都是德性教育典范;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倾向于政治斗争,出现了政治动物型德性人格,德性人格培育中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德性人格在继承和发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国民经济的特点;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和全球多元文化的多重影响,人格培育出现了形象失落、行为失范和个体主义等价值选择现象。时代呼吁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与时俱进的价值典范,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确立,使德性人格培养迎来新的价值典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自己的占主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流优势的价值导向,引领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团结社会成员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这种价值体系在承认和尊重社会上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同时,加强对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教育,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使德性人格在现时代具备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具有鲜明的历史形成过程。
(四)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最终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体现在人的德性的全面发展。人主体性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实践中与客体发生作用时的能动性,即能动地对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动地对提高人的道德性、自觉性、理智性等;能动地将认识和改造社会中体现人的道德性、自觉性和理智性。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即人的道德与知识、能力与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
在德性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德性人格特征中均没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特征。儒家文化德性人格理论把“天人关系、人伦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妥善处理看着是人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原则”,这种看以把人格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却忽视了人格整体的其它方面,具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直到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三形态说”理论: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第一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第二形态和以“自由个性”为特征的第三形态,是人不断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作了科学、具体的表述,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在我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科学发展观首先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问题,明确了发展与“人”的关系,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人的生存、发展、幸福才是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对人的发展当中去,促进人全面发展.使德性人格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发展蕴涵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德性人格内涵。
分析这些特征,把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和价值观融入到德性人格培养和教育中去,加强人的人格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和提升人综合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检讨书
- 公交车上的温暖
- 我爱我的祖国
- 丰盛的晚餐
- 打篮球
- 第一次购物
- 我和表格玩雪
- 往事如雨
- 羽毛球比赛
- 人生的意义
- 有趣的成语接龙比赛
- 生日风波
- 有趣的珠算比赛
- 无聊的双休日
- 赛龙舟
- 保先活动个人整改方案
- 个人整改方案(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
- 县委办公室主任先进性教育第三阶段个人整改方案
- 第三阶段整改方案2(区委班子)
- XX厂厂长、党支部书记整改方案
- 个人整改方案之一
- 党员先进性教育党支部整改方案
- 先进性教育行政人员个人整改方案
- 个人整改方案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整改方案(工商)
- 保先教育个人整改方案(乡镇版)
- 保先教育个人整改方案(村主任版1)
- XX镇事业党支部个人整改方案
- 人民检察院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提高阶段实施方案
- 先进性教育学校党支部整改方案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 浅析从历史角度浅析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刍议
- 浅议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思路
- 浅析对高职教育中采用过程考核的思考
- 浅析江西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 浅论技校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 浅析高职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 试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问题的研究
- 关于改善工作环境:教师职业倦怠解决之有效路径
- 浅析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与实践
- 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浅论
- 浅议基于合作学习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 浅析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述评
- 《包身工》教案3
-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为别里科夫拟写墓志铭
- 《兰亭集序》
- 《包身工》教案4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再别康桥
- 游褒禅山记
- 《再别康桥》
- 《赤壁赋》教案3
- 中外短诗五首
- 小狗包弟
- 《赤壁赋》
-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教案
- 《沁园春。长沙》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