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6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实现机制及对策
"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是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已经开展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尚有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结合专业设置、利用教学资源、着眼于市场化开发、实现双赢合作效果,这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实现的合理机制。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这些机制,有关部门需要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顺利实现,为我国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论文关键词:合作机制;市场开发;双赢模式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现状
中国使用产学合作教育一词始于80年代中期。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后5年为“引入”时期。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教育也开始与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地交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经验。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习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经验,采用“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产学合作教育试验,标志着我国“引入”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以多种多样的国外教育界进行合作项目的形式,“克隆”国外的合作教育研究会(对外称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为标志,产学合作教育进入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进行探索的阶段。其特点是在民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从自发的、分散的状态,走向有组织有计划地群体状态。期间,在协会的组织下,组成了“产学合作教育研究课题组”,并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1997年10月,教育部出台教高厅(1997)9号《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中国产学合作教育进入第三阶段,由民间有组织的试验,走上官方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这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纳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期间,由教育部领导提议,经协会研究,将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研”字的加进,扩展了合作教育的范围和内涵。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验力度,教育部成立了“九五”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领导作为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参与试点工作具体操作,加强了试点工作的力度。为了在更广的范围、更多的视觉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形式、机制和方法,教育部又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中,列入了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科技创新需求有待于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推进,产品研发需求十分旺盛,但是国有企业的产品研发很大程度上来自自身研发机构或者国家专门性科技机构,国有企业与高校联合研发的积极性不高;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而私营企业多集中在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再加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待提高,私营企业又没有能力建立研发机构,因此私营企业与高校产品研发合作的需求不足。政府是我国职业教育提供的主要主体之一,对于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不能很好的把握,因此造成职业技术人才就业难、档次低、创新能力不足,这也极大限制了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能力和社会信任度。
(二)产学结合的制度激励机制缺乏。制度激励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我国职业院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体制下,有着较强优势的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多是领导协调的结果,社会关系的延伸,在合作机制、权利、义务、责任规范上界定不清,并且随着人事关系的变动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合作的民间性、不可持续性。即便是较为长期的合作,也存在着合作者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参与人员积极性难以发挥等问题。
(三)高职院校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制约了产学合作的有效开展。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较短,很多院校是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发展需要而进行各类资源进行融合的产物,导致师资专业性不强、实践创新能力有限,实验设备缺乏、实验技能有限等问题;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都严重落后或者根本不熟悉实践的发展等问题,使合作项目难以付诸实际市场开发或开发后产品效益不佳等,造成企业对高职院校的研发能力产生了怀疑,最终难以形成信任关系。
(四)高职院校进行产学合作模式急需探讨。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需求具有多重性。一是专业对口模式,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在开展产学合作过程中,总是把专业对口放到首位,实际上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尤其是对于市场开拓、工艺改进、战略规划等人才的需求并不受自身行业特点制约,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专业对口的思路;二是合作模式主要是实习模式。高职院校较为看重学生和教师的实习需求,忽略了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研发需求,对于挂牌子较为青睐,而没有实际效果,高职院校应该紧密把握企业合作需求,挖掘自身教师和学生潜力,让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合作,融合进专业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去,才能够不断地验证自己三是合作人员安排上需要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综合安排。许多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希望把学生安排在少数几个工作单位,虽然有利于学校管理,但不利于合作人员发挥作用。 "
(五)学生在产学合作中的创新能力有待于挖掘。学生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同时也是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创新和实践主体。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基本上都是学校与企业的事情,参与人员多为教师,学生很少参与,即使参与也仅仅是从事一些毫无创新含量的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刘玉教授探索出的“点”团队,让本科生直接参与老师科研项目,走出了一条教师、本科生创新的崭新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因为高职院校从事研发活动很多是应用性很强的领域,这些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同时也能开展创新成果的完成。让学生早日与生产实际结合、早日与企业研发团队合作,这种模式可能会成为高职院校的一条富有成效的模式。
(六)地方政府可操作性激励政策、法规缺乏。国家对开展产学结合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因为很多高职院校属于地方性高校,分属于省级、市级、甚至县级,地方政府如何从具体政策上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特别是本地富有特色的企业结合,需要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尤其在合作项目选择上,政府如何孵化这些研发项目,这些项目与本地产业政府的衔接、如何与本地产业集聚进行融合等,需要相应的、可操作的激励措施。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实现机制
(一)企业主导专业机制是学科建设根本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是面向生产—线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依靠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制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课程开发,是学校适应市场的切入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各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应与相关企业建立广泛联系。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在近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职业和岗位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合理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我们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全部来自企业。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成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数年来为企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也为许多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这都扩大了专业在社会的影响力,也结识了许多企业界的朋友。
(二)教学与地方经济融合机制。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定位为地方经济服务,教学内容设置在强化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建立在实际生产的基础上,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把教学融入到实际生产中去,才能够不断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得到提升,进而使学生得到实践的锻炼和检验。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河南在制造业蓬勃发展、我省从制造业大省向强省转变的情况下,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结合企业实际,与河南许多企业合作,其中有宇通客车、安彩高科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与我们学校的合作中也看到了在对现有人力资源开发中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有密切的合作伙伴为依托,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参与教育、投资教育在我国是受鼓励和赞扬的事情,例如投资学校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赞助开发与比赛项目等。
(三)产学合作市场化机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上有待于提高。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专业配齐师资和实训条件,高职院校通过实际调研,判断企业需要以及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市场化手段,通过产学合作,利用企业的实用人才、设备和管理经验为高等职业教育所用。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在学院新的工业中心落成后,由学院提供场地,宇通客车等企业出资、出产品建设部分,实践教学场所进入了运作阶段,企业投入最新的设备,由学院进行维护、保养与管理、教学,企业定期进行更换。此种模式得到了放多具有战略眼光的合作企业的赞许与支持。
(四)校企合作互惠多赢机制。高等明确发展目标,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将校企合作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与企业互惠多赢,努力扩大服务范围。依托知名企事业单位优势,科学谋划发展,坚持内涵发展战略,打造中职教育品牌,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企业通过产学合作对高职院校教育实施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反过来有关企业应在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获得高质量毕业生和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受益。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产学合作过程中,得到了实际锻炼,加快了职业生涯步伐,提前进入到职业场景。产学合作的基本规则是多赢局面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在重视学校利益的同时,应该多思考企业从产学合作中也应该得到利益,虽然这种利益不一定完全进行量化,但达到一种互惠多赢的是产学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四、推进我国高等职业产学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政策法规。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产业升级,中央政府尽快完善有关扶植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产学合作的相应政策,从人才机制、资金支持、合作形式等多方面予以引导和激励,同时对积极参与产学结合的企业应给予包含实际利益(如减免税额)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承担产学结合任务,积极参与产学结合全过程。地方政府对于本地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更应该出台有关激励政策,可以作为对其进行重点发展和产业集聚的一种奖励。
(二)积极探索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保障应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色,积极探索董事会管理体制,吸纳相关行业、直接相关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决策与管理,使产学结合纳入学校发展战略,形成较为合理、科学、稳定、持久的体制和制度,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全面开展产学结合。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搞试点,或者从一些特色专业开始搞试点,以及实施学院合作制。如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3G通信技术方向)紧跟行业发展潮流,总结多年办学经验,在已有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之上,联合我国通信行业龙头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兴通讯3G工程学院,将其科学的企业培训模式融入大学的专业建设和教育之中,创建大学企业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三)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对高职院校的指导作用。行业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自身生存而进行合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行业发展战略、技术研发、竞争优势、产品开发、管理模式、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政府难以做到。高职院校在政府的引导下,高度重视与行业组织的关系,加强与行业组织合作的意识,发挥行业组织在高职院校的开发专业、设计培养方案、办学质量评估、师资培养等工作的主导作用。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制,鼓励学生参与产学合作。高职院校最终成功的标志是看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要改革目前把学生束缚在学校内的弊端,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融入社会,在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评价体制上进行大胆改革,使学校管理体制有利于学生参与产学合作,最终成为最根本的受益者,这样才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培育高级应用性创新人才的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观科技文化中心
- 打工传记
- 吸管装水的秘密
- 成长中的笑声
- 我和妹妹之间的事
- 参观烈士陵园
- 换座位的酸甜苦乐
- 玩笑陷阱
- 母子情深
- 童年回忆
- 网络上的偷菜风
- 课堂上的风波
- 游隆山
- 做“贼”
- 校运会200米比赛后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整改方案3
- 转业干部党员先进性教育个人整改方案
- 先进性教育整改方案一
- 某省人口计生委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整改活动方案
- 个人先进性教育整改方案
- 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整改方案
- 某局先进性教育整改方案措施
- 医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整改方案
- 先进性教育个人整改方案2篇
- 先进性教育个人整改方案
- 安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整改方案
- 党员先进性教育个人整改方案
- 个人整改方案(五)
- 某局局长个人整改方案
- 个人整改方案(先进性教育)
- 试析高职声乐教学“换教师”现象剖析
- 试析打造高职“三师型”教学团队的研究与探索
- 关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定位及其实效性研究
- 试析用范式理论审视高职院校课程建设
- 浅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
- 关于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发展研究与思考
- 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 关于社会转型期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简论
- 试析高职六种英语教学法
- 试析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改革的认识
- 关于强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之对策
-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经济法》教学之思考
- 试析课程的项目教学规划与设计
- 试论专业建设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论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
- 《包身工》教案4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包身工》教案3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小狗包弟
- 《兰亭集序》
- 中外短诗五首
- 《再别康桥》
-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为别里科夫拟写墓志铭
- 《沁园春。长沙》
- 游褒禅山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教案
- 再别康桥
- 《赤壁赋》教案3
- 《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