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国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机制探析

关于国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机制探析

"

论文摘要:集团化办学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文章在探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动力机制的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德国、荷兰及中国台湾地区二战后三种主要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及其动力机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尝试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路。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动力机制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机制:内涵与作用

“集团化”最初源自经济学领域,是规模经营的意思。其具体含义是指将经济领域中分散的、生产规模比较小的实体以集团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模较大的经济运行实体,并以规模优势实现企业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因此,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通过各种形式、多元主体的联盟,借助规模效应、资源优化、品牌效应和对口效应,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集约化、集团实力的提升,同时使得联盟各方利益共赢,共同发展。

按照运行机制划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有:紧密型、松散型和紧密与松散相结合三种类型。紧密型的职业教育集团是指职业院校、企业或其他实体以联合办学的形式成立职业教育集团,这种联合是一种实质性的合并,集团的成员其人财物整体并入集团主体,成为主体学校的一部分。松散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其联合加入的成员保持原有的法人资格,该职业教育集团由主体学校为核心,联合其他成员组建而成的。紧密与松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是前两种运行机制的综合,它有效地结合了紧密型运行机制和松散型运行机制的优点,避免了各自单独运行时的弊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包括了以上三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动力”在《现代汉语辞海》(1994版)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使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二是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机制”在《辞海》(1979版)中的解释是: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因此,“动力机制”是指能够推动事物演进的发生、发展动因及其构成。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机制则是指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关系以及维持和改善行业企业和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组织制度、体系结构等构成的功能体系。

动力机制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一般看来,动力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一起构成职教集团化办学机制。其中动力机制是系统运行中被管理者追求管理者回报的积极性的激发,其核心是激励机制;它是各种管理机制相互支持、补充、衔接和制约的耦合,是对职教集团化办学积极性的强化与整合;它是作用于职教集团的内外部权力、责任、利益的优化配置,使系统运行的效率最大化,它关注的是投入与产出。由此可见,动力机制的核心是激励机制,其作用在于强化并整合职教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以提高职教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模式与动力机制

从办学主体所发挥的作用看,目前国外典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有政府主导型、行业企业主导型、院校主导型。从Mark S. Schwartz的理论框架来看,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动力机制。

(一)政府主导型职教集团办学的主要动力

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目的是通过特定人才培养的计划或方案来解决或缓解当时该国或地区所遇到的相关教育和社会问题。根据其目的不同,该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为核心目的的校际联盟;二是以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为核心目的的校企联盟;三是以增强综合实力为核心目的的区域联盟。这类集团化办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基于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通过多种措施促成各实体间的联盟。显而易见,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时间直接决定了职教集团的生命力和成功度。该模式的主要动力类型为制度动力与经济动力。

1.制度动力。各国的学徒培训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形式。例如,美国的青年学徒制就是在《经济机会法案》、《劳动力投资法案》的颁布以及《工作培训伙伴法》和《瓦格纳法》的修订中实施起来的。根据这些法案,美国政府资助贫困青年参加工作训练项目。除法律之外,美国地方政府还设有青年委员会,帮助青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取得成功,为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2005)是德国最重要的职业教育法律,对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有着很强的约束和推动作用。内容包括了培训合同的签订、培训企业的义务、培训企业和教育人员的资质、考试和考试委员会、主管机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罚款规则。 "

2.经济动力。欧盟许多国家所采取的一项主要政策是为雇用和培训青年工人的公司提供经济补贴,即签订所谓的“青年合同”。这种青年合同占意大利所有就业青年合同的近25%,希腊占20%,在90年代中期的法国和西班牙,这一比例为12%。这种做法大大激发了雇主雇用和培训青年人的热情。

英国为失业6个月以上的年轻人提供培训和就业政策,这些失业青年有4种选择:雇主提供的有补贴的工作;雇主每周获得60英镑的补贴;环境工作组织提供的为期6个月的工作;自愿性组织的雇主提供的为期6个月的工作或接受全日制教育或培训,以最终获得一个经认可的资格证书。每一个工作选择都包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接受教育培训:该方案同时还通过就业服务局顾问为年轻人提供许多求职机会和指导。雇主可以通过补贴的形式获得参与职教集团化办学的经济回报。

按照德国法律规定,无论培训和非培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都须交纳培训基金,通常按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提取,比例一般介于0.6%-9.2%之间。然后,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这部分资金,但是只有培训企业才有资格获得这笔培训资助。一般情况下,企业可获得其培训费用的50%-80%的补助。如果所培训的职业前景看好,企业可获得100%的资助。因此,德国的培训企业通过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

中国台湾地区的区域产学合作中心,是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于2002年整合了大专院校教学资源形成的。其目的是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促进资源优化和共享,帮助中小企业研发产品,同时平衡各区域发展。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初期经费全由台湾补助,补助科目包括人事费、设备费、业务费等,时间跨度为5年(2002-2006年),补助经费视各中心运作情况逐年调整,5年后费用由各中心自理。各个中心均建立配套措施筹措财源。同时还制定了严格的补助绩效考核制度。每年期中、期末以报告会议的形式审查,然后进行年度实地访评。考核结果直接作为以后年度补助经费增减的参考。

综上所述,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为激发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提供了来自法律和专业机构的制度动力和经济动力。在国际上,政府主导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数量上最多,在模式上最丰富,是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主要)形式。

(二)行业企业主导型职教集团办学的主要动力

行业企业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的目的是培养企业或行业所需要的相关职业人才或技术人才,兼具教育和培训的双重功能。按照办学目的和机构性质的不同可再分为四种类型:以服务地区经济为核心目的的教育机构;以提供行业人力资源为核心目的的培训机构;以提升集团综合实力为核心目的的一体化教育培训研究机构和以拓展品牌影响力为核心目的的连锁化办学机构。该模式的治理结构中,企业和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主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和途径介入职业教育。比如,通过市场化运作探索职业教育的人才标准,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正因为此,该类模式中企业行业的核心动力是市场驱动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动力。

德国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简称BA),是由巴登符腾堡州的三家大型企业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戴米勒-奔驰股份公司、洛伦茨标准电气设备股份公司和斯图加特行政与经济学院共同合作创建的一所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学校。一般认为,这所学校诞生的主要缘由是因为当时的教育培养的人才不符合本地区的企业的需求。企业认为自己采用“双元制”模式来培训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能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然而实际上,除了对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渴求这一直接的动力外,企业参与办学还有其背后隐藏的理由,即是由人力资本带来的巨大的集团经济利益。因此,经济动力才是其发展运行的真实动力。 企业和行业组织主导型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企业行业参与积极性最高、参与主动性最强、参与程度最大的一种模式,也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一种模式。

(三)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办学的主要动力

院校主导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中,主导的院校一般具有相当的实力,其选择的联盟对象是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院校、企业和行业。比较典型的是英国城市技术学院(City Technology College简称CTC)。英国CTC也采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但是它不同于行业企业主导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因为从办学主体上来看,CTC是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兴办的公立学校,隶属于国家教育部。实际上,它成为一种国家特许下的“多方经营”,是有别于私立公助的公立私助学校。

第一所支持肯舍斯特城市技术学院的公司为这所学院出资1,000,00英镑。在英国城市技术学院的教师可以得到底薪之外的红利,教师们这些额外收入也是得益于Lucas企业集团的资助。此外,英国的CTC从企业得到的资助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还有设备、仪器等;最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派遣行政人员支持学院的开办,指导和参与学院的管理。学院从筹建、管理、运行和监督无不渗透着市场的意识和企业的参与,他们与学校共同承担招生计划,进行技术开发,安排学生学习,录用毕业生,向学校提供教学帮助和直接向学校提供资金等。

行业企业之所以参与这类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是因为其社会责任感,即道德动力。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动力在其中没有发挥作用。众所周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宗旨。英国企业的出资行为也确实是一种投资行为,但是,这是一种建立在承担社会责任感基础上的投资,是具有长远眼光的投资。因此成功的院校主导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必然是受到了来自企业的道德动力的推动。

综上所述,国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机制表明,不同的办学模式具有不同的动力机制。在政府导向型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中,行业企业参与的主要动力是制度动力和经济动力;在行业企业导向型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中,行业企业参与的主要动力则是经济动力;在院校导向型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中,行业企业参与的主要动力是道德动力。因此,要想办好某一类型的职业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其主要的动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他们,不哭
顽强的生命力
读《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有感
玩呼啦圈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老师,我心中的大树
绿叶对根的情义
游观雾山
我将一颗真诚的心给云
最好的礼物
月光下的遐想
运动,你我共在
那个令我感动的秋天
在山的那边
感谢师恩
当代高校女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及引导
论如何打造良好的外部销售渠道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如何实现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整合
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厂商和谐关系研究
我国民营实体书店危机与转型
辽宁省加工贸易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基于消费者信任的同仁堂品牌个性研究
如何做好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工作
“商圈融资”中银行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出口企业选用FOB与CIF贸易术语的风险比较
浅议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贸易顺差的相互影响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探析
连锁眼镜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知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片断赏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