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需求分析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试论需求分析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4

试论需求分析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

论文摘要:阐明了需求分析的涵义,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论述了需求分析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的设想。

论文关键词:需求分析;高职英语;改革模式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年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的语言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同时强调高职英语教学应在多方面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2006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高职英语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一部分,在教学中应体现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为依据,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并进行细致全面的需求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对它的不同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职人才。笔者联系自己高职英语教学的工作实践,分析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运用需求分析理论对高职英语课程改革进行探讨,以期规划一套以需求分析与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模式。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高职英语教学在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然而,高职院校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与职业教育特点以及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需求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单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英语的开设是课程设置的需要。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工作重心放在专业建设与教学上,高职英语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高职英语的开设只是课程设置的需要,是考证考级的需要,是高职院校通过教学水平评估的需要,几乎不考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和社会对英语的需求,不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2.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全国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很多学校学生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以后就不再开设英语,学校的目标变得相当功利,这样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过级,拿毕业文凭。学生持有这样的学习目的,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另外,以过级考试作为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为了追求过级率,课堂教学只关注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单一造成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尽人意,也就不能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

(二)高职英语课程设置过分注重基础,不利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单一,基本上是开设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约130学时左右,内容侧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语言知识教学,应试倾向严重,主要为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服务,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无法满足学生对提高英语技能和职业英语能力的需要,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借鉴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需求分析的方法,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做一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职人才。

二、需求分析理论探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NA)应用于外语教学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它最早被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领域,随着外语教学的关注点从学习者的语言需求转变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后,需求分析开始被应用到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的教学领域中,成为外语课程设置不可或缺的步骤。

Berwick(19

8

9)定义需求为 “discrepancy between a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 and a desired future state”(目前的局势和期待的未来状态之间的差距),并将它细分为察觉需求(perceived needs)和意识需求(felt needs),察觉需求指的是教育者以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为依据而设定的需求,而意识需求指的是学习者必须达到的需求。Brindley(19

8

9)提出了客观需求(objective needs)和主观需求(subjective needs)这一概念,客观需求指的是学习者的个人信息(biographical data)、目前的外语水平(language proficiency)、外语学习中的困难(patterns of language)等等,主观需求包括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如自信(deseire)和期望(expectations)等。Hutchinson & Waters(19

8

7)提出了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这两个概念。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为在目标情景中有效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Hutchinson & Waters把它还细分为必备(neeessities)、欠缺(lacks)和所想(wants)。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掌握目标情景中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做的一切,包括学习者知识、技能、策略和学习动机等。

国外专家对需求分析的理解有不同的表述和意见,如:Richards. Platt和Weber(1985,转引自Brown)的观点是需求分析是决定一个学员或一组学员的语言需求并视情况优先安排的过程,需求分析要使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信息。Pratt(1980,转引自Brown)的观点是需求分析是一系列的步骤,用于识别需求使其合法化并且确定他们的主次顺序。不管这些专家对需求分析的理解怎样,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仔细全面的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PSA)和“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TSA)。目前情景分析是对学习者开始学习英语课程之前的情况(如: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背景、当前的语言水平、学习动机和以前的学习方式)和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及期待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他们的强项和弱项。目标情景分析是分析学习者在未来目标职业或学业情景下的语言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者对待这种需求所持的态度。 "

三、基于需求分析的“分层、分流、分模块”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这种分析既可在课程开始前、课程进行中进行,也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对外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高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其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满足不同专业对它的不同要求。在对我院分层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参考其他高职院校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经验及分析外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对象—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需求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对人才外语能力的多元化与专业化这种大背景,改革高职英语课程结构,建立“分层”、“分流”、“分模块”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有利于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具体构思

一、二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在第二学期实施分层教学,授以不同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自第三学期开始实施分流和分模块教学,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融英语学习与素质教育于一体、专业需求与个人需求选择相结合的模块课程,在第三学期开始的分流教学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要求、就业趋向选择不同类别的课程,这样可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模块课程设置

1.为培养和训练专业领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模块:《商务英语交际》、《商务英语写作》等,通过学习与行业相关或与专业岗位群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锻炼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用英语了解行业知识,并能在相关行业内运用英语;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培养和拓展学生在实际交流与生活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开设语言应用模块:《英语视听说》、《实用英语口语》、《交际英语口语》、《翻译与写作》、《英语应用能力突破》等等,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有所提高,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扩展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并把考证考级内容融合起来,有效的推进课证融合;

3.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开设语言文化模块:《英语电影赏析》、《跨文化交际》等等。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一个显著特点,基于需求分析改革高职英语课程结构,建立“分层、分流、分模块”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开设语言技能、专门用途英语等英语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和职业英语能力,既可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也可满足学生外语学习需求和个性化需要,为高职英语改革的深化提供更多的思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偷懒记
令我敬佩的人
可爱的“馒头”
我的妹妹
我是一个奇怪的男孩
球球,别过来
妈妈的手
爱美的爸爸
奉献
有人跟我争妈!!!!!!!!!!!!!!!
我的表弟
那个真诚的女孩
邮递员
“四变“老妈
家有表弟
关联交易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探索
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浅析网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
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完善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法律方法中价值判断的意义
合伙中以合伙财产抵押的定性分析
刍论上市公司收购之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浅谈网络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行政法学的继承与超越
试论安全保障义务的保护范围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及对策研究
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收益的认定
试论刑事犯罪现场的证据采集
《瀑布》教学设计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三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二
《瀑布》教学设计
《听广播》听说训练教学设想
《美丽的武夷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一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美丽的武夷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