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温州商业文化的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温州商业文化的创业教育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温州商业文化的创业教育研究

"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经十年有余,虽然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获得了一些创业教育的经验,但整体来讲还是缺乏对本土创业教育资源的挖掘、提炼和使用,尤其是在结合区域资源方面开展的创业教育研究更显不足。文章在深入挖掘区域资源的基础上,提炼温州商业文化中的创业文化资源,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并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区域商业文化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区域商业文化;温州

一、区域商业文化的含义

商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区域,由于历史习惯、文化氛围和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商业文化,即区域商业文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有资源、科技、劳动力等“硬实力”的运用,而且还需要有优越的商业文化这个“软实力”的支撑。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1]相对说,“硬实力”是可以通过投入的增加和政策的倾斜迅速提升的,而“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靠投入的增多和政策的倾斜。

区域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创业文化,可以说一个地区的创业氛围是浓厚还是淡漠,是衡量这个地区的商业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主要标志。一般讲,创业文化主要包括人们的致富欲望、风险观念、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内容。创业文化是一种环境文化,它可以形成一种商业氛围,有很强的渗透性,对被氛围覆盖的每个人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创业者可以感知这种氛围的存在,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并萌生创业意识和动机,进而产生创业行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要与市场经济相一致,即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们习惯了遇到问题找政府、找官员思维方式,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和在市场中解决问题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譬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优良的人文传统,但有些文化传统不太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就全国来说,当前最需要克服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

二、温州商业文化的内涵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浙南闽北的商业中心,在漫长的经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商业文化。关于温州商业文化,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即永嘉学派提倡的事功、注重实用,反对空谈的“义利”思想,这种思想是温州商业文化的核心。近3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温州人又在实践中发展了这一思想,并形成了著名的“温州模式”,可以说温州模式是温州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而温州模式的核心就是温州人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在温州,无论是对企业家还是对温州创业群体进行梳理和总结,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创业集体,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事例都深刻体现着温州人浓厚的创业精神。

温州商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是涵盖了经商活动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是温州人浓厚的创业欲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讲,温州人浓厚的创业欲望与温州的资源禀赋相关联。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但温州自古在农业方面就没有出现过繁荣,主要是温州的农业资源十分匮乏。“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地理状况,使得温州人不得不到处奔走,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来维持生存,如“弹棉花”、“理发”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由此形成了温州人的经商意识。这种经商意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温州人捕捉商机、艰苦创业的身影。在温州,人人谈创业,人人谈致富,由此形成了“重商主义”文化。在这种“重商主义”文化氛围中,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形成全民创业的局面。可以说,温州人的创业欲望是他们创业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是温州企业诞生与发展壮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二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主要在于温州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引领温州人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敢为天下先”是温州人创新意识的高度概括。温州人在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时,只是看实践中需要不需要,实践中能不能做得通。只要实践中需要的而且又能做通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去做。温州永嘉县的李云河开创了“包产到户”的先河;“胆大包天”是温州人王均瑶的创举;温州人金忠苏包雁荡山、季展敏包楠溪江开发旅游风景区;几个温州农民可以到黑龙江承包下建三江农场的6.7万亩粮田;甚至温州人范鸣强还承包了天安门城楼开“马列书店”;最绝的是温州商业人物彭星邀请克林顿为法派形象代言人。目前,温州正处在创新发展阶段,“创新”正逐渐成为温州商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温州企业家又在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尝试,争取把温州企业做强做大。

三是温州人四海为家的流动性品格。资源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资源流动可以促进资源优化整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温州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中冒险、开拓、自由漂流、四海为家的潜能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开拓创业。“温州人在流动和移民过程中,具有区隔和逾越这两重性,一方面温州人总是聚集在一块,与当地社会存在一定的隔离,另一方面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需求超越地域界限的行动模式和认识观念。”

四是温州人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市场经济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腻,同时也使合作越来越密切,要求人们具有合作意识。合作意识能够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商业活动中,温州人很“抱团”,即团结合作。但早期温州人合作团队,往往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在近期才逐渐地开放起来。

五是温州逐渐形成移民城市和移民文化。近些年,温州市的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引进人才,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外来人员(新温州人)有300万,所以温州将逐渐形成移民城市,同时形成移民文化。移民文化的特点就是拥有“杂交优势”,来自不同文化、经历背景的人集聚温州,使这个城市充满活力,有利于经济开放体系的形成。 "

三、区域商业文化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一)基于温州商业文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逐渐地开展起来,有些高校还比较活跃。但是,从总体上说,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就业而被动创业或生存型创业,这充分说明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缺乏。究其原因,我们以为主要是缺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因此,坐落在温州的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温州商业文化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把它提炼和融合于教育资源中,通过创业教育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1.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浓厚的创业欲望和创业精神是温州商业文化重要内容,创业教育必须针对这一内容进行。第

一、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可以这么说,没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就没有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九十年代初出生的,他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家庭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坎坷,因此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非常重要。第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充分认识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虽然市场竞争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效率,但是市场竞争也很残酷,有成功也有失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第

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从而懂得创业成功不仅能使自己就业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当前就业难题。第

四、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并不理想,如在半小时的露天军训动员会上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晕倒,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身体锻炼。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改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除正常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外,要加强耐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创业做好身体准备。

2.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是温州人的品格,在创业教育中要突出这方面教育内容。第

一、要学习温州人白手起家创大业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敢冒风险的创业者。敢于创业才有成功的希望,墨守陈规、望而生畏永远没有希望。第

二、要学习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培养高职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所学专业、市场机会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创造出社会财富,个人价值才会得到体现。第

三、培养大学生善于创业的能力。“敢”与“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魄力,然而仅仅具有“敢”与“先”的精神和魄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善于创业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能力,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只有把这些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这些能力与专业教育有直接联系,所以我们必须把专业办好。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极端者专横跋扈,所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极为重要。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都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才能成功,所以要有团队精神,要有团队创业能力。大量数据表明,超过2/3的新企业是由在一起密切工作的创业者团队所创建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一项针对高成长企业的调查显示,其中有83%是属于团队创业的形态,证明了团队创业型企业的成长速度高于单人创业形态。团队创业包括了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这样让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创业的整体性。

4.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务实又是温州商业文化的一大特点。温州人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温州人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在创业教育中我们要重视温州人的务实精神。第

一、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大学生也要学习专业理论,但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此要设计好专业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发展,不断改革专业培养计划,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符合实际;第

二、要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所学的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创业资本,依托专业技能来创业,成功的机率会更高。第

三、要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成功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特征、学习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第

四、要解读学生创业政策,让学生掌握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增强创业欲望。第

五、要建立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在学生学习期间,既要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把学习、实训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学生的工作也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二)创业教育促进区域商业文化的发展

商业文化对创业教育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创业教育对商业文化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商业文化保存传递、传播交流、创造和更新。区域商业文化是后天习惯得来的,它无法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那么,教育无疑是保存和传递商业文化的最佳手段。首先,温州商业文化是在受到生存环境限制和经过商业实践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本土化特色,将其应用于创业教育,是为了将这些优秀的商业文化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也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保存这些优秀文化。其次,创业教育即使有丰富的温州商业文化作为内容,也还是需要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来引领。那么,在理念引进的同时,中国创业教育不是在被动接受,而是经过交流进行扬弃,去劣存优,加以吸收。第三,最重要的是创业教育有创造和更新商业文化的功能。将国外先进的创业文化通过教育进行融合,这是一种区域商业文化内容上的更新;创业教育顾名思义,它体现更多的是实践性创业,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紧跟市场,掌握商业讯息,这对区域商业文化的普及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本源同根,强调首创精神,培育的是具有创新和创造精神的人才,通过这些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行为,创新观念和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区域商业文化的优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宝贵的一元钱
游登封
我与祖国共成长
外婆
畅谈暑假期间生活
游江心屿
我爱那一片草坪
我的MP3
奶奶家的小狗
假如我有魔法棒
美丽四季
蜘蛛展
贝壳奇观
厦门游记
中秋节赏月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披露影响因素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结果与过程层面的管理审计评价指标
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
依法公正审计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高校职务犯罪之审计剖析
论国有出资人财务监督与总会计师制度改革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
论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委托模式
会计服务市场发展的动因及趋势计
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分析
内部审计职业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效益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
邓稼先生平简介
奥本海默
发现 讨论 探究 质疑──从《木兰诗》的教学谈研究性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武器事业发展纪实
《木兰诗》教学实录
让生命课堂从这里起航──《木兰诗》教学案例
杨振宁和邓稼先
钱三强──中国的原子之父
《邓稼先》写作特色
《邓稼先》写作特点
关于原子弹
《木兰诗》教学实录
杨振宁简介
谈《木兰诗》教学中游戏原则的运用──《木兰诗》教学反思
《邓稼先》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