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试析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

论文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强烈需求以及人民群众巨大的就业和发展需求。这个矛盾又突出地反映在若干关键问题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认识与研究是一项重要任务。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强烈需求以及人民群众巨大的就业和发展需求。这种矛盾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尚未构建起内、外部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而更多的是依靠强大的行政推动力量作为支撑。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相关联的迫切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职教实践缺乏全面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作为支撑

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全人生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还远未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和促进教育民主、公平的作用,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角度来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发布《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建议的修正意见》,对之前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公约进行修订。在这份文件中,技术和职业教育被看作为一个具有多元内涵的术语,是指在教育进程中,除了普通教育之外的技术和相关科学的学习,旨在获得从事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不同部门的职业而必须具备的实践技能、态度、知识和对此职业的认知和理解。

文件进一步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当被进一步地理解为:

1.是普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是为职业场所和为在工作世界中进行有效工作而进行准备的一种方式;

3.是终生学习的一个方面并且是成为尽责的公民的必要途径;

4.是推进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5.是促使贫穷得以缓解的方法。

这份文件不仅如此强调技术和职业教育作为整体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且重申国际人权宣言的第26条,强调它是一项基本人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的这种认识与看法,尽管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各国可以根据国情加以采纳。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事实上已经为多数发达国家所认可,并且可以从其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得以印证。

反思指导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职业教育理念就会发现,职业教育的内涵被过分地窄化。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的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则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显然,《职业教育法》明显地将职业教育划归为初中后实施的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并未从终生教育的视角出发,规定普通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中如何实施职业教育,并且暗含职业教育是从普通教育中分流出来的学生需要接受的教育,实际上从法律上暗示了职业教育地位的某种不平等。

对职业教育内涵的这种窄化的认识贯穿于指导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各个重要政策规定中。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职业教育”这一教育现象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的认识水平,职业教育与个体的终生教育如何融合,与普通教育如何融合则成为一个难题,似乎被搁置起来。

这样就造成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受教育者的彻底缺失。对谁应当接受职业教育?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应当接受什么内容的职业教育?为什么在普通教育中的失败者就应当地去接受职业教育,而学习成绩优秀者则不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推行的新政策与理论需要怎样影响受教育者才能使改革更加有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如何,是否仍然需要通过妥当方式区分培养,使之成为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在普通教育中走升学道路的学生们应当接受职业教育吗,如何接受?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有升学需求,是满足还是限制?等等。这些涉及到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问题普遍地被忽略。

在这种受教育者被集体忽略的状态下,职业教育如果一味地强调订单式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乃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等等口号(尽管这些提法在一定意义上都能反映职业教育某些本质与特点),而这些指导方针没有坚实的“以人为本”、“以人的终生发展与学习”为本的教育观念作为支持的话,往往会导致职业教育在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培训,这不仅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受教育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导致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和水平可能会相对比较低下。

而对职业教育这种窄化认识也会导致另一个很难意识到的认识误区,即潜在地在认识上将本该视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工作世界和社会分割开来。用考试成绩高低来确定是否进入普通教育抑或是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的对象固化为普通教育中成绩低下者这个群体,再加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隔绝,因此,人为地加强了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从而使职业教育成为次一等的教育的代名词,从而使教育内部的鸿沟不断加大,根本无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各个层面上的适度融合这个现代教育的目的;而过分地强调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不仅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更加隐含着强调普通教育可以流离于就业的责任之外的意蕴,这会使教育中的半壁江山无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培养大批没有一技之长和职业能力的毕业生,这又造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作世界和社会的分离。 "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与政策保障体制

(一)在校企合作方面,多项调查已经显示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比较冷淡”的状况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企业利益驱动力度不大,目前不少企业家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似乎“无利可图”,利益驱动力度不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少法律和政策保障,尽管目前政府有许多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都非常强调校企结合的重要性,却缺乏具体的政策性措施和保障性条例。

在我国目前推行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中,大多数是针对学校提出要求,对政府和企业应承担的义务不是十分明确,这使得政府部门对于校企合作缺乏主动性,而相关企业更缺乏积极性。目前的校企合作并不是依靠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去推行,也并未体现政府、学校、企业各自主动承担相应义务的特点,而是由学校单方面努力,依靠学校的自身关系去建立和维系,使得校企合作的开展极为吃力。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并未建立专门机构对校企合作进行设计、推行、监督及考核,且由于缺乏政策的保驾护航,校企合作在企业中也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有效认可。 企业不愿承担校企合作义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未能在财政、税收及其他经济利益方面给企业以优惠,70%的企业认为缺乏利益驱动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大因素。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出台对于校企合作相关企业的奖励机制,也未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承担的具体义务,使得大多数企业认为参与校企合作无疑是牵扯精力,增加成本,增添风险且不能实现利益诉求的工作。因此,企业大都选择敬而远之,不愿参与其中。

这种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比如,在国家教育部出台的职业教育六项指标中,其中有一项规定职业学校教师两年下企业2个月。而这项政策的落实普遍受到三个方面问题的制约:“一是专业课教师紧缺,到企业实践难以抽身。二是专项经费难以落实,学校有一定的负担。三是企业对此不够积极,实践地点难找或实践质量不高。”从全国各地反馈的信息也可以看出这点,如杭州就出现至今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全面展开教师下企业的工作,“其中有所学校派了一位老师下企业一年,然后就偃旗歇鼓。碰到的实际问题是:教师下企业后的工资奖金谁来发?教师下企业后学校的课该谁来顶?”

可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尚缺乏成体系的国家政策的约束,难以保证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二)职业教育的自身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这不仅造成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困难,还造成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如对于职业技能工人的培训,人事、劳动、教育、农业部门甚至工、青、妇等单位都在做,有的地方还争着做。这实际上也是部门间的利益之争,由于培训和认证涉及的利益,谁都不肯放手。

此外,职业教育内部的一些管理体制不顺也造成职业院校发展的困难,如师资方面,若聘请企业界行家到职业学校任教,会遇到教师资格证的问题;请当过老师又有过市场实战经验和教师资格证的人重返讲坛,则仍然会受到教育系统人事制度的限制。

三、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致使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下

当前我国实行的招生考试制度是通过统一考试,按分数划档分批录取的方式,进入职业教育系列的学生均为考试成绩较低者,而这些学生想要再次进入普通教育进行深造,则必须再参加考试,且只有很少比例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使得教育的分层功能极其明显,造成社会上普遍存在鄙视职业教育,重视普通教育的风气,也使得考生不愿意进入职业教育系列学习,认为进入职业教育就意味着低人一等。根据调查研究,当前,近八成初三毕业生第一志愿不选职校,在填报中考志愿时,20.1%的初三学生表示第一志愿选择职业技术学校,而近八成则表示不愿意选择职校。

在有意报考职校的学生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是因为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而大部分学生则是无奈的选择,因为自己“考试成绩太差”,进普通高中的机会渺茫。《北京考试报》2008年8月6日登载:“随着中招录取工作的结束,中考生陆续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一些考上中职校的学生却垂头丧气,有的甚至不想去学校报到。”

高职院校的情况也不乐观,每年的高考招生,高职院校被安排在第

4、5批,选择高职院校似乎是高考失败的无奈之举,因此,考生宁愿选择费用较高的“三本”也不愿报考高职院校。 "

对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不在于变更各类学校的录取标准,而在于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满足社会民众终生接受教育的要求。通过创设如学历互认机制、工作经验认可机制,构建顺畅接受普通教育的渠道,给予职业学校的学生升学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地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与认可度。

因此,对于教育部在2006年3月发出的通知,即要求普通专升本教育招生规模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并纳入国家下达的普通本科总规模内;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不得超过当年本省(直辖市、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的5%,(此部分为引用,无法修改)这样的政策无疑造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渠道的阻塞,使继续深造成为大多数职业教育系列学生遥不可及的梦想。

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都明显地出现层次上移的倾向,在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相继发展了本科以上的职业教育,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些地区的学生在选择教育类型时不会以教育层次作为出发点,这是由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顺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且国家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予了职业院校毕业生高度的认可,具有职业技能的学生好就业,收入待遇也较高,因此,职业院校也可以吸引优秀生源,从而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必须从根本上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良性互通机制,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亟待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正在逐年扩大,但其教育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从世界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必须被办成吸引人的优质教育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指的是职业教育未能达到相应标准,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企业对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和人的多样化需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定位偏差,专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由于职业学校社会认可度低、生源少,造成大多数学校出现招生难。为了提高学生数量,保证生存,职业学校在专业开发方面往往忽略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缺乏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一味强调迎合市场需求,导致大部分学校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致使专业结构发展失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毕业生整体竞争力下滑。

(二)学生专业能力不强,就业情况堪虞

尽管2005年之后,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总体上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为“一是专业对口率不高,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三是工作稳定性较差”。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则是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三)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认可度低

据调查,59%以上的职业院校学生认为:学校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缺乏岗位对应性。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在学校考取的技能证书企业不认可,导致职业院校学生认为几年的职业学校学习无异于浪费时间。

五、职业教育的终生化的范围和广度有待扩大

作为人类终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对于个体培养职业意识,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直至提升职业知识和技能都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职业教育的位势较低,职业教育终生化发展表面化、口号化,这是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内涵认识不足,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准入制度不严格等因素造成的。

对于职业教育终生化认识的不足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解读,具体表现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尚未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一味追求“就业”而忽略了“适业”。要改变这一现状,职业院校的教学与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贯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原则,打破传授学生定向式的入门级别的职业技能的模式;其次职业教育尚未自始自终地贯穿于每个个体的教育全过程,职业教育由部分受教育者接受,而事实上,从每个人的学习之初始,都应当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从了解社会和职业开始,进而成为某个方面的职业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的根本所在。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教育部所积极推进的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学校职业教育,尽管当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已经占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职业教育并未广泛地进入普通中小学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中,这显然既不符合终生教育的观念,也与世界各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纵向渗透教育全程的现状相去甚远。职业教育应贯穿于终生教育的全过程,职业教育在各个阶段都应当与普通教育适度融合。

由于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过于单一,认为职业教育仅仅是职前教育或岗前培训,这造成我国职业教育在整体的教育结构中,存在范围过于狭窄的问题。事实上,职业教育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以培养符合职业或劳动环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应用性技术和技艺为主要内容,传授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态度,并使学习者获得或者扩展职业行动能力,进而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可以分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操作技能型人才,两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实践技术、心智技能和运动技能,都需要在生产或服务的一线通过行动将已有的设计、规范和决策转化为产品或服务成果。

职业教育上延可至高等教育阶段,下伸至基础教育阶段,并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相融合。同级职教又包含众多的科目,均可相互延伸。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再上一次小学或中学,但完全应当多次接受职业教育。这当然不是职教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职业所需要的技能程度的提高或更新,甚至具有高等学历者又去接受另一项中等职业教育的事例,并且这种事例已经越来越多。现代职业对从业者资格和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加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指望一次教育定终身是越来越行不通了,因而职业教育必将延伸至整个从业阶段。

六、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亟待加强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沟通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联系,以教育部门负责教育和培训,劳动部门负责确定标准与考核为宜。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都非常高,尽管其职业教育的制度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共同的一点表现为严格的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方面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评价指标,另一方面也充分地保证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充分地保障了受教育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劳动部门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无法协调的关系问题。职业资格证书体制尚不健全,尤其是证书与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能相一致,致使取得证书的职校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另外,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等值问题也亟待解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An Accident
假英语日记范文-January 26 2010
儿童节书信作文 六一儿童节英语作文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日食
Today is Children"s Day(六一儿童节)
雪人(Make a snowman)
我的六一节终于来啦!
诞树(Christmas tree)
Today is Children's Day
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试卷
天(Winter)II
于亚运的英语作文
学英语作文-大火灾(A big fire)
我的小猫
书店建议书
致篮球协会建议书
关于教育好孩子的建议书
借条怎么写
借条的写法
给小区物业的建议书
有关环境保护建议书
基金投资建议书
关于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书
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建议书
给校长的建议书
节约用水建议书
借条格式与借条范本
关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建议书
关于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书
试析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危机及其对策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关于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造性倾向发展及教育对策分析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障碍及策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方法的改革与完善
论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试析“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高职教育走向问题的思考
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关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关于转身学习视野下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发展
关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定位思考
关于航海院校《概论》教学改革与创新刍议
试析高等职业院校“区域性”特征
《鸟的天堂》教学
《去年的树》教案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颐和园》课后练习
《秦兵马俑》教案1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之3
《观潮》教学设计之3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2
《爬山虎的脚》
《桂林山水》教案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1
《七月的天山》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