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职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关于高职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高职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论文摘要: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办学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办学历史的延长,大部分学校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健全了相应的教育机构、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找出这些问题和不足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完善

一、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理论

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高等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理解这些理论是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只有从劳动及其作用出发,才能揭示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奥秘,解开人类历史之谜”。“劳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变换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参加社会劳动生活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受教育者未来可以更好的参加社会劳动生活服务的。由此可以自然想到,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构成应是由人本身的成长规律和未来社会劳动生活对大学生的要求决定的。一个人自出生开始,其身体、思维、知识等方面实际上都一直处于积累之中。一般来说,一个人到16岁时,这几方面的积累达到了一定高度,基本上能满足人参加社会劳动的需要,但总的来说,在这几方面尤其是社会分工中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上,还是处在有所发展又发展不足的状态,这就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来弥补。但高等教育不是人参加未来社会劳动生活的必要条件,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一个人更好的参加未来的社会劳动生活提供了可能。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舒尔茨认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是个人具有初步劳动能力后的一种人力资本再投资活动。从人成长的规律和未来社会劳动生活对人的要求出发,着眼于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

到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已初步形成并达到一定高度,所以高等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更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对高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殊性,使其更加容易忽略其他基本素质的综合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建立一套基本素质的培养体制,增强对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实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技能素质之外身心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这些素质都是着眼于更好的使大学生参加未来的社会劳动而提出的、着眼于学生未来在职业中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换一个角度来讲,基本素质的这个构成在内容上不是随意的,不是某个教育者随心所欲提出的,而是由大学生未来能更好参加社会生活,获得更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长达几十年,如果其某项基本素质缺乏,会使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遭遇不同程度挫折,如心理素质缺乏,会使其在社会劳动中人与人的协作方面遭遇障碍。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正是在其身体、思维、知识积蓄发展到一定程度,将要开始其人生全新发展的时期,打牢基本素质有利于以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现状

经过实际的调查,笔者发现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办学历史的延长,大部分学校已初步建立起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一是树立正确的基本素质教育管理理念,提升了基本素质教育的地位;二是健全了基本素质教育的机构和管理制度,使学生基本素质教育有人负责、有章可循;三是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了基本素质教育的内容。但高职院校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找出这些问题和不足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关键。

经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了正确的基本素质教育理念但理念未全面、有效传达给学生。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都普遍重视如人文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也不愿意使学校落得个仅仅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这样的名声,另外作为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学校的领导者也深知基本素质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但作为受教育的主体的学生对为什么要开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等基本素质的课程缺少认识。因为大学分专业的缘故,许多学生对开设这样的基本素质课程不理解,虽然有人专门向学生介绍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但很少有人向谈及其制定的理论依据,很少有人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这些基本素质课程要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很少有人向学生介绍基本素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这样使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按着学校开设的课程走,学习课程仅仅是获取学分,没有着眼于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这样自然而然的使学生对基本素质课程产生轻视。笔者认为,受教育者也需要知道教育本身的理论知识。经过笔者在数所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些到教育理论没有深刻的认识。二是健全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又基本上无事可做。经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社科部、基础部、人文教研室等管理基本素质教育这样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因为不象学校的各系一样有自己的学生,所以它们的日常事务也仅仅是管理老师上课,传达一些上级的文件通知,基本上和学生脱离了关系。除全校运动会外它们如果自主想组织和安排自己的一些创意教学活动,还需要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的配合,工作难度较大。时间长了,这些机构中有些机构往往成了无事可做的机构。笔者曾经调查了几所高职院校的人文教研室,大都是这个样子。三是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但老师课程授课压力较大。除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涉及的思想政治理论、体育等基本素质教育必修课外,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丰富基本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但由于高职院校招生数量较大,所以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基本素质教育的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多,所以任课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难度大。而教务处往往把对课堂的管理如考勤全部交给了老师,增大了老师课堂的授课压力。

三、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笔者对如何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围绕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构建和优化对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管理格局和课程设置格局。二是整合基本素质教育管理机构,扩大基本素质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赋予其一定的组织教育活动自主权、学生管理评定权。使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机构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评定,使任课老师摆脱对学生管理的压力。三是在新生入学教育制度中增加内容,让基本素质教育管理机构承担起对学生介绍大学专业教学计划和选修课中基本素质课程开设的依据及意义,进行教育理论的教育。这样既解决了基本素质教育管理机构无事可做的局面,又可以把基本素质教育理念和理论传达给了学生。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学生人数多、以就业为导向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点决定其教育理论、管理体制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和创新。本文在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考察,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升国旗
立秋
铅笔刨刀
下棋
游航天奇观
蚂蚁搬家
下象棋
我和麻雀的故事
草,我不喜欢你
第一次包饺子
别忘了,自己是龙的传人
新时代的中国龙
我的烦恼
买书
扫墓
试论就业导向职教模式增强学生谋生创业能力
论析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浅析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
有关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策略选择
就业导向的两年制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浅论面向市场建立国有企业现代教育制度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路径探讨
突出就业导向的中职校园文化特色构建
试论“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保障措施
关于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
关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培养模式构建
浅论就业导向下的大学生知识能力现状调查
《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名人点评苏轼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豪杰知多少──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生平
痛并快乐着:苏轼艺术人生
知识分子心灵挣扎的轨迹──从暴露美学重读苏词《赤壁怀古》
《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鉴
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苏轼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
赤壁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