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职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试论高职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5

试论高职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标准,也是促进学科教学与教师成长的重要的因素,在新的形式与环境下,对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化严重影响到教师的素养。从教师的专业化入手,探讨教师的素养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素养;实现途径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行者,也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实行者,因此提高教育的水平,尤其高职教育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取决于高职教师的素养,而高职教师素养的提高,就取决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因为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严重影响学生的职业技术的水平,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素养,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

一、 高职教师素养的内涵

教师的素养总体上来说,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心里素质,专业素质,还有审美情趣,高职教师自然也不例外,相反对于高职教师来说,由于他们是进行的职业教育,其实在专业化的要求反而比高校的教师的水平要求更高。

首先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任何一个教师进行教学的敲门砖,对于高职教师来说,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的知识,而且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常文利认为,高职教师的文化素质要做到知识结构的通俗化与多元化。这是对于面对的教学实体来说的,因为高职教育面对的学生不是追求学术的群体,对于相当多的东西,只要有一个了解就可以了,但是你不能不知道,即使你知道了,你不能通俗的表述的话,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对牛弹琴,这样的话,你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一个高职教师如果只是对专业的东西进行汲取的话,那么他就会固步自封,最后失去了与学生交流的手段,因此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在文化素质方面要做到知识结构的通俗化与多元化,在于精修一二门的情况下,广泛的涉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高职教师。

其次是心理素质,高职教师所面对的教学主体,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教育中的一个弱势的群体,甚至可以说是教育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是失去了进高校的机会,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对于教育有着一种反感。所以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出现了一些惊人的现象,不是学生害怕老师,而是老师害怕学生。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师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老师的教育成果,因此老师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它也是高职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是说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是要求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要克服以往那种知识传输的模式,要避免高高在上的心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由于教学工作的繁琐,高职教师很是容易产生倦怠的心理,而且所面对的教学的主体来说,也是素质比较的低下,因此要时刻的避免这种心态,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克服在人生中、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生活态度,志存高远,主动的适应教学主体时刻变化发展的社会,强化迎接知识经济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挑战的心里素质。

再次是审美情趣。对于高职教师来说,要追求审美情趣的时尚化与年轻化,因为社会进步的日新月异,使得教育者与教育主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审美情趣与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较大的变化,而这个阶段,正是学生成长和受影响的阶段,所以作为老师来说,应该调整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审美情趣的时尚化与年轻化,纵览社会各个角度,各种流行的文化的交融,在教学中加以展现,尤其是新鲜流行的时尚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看来说有着较大的兴趣。这不仅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提升,而且更有可能是达成教师与学生对话的一道很好的桥梁。

最后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高职教师来说,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这个是重中之重,栗显进认为高职教师除了有过硬的专业化知识之外,要做到四个转变,那就是:“在教学观念上,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素质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教研能力上,由弱势向强势转型。”当然这个不是简单的四句话能够概括的,实际上,它是对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在世界性教育大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境外的教育思想、教育资本不断的涌入,而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越看来越高的情况下,作为一个高职教师来说,必须达到的一个条件,只有达到了这个条件,才有可能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中站住脚,才能立于世界的不败之林。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就要密切的关注专业的发展。

因此要全面的提高教育的能力,就只有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备了高职教师的素质之后,就可以进行教学,但是要全面的提高高职教师的素养的话,必须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职教师的素养是专业化发展的前提,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又是高职教师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他们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的历程可以说在中国已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了,而真正的教师专业化,应该还只有300多年的历史,那就是从1681年算起,因为在这一年,拉萨尔在法国建立了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才是真正的师范学校的诞生。我国从1994年开始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教师专业的地位,为中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师专业化的最基本表达就是视教育教学为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化过程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化路程。教师专业化,通常认为包括这几个方面:教师的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为教师成立专门的机构,确定教育的内容与措施,国家对教师资格认定,教师专业发展,持续不断。 "

对于高职教师来说,高职教师的专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树立高职教育新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化知识。教育的新观念是指,教师应该认清知识不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从教者的条件,而只是一个前提,有知识不一定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师,而且即使一时是一个好教师,也不一定永远是一个好教师,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有可能就会落在了时代的后面,高职的教师教育必须在教师专业的指导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调整充实自己,使得高职教育成为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

其次是加强高职教师的职前培训,缩短教师的适应期。一个教师,实际上来说,应该包括学科专业和教学专业这两个专业,学科专业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的敲门砖,而教学专业则是一个教师能够成为一个专业优秀者的保证。如果一个高职教师,有了学科专业的素质之后,不能及时的转化为教学能力的话,那么是一个失败的教师。而高职的教师往往不是毕业于师范院校,对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还有学科教育论等课程没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职前培训,只有经过了这个培训,才能将学科知识转变为教学能力,缩短教师的教学适应期。

再次是建立高职教师在教育的制度,树立终身学习和反思的观念。高职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人文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文教育具有相当的滞后性,而这个是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比如数学的教育,只要教育方法得当,那么教学的内容基本上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几乎是重复的工作,教师要做的事不过是不同的人之间的沟通,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基本就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但是高职教师却有着相当的时间性的要求的,如果说其他的教育存在着上面所说的“高原现象”的话,那么在高职的教育中,就不可能存在的,因为高职教育的面向不是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是学生的职业的教育,市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要时刻的把握这个导向,否则就会毁掉一个学生的从业机会,而这个就要求高职教师时时刻刻的学习,不仅要提高高职教师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业内之间的交流,把握市场的导向,学校应该支持教师参加过内外的学术教学交流,发挥高职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提高高职教师的科研创新和学科创新意识。

最后是对教师进行资格认定。这个是最基本的,但是却也是最为首要的,我们要保证从教人员有最基本的从教资格,否则其他的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要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严格的审查教师的从教资格,确保教师的专业性与在社会中的不可替代性。

其实教师的专业化是从教师的素养中出来的,它的专业化发展不过是要求素养不断的提高,也即只有教师专业化发展,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师的素养,因此必须确保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途径

不可否认,当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是高职教师素养提高的瓶颈,比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依然不够,尽管在2005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相继出台了《关于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依然不够,还有对高职教师的准入资格过低,我国对于普通高校的准入资格要求过高,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过低,一些职业院校的教育者中,研究生教师的数量还达不到20%,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了高职教师素养的提高。

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教师专业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必须树立专业理想。作为一个高职教师,必须正视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灵活机智的运用国家的相关政策,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市场需要的有用之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方法,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充分的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本着对主业知识的爱好,对学生尽责的精神,开拓自己的兴趣,自主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良好的称职的高职教师。

第二,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全面发展。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专业知识的授予者,同时他也是一代人的培养者,他的影响是一代人在这个社会的放射,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人,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人。否则,他培养出的学生只具备专业能力,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一个学生能够成为有用之才的前提,方法能力是一个学生如何解决意见事情的能力,社会能力则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中生存的最主要的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只是畸形的人,这就违背了教学的初衷,是失败的教育。

第三,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里的专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能力,包含的是教师专业化的全部内容,而不仅仅是专业学科的能力。比如首先是与人沟通善于表达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主体来因材施教,抓住一代一代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因材施教;教学创新能力,尽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或者是实地教学,不要只是注重书本上的知识,真正的做到工学结合;还有时刻学习的能力,比如学习新的知识与新鲜的事物,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尽快的把握市场的导向,开拓新的学科。

总之,高职教师的素养是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与保证,而高职专业化的实施又促进了高职教师的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保证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新世纪需要的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新同学
书包
未来的交通工具
如果我住在乡下
给校长的一封信
小鸟
过家家
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扫落叶
野外郊游——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我爱吃的水果
自豪的一天
爸爸,我想对你说
我们的老师
优秀女员工事迹材料
电信客户服务部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市公路管理处处长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优秀士兵事迹材料
2011年老师创优先进事迹
地税分局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典型事迹
十佳好媳妇先进事迹
银行优秀党支部书记主要事迹材料
基层党外女干部优秀事迹
机关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银行房地产信贷经理先进事迹材料
城管女子中队创建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优秀公务员先进事迹
2011年学校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事迹
县信访局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福建省选派民办中小学党组织负责人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控制
论语境与商务英语词汇的习得
论如何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调研 朱姝(一)
论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走进生活,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邹开煌教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比较分析
论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财务报表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
AGING AND PRODUCTIVITY AMONG ECONOMISTS
浅论高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孟子名言
《锦瑟》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苍生之生,在我心兮──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人文关怀
以三寸不烂之舌尽显雄辩风采──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马嵬》教学设计
《马嵬》教学设计
关于《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处标点
孟子的“仁政”学说
不违农时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气势充沛 喻理生动──《寡人之于国也》阅读释疑
《锦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