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顾拜旦与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

关于顾拜旦与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顾拜旦与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

"

论文摘要:顾拜旦与张伯苓是近代东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在体育教育思想和事业功绩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爱国主义思想是他们体育教育思想的根源。以此为出发点,他们都主张进行教育改革,把体育摆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形成了相似的体育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对他们体育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认识论和内容观等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两位教育家的思想精髓,以期为当今教育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顾拜旦;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比较

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deCoubertin,1863~1937),法国著名教育家、体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体育事业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字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也是在中国最早传播和倡导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一人。基于张伯苓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所做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力,有人称他是“中国的顾拜旦”。两位生活在同一时代、同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家,同样认识到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各自的理想无私无悔地奋斗和奉献了一生。通过对他们体育教育思想的分析和对比,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教育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借鉴他们的思想,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服务。

一、顾拜旦与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形成背景的比较

张伯苓出生于1876年(清光绪二年),6岁时入私塾读书。15岁时考入北洋水师学堂,他是航海驾驶班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在总教习和监督严复的影响下,张伯苓较早地接触了西方近代体育,跳远、跳高、爬桅杆无所不能。从学堂毕业后,张伯苓被分配到“通济”舰服役。其间,“国帜三易”事件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痛苦地回忆道:“其时苓适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在通济轮上服务,亲身参与其事。目睹国帜三易……,悲愤填胸,深受刺戟!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与此时”。相似的人生阅历和见解、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驱使顾拜旦与张伯苓投身于国家的教育改革事业,而对体育运动的深刻理解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地把体育摆在了教育的突出地位。

二、顾拜旦与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观的比较

(一)教育是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

自投身于法国教育改革事业和恢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来,顾拜旦始终都以教育为主线开展各项活动。教育是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顾拜旦在1889年对体育的教育作用有一段精辟的论断,他说:“体育教育至少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取得效果,当一个人在发展肌肉力量时,他同时也在培养他的品质和意志,总之一句话,它在塑造人类。”1916年,在顾拜旦的努力下,由健身体操发展而来的自然体育锻炼法在学校开始推行,于是学校体育在法国诞生并得到认可。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种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体育教育思想。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从庄严肃穆的开幕式、运动员宣誓、奖牌仪式、闭幕式,以及各种比赛本身,都可以看作是通过体育和竞赛手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这是顾拜旦体育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和精髓所在,也是广为流传的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原则。顾拜旦先生深谙参与现代竞技运动的重要性及其教育价值,在他看来,“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重要的不在于夺冠,而在于参与。”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凯旋,而在于奋争;人生的精髓,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勇敢拼搏。”他告诫人们,一定要牢记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并传播这些箴言,这是“在为人类向着更英勇、更强大,同时也更审慎、更仁义的方向发展铺平道路。”

顾拜旦先生强调“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为了告诫人们参与运动竞技,不能只是注重竞争结果,而应当从人类自身的发展完善出发,更加注重参与运动竞争的过程。因为运动参与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参与者高尚的品质、真诚的态度、奉献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参与精神既是一种体育态度,更是一种运动志向和人生的奋斗精神,它是实现体育育人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运动的参与,身体强健的锻炼无从谈起,意志磨砺将是纸上谈兵,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也将成为海市蜃楼。因此,只有全人类广泛意义上的参与,才能取得体育之效,真正实现奥林匹克理想。

张伯苓不仅是一位教育家,还是一位体育教育家。他的体育教育思想随着他的办学生涯而日臻清晰和完善。

1、“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

经历了“国帜三易”事件之后,张伯苓彻底放弃了军事救国的理想,从此转向教育救国的实践当中。他意识到强健的体魄对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深刻思想,这是他目睹和体会了国家的积贫积弱和国民的麻木后的思想警醒。这一思想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体育教育思想的核心,贯穿了他毕生所从事和奋斗的教育事业。

2、“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

张伯苓曾多次谈到:教育的目的是救国,即以教育来改造中国,但中心是“改造他的道德,改造他的知识,改造他的体魄。”根据多年观察,张伯苓认为当时中华民族之大病约有五端:“愚”、“弱”、“贫”、“散”、“私”。其中“弱”表现为“重文轻武,鄙弃劳动。鸦片之毒流行,早婚之害未除。因之民族体魄衰弱,民族志气消沉”。针对此种状况,他提出:“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不懂体育的人,不应该当校长。”张伯苓希望每个学生都有健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这一点可被视为南开与其他学校明显不同之处。由于张伯苓对体育的关注,有人甚至称他为“体育校长”。

(三)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

在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中,能够像张伯苓一样把体育提到如此高度的人恐怕不多。早年刘公岛上看到的中英士兵的形象对比以及多次欧美学习考察的经历使张伯苓深深地认识到,“德智体三育之中,我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所以早在张伯苓办学初期,他就明确提出:“教育一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南开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也都是始终贯彻这一思想的。

三、结束语

在近代东西方的教育史和体育史上,顾拜旦和张伯苓都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顾拜旦和张伯苓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人,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但是在将体育与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与提高国民素质,以求国家强盛,进而建立一个团结、友谊、美好的新世界等方面,却心有灵犀,有着共同的理解与认识、激情与追求,他们的体育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近代的世界和中国。100年前张伯苓的南开学子提出的“奥运三问”都已经有了圆满的答案,而顾拜旦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开花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沿着顾拜旦和张伯苓指引的体育教育之路前进,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硕果累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An Accident
雪人(Make a snowman)
Today is Children's Day
我的六一节终于来啦!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天(Winter)II
日食
诞树(Christmas tree)
学英语作文-大火灾(A big fire)
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试卷
儿童节书信作文 六一儿童节英语作文
Today is Children"s Day(六一儿童节)
我的小猫
假英语日记范文-January 26 2010
于亚运的英语作文
给校长的建议书
借条的写法
关于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书
借条格式与借条范本
书店建议书
关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建议书
给小区物业的建议书
基金投资建议书
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建议书
关于教育好孩子的建议书
借条怎么写
关于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书
节约用水建议书
致篮球协会建议书
有关环境保护建议书
关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关于航海院校《概论》教学改革与创新刍议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方法的改革与完善
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试析“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高职教育走向问题的思考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障碍及策略
关于转身学习视野下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发展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关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定位思考
试析高等职业院校“区域性”特征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试析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危机及其对策
关于大学生创造性倾向发展及教育对策分析
关于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鸟的天堂》教学
《桂林山水》教案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2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之3
《爬山虎的脚》
《颐和园》课后练习
《七月的天山》教案2
《去年的树》教案
《观潮》教学设计之3
《桂林山水》教案
《秦兵马俑》教案1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