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研究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6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研究

"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差异较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英语课中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必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对英语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的背景、意义、原则、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五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英语课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的一般程序,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分层次;目标教学

近几年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低门槛入学,造成生源情况复杂化,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习惯、实际运用水平及接受能力差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另外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加深,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这些都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为突破口,构建突出职教特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人人都可以成才”为切入点,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

一、分层次目标教学的实施过程

建立动态的层次体系。教学的基本形式仍是在一个班级内进行分层教学。

(一)认真搞好对学生的调查研究

认真调查了解学生是使动态分层科学、合理的前提。在调查的内容上既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既要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在调查的方式上主要用交谈、家访和问卷调查来了解家庭和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用考查和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经过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的初步调查,研究差异情况进行分层。

(二)动态分层的具体操作办法

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师的教学需要,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这种分层方法,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学生学习绝对好和绝对差的界线,因为每经过一个学期,都要进行一次认真的分层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可以升层或降层。所以这种动态分层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定一个等级,而是教师了解、研究学生的过程,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现自己优点的过程。

(三)建立分层次目标教学的目标体系

1、分层目标的种类:分层目标包括长期目标,阶段目标和课时目标。

2、分层目标的内容:包括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也是认知目标),技能目标。

基本要求:教学最终目标基本统一,具体要求不同。也就是由不同起点出发,最终各类学生都要达到教材中应当掌握的综合基础的基本要求。在形成综合基础的层面上、作业设计上、技能的形成上、达到双基要求的时间上要求不同。在教学中具体目标的制定立足于B,扶持C,发展A,使C层学生吃得进,B层学生吃得好,A层学生吃得饱。

(四)建立分层次目标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

分层次目标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必须坚持自主性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建立在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参与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式是将学生分成4-5人的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观点看法,可以代表小组参加小组间的讨论、辩论,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总结,“同层集中式“和”混层协作式“两种分组方法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层集中式”是教师把同一个层次的学生集中排座,并分成学习小组。教学中教师按照不同层次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分别提出程度不同的讲座题目,练习内容,学习任务。

“混层协作式”是教师把学生按不同层次混合编成学习小组,挑选取一名A层同学担任学习组长。上课时按照学习组,重新组合座位。小组对各层次问题都要研究。小组中每名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完成本层次练习提问时,代表的是一个小组而不是个人,并累计小组成绩,形成个人与小组紧密型结合。 "

(五)构建分层次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分层次目标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各个环节中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接受性之间的矛盾。所以课堂教学的分层次主要是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大体包括:教学目标、预习、设疑讨论、辅导、练习、反馈和作业等。在设计各教学环节分层次过程中,都要符合可接受性原则、动力性原则,切实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吃不饱”与“吃不消“的矛盾。

2、发掘分层次目标教学的课堂规律

分层次目标教学的课堂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怕学变为想学。经过实践总结得出:衔接好、低起点、小步幅,勤反馈、多讲座是分层次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规律。复习和导课要与新课衔接好,凡是新授课内容涉及到的过去知识点,在新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再现,使之不成为接受新知识的障碍。新课以C层可接受的程度为起点,以B层内容为重点,对A层学生提高教学要求,科学的控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重要关键的知识点上放慢进度,多停留,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新概念、新知识进行加工、理解和强化,学一点收获一点。提供各种机会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营造一种敢想想敢说、不会就问的宽松、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

(六)分层次目标教学的动态管理方法

在原始分层的基础上,到了一定阶段(一般以一个学期),根据学生学习的变化情况,如学习能力、分层次考试成绩、期未的综合评定情况等,本着自愿的原则,在教师指导下,把达到或基本达到高一个层次目标的学生及时的编入高一个层次去学习。把在本层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调到下个层次去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的群体中接爱知识,参与学习。

二、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效果

经分层次目标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收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了优化的教学环境

分层教学的实施增进了师生关系,创造了师生真诚相待的友好的学习环境。对C层学生,老师的加倍“施爱”使学生找回了自信。“星星虽小却有自己的位置”。老师的鼓励使他们产生了“爱学”的动力。分层前每班的差生是“被人遗忘的角落”,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分层后我们特别注入爱心关照他们,从感情上稳定情绪,让他们感到分层不是分等级。

(二)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班内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

以10汽1为例:

流动率=9+3+7/55=17/55=30.9% 下降率=1+2+3/55=6/55=10.9%

可以看出大部分班级的情况是向着进步的向前发展,上升率大于下降率。

(三)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重新找到了自信

课堂上关注到了C、B次学生的需求,为他们减小与优等生的差距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调动了A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特长得以长足发展。

(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过去学生在课堂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讲,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少,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现在由于教师实施了分层递进教学,课堂上为各类学生均提供动脑、动手、动口机会,学生的主体精神、合作、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思路广、方法多。

综上不难看出,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教学中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更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也是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选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常州恐龙园
一次难忘的飞机旅行
猴子
散步
我家的小猫真聪明
游大清谷
无题
学游泳
美丽的逸仙湖
我自己坐飞机
春娃娃
妈妈是你让我成长的
找蝉
雪人
乡镇社区建设典型材料
人事局干部敬业奉献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7天社会实践之三下乡心得体会
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村长助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优秀女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之三下乡感想
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三下乡优秀个人总结
十佳大学生事迹材料
我爱我的祖国红色之旅感想
好十佳母亲事迹材料
三下乡感想范文
市十佳班主任事迹材料汇集
社会实践报告之宣传工作总结
怎样以唯物史观精选中华英杰(1)
浅谈管理审计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制度改革(1)
《论语》使动句和使字句的比较研究(1)
论后期延安文学中的“语言”(1)
现代汉语语法元理论研究述要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1)
古汉语假设连词“使”的来源及虚化过程(1)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1)
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1)
京味文学的含义、 要素和特征(1)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研究概况(1)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1)
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中国诗歌史论文)
对中国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1)
审计证据准则修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节录)
《过秦论》重难点讲解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词类活用
《过秦论》课文导入
《过秦论》教学案例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杂谈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主题思想
《过秦论》疑难解析
为感时而作的师道精品──韩愈《师说》赏析
《过秦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