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打破高职英语教育发展落后的尴尬之境

浅谈打破高职英语教育发展落后的尴尬之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打破高职英语教育发展落后的尴尬之境

"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 困境 破解方法

论文摘要:高职英语教育是一门基础教育, 具有自身特点。目前高职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生源英语基础薄弱, 师资不足、外教上课散漫、教学方法陈旧及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 严重的阻碍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让高职英语教育陷入了固步不前的尴尬境地,应尽快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扩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以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首次印发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作了如下阐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这个目标却并非容易。

一、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质量与师资力量都不容乐观

以我校为例,所招学生中既有高中毕业生,也有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还有五专生,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没有本科院校的学生高,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甚至是心怀恐惧,基础英语底子非常薄。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教学如何改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由于高校逐年扩招,英语教师匮乏的现象已日益突出,此外,在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课通常会聘请外籍教师教学,然而由于外籍教师的招聘难度大,很多外教很可能达不到教学要求仅仅因为他们的母语是英语就被招聘进来,而他们在教学中或许并不注重教学方法,不写教案,教学态度不够严谨,授课缺乏系统性,只是教教学生朗读,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很多外教上课随心所欲,想到什么说什么,把自己作为一个Speaker把学生当成纯粹的Listener。学校提供的教材他们不会花心思去专研,一上课就天南地北的胡侃一番,把口语授课上成了聊天课。

(二)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手段有待提高

硬件上的不足几乎是高职院校的通病,我院也不例外。学生所用语音室设备陈旧,故障频频,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可供使用的多媒体教室相当有限,明显不能满足英语教学的要求,手提录音机成了英语教师的标志。这无论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还是对于促进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远远不够的,有的职业院校在基本设施如教学仪器、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这使得英语教学环境单

一、枯燥、无趣,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上也多囿于语言中心论,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讲,学生在讲台下呼呼大睡的情形,教师在课堂教学手段上研究的不足成为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教师究竟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行之有效,布置什么样的课堂任务易被接受等等问题都还有待解决。

(三)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仍以学历教育为主,重在知识传授和文凭的取得,没有很好地承担起劳动力培训和再培训的职能,与社会需求脱节,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不得不参与社会上的英语培训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在大量研究型本科院校与电大、夜大的双重夹击下,高职院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是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一线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一直以来走本科教育的单一模式,重复高中英语教育的功能,没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实用性,学生毕业后并不能运用相关的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这给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我国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的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很少或几乎没有实践课程,这有悖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满足不了社会对职业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二、改善英语教学的一些措施

(一)加大教育投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自身素质、身体状况以及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面对缺编现象严重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设法引进合格的英语教师,以减轻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工作超负荷的现象。此外,学校应该严格挑选合格的外教,在外教到校后,应该给外教进行岗前培训。把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要求详细的告知外教,系部定期的抽查外教的教案,告知外教在备课时应以教材为基础再丰富课堂内容,课堂内容不能单一的像教小学生般以做游戏、猜字谜这些为主。而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掌握辩论、演讲和求职等水平较高的口语内容。合作老师也应该在外教上课的第一周经常听取外教的课,及时发现外教上课时候产生的问题并告知外教如何调整。

(二)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

美国学者Dwight Bolinger曾经指出:语言是听的,也是说的。作为外语的英语的基本活动和基本技能应当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当今大学英语教育中哑巴英语与聋子英语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问题所在是听说能力差,根源在于英语教学体系与教学思想上。在组织学生听说操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多开口,告诉学生不要怕出错。此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应体现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要大力应用丰富多彩的图书影视资料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学家David Nunan曾强调指出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要角色,应着力研究自己的课堂。对教师而言,应研究并设法找出哪些任务在课堂中是成功的,哪些任务是失败的,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可行的课堂任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

在社会和职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下,从高等职业教育所处的地位出发,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应该把握“以体现职业目标为核心、以职业技术技能为主干”的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培养既具有外语专业知识,又具备基础职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结合社会需要,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开设一定量的选修课程,如:商务谈判、涉外文秘、外事管理、旅游宾馆管理、国际经济法、国际经贸、高级金融、国际广告、计算机英语、网络英语、办公室英语、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以提升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和将来职业发展的潜力。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职业型、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除了注重其理论性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和体现岗位资格所必需的实践环节。

三、结语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需要逐步地展开和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大学英语课程和英语专业课程必须改变当前单一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步走多元化、培养目标多样化、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使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有助于学生就业、升学、转岗等作用,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2]吴书芳.透视外籍教师在中国的英语教学[J].琼州大学学报,2006,

(4):35-36. [4]杨帆.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10).

[5]刘坤伦.论高校英语外教的优势与教学困境[J].科技信息,2011,

(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过年了!
观《下辈子还做母子》有感
妈妈笑了
太阳光的颜色
我的家乡
拔火罐
豆豆日记
捞鱼
放鞭炮
第一次单独坐车回家
吊兰花
日记三则
拔牙
今天,我很快乐(日记)
我是一只自由的小鸟
青春交响优秀事迹
三下乡之个人自我总结:一起走过的日子
2011年暑期三下乡之个人总结
农场青年致富的带头人材料
2011年暑假三下乡个人总结
2011年义教实践心得
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与心得
关于邮政人员个人事迹
2011年暑假大学生山区社会实践报告
“感动兵团人物”材料
记农场开垦庙社区党总支事迹材料
银行优秀党建事迹
2011年中学三下乡实践报告
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个人心得体会
邮政投递员先进事迹
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1)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
文学语言论(1)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1)
“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内部审计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的作用(1)
新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1)
内部控制相关审计程序和方法(1)
论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1)
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初探(1)
中国语料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
未竞的白话文:围绕着“音”而展开的汉语新诗史(1)
试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1)
诗,给万物以生命--浅论诗“拟人化”之手法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1)
《过秦论》课文导入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案例
《过秦论》主题思想
《过秦论》疑难解析
《过秦论》教学杂谈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节录)
《过秦论》重难点讲解
为感时而作的师道精品──韩愈《师说》赏析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词类活用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