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

试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试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

"

论文摘要: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学观念滞后,缺乏合理的目标定位,课堂教学随意性强,教学两相厌,语文教学有效性低等问题。其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归纳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中职语文 有效性 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设计

我们常常说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赋予了课堂教学目标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理论上也给足了课堂目标重要性的理由,但在中职语文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制定呈现出非常凌乱的现状,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现分述如下: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空缺型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空缺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其一,中职课程中,语文课程要求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在这种发展趋向下,语文课被边缘化,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其二,课改以来,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于是相应产生了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不需预设课堂教学目标,课堂上由学生掌握主动权,把课堂交给学生。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空缺:

课堂上文字梳理完毕,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邹忌怎么可以娶两个老婆呢?妻是喜欢邹忌说他比徐公漂亮,那妾怎么是害怕才说他漂亮呢?

教师说: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话题,不是一两句话讲得清楚的,我们先要对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来作一个了解。

接下来时间里,教师侃侃而谈,讲述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上述案例中这种目标空缺的教学形态,随意性很强,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有的观点认为这就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表现,这就是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然而这类目标空置的课堂教学看起来气氛很热闹,学生积极性很高,并且也着眼于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行为没有集中去解决需要落实的内容,而只是在呈现出学生积极参与的样子,讨论争论不断的一堂课后,学生收获的只是热闹的兴致。教育本身应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行为,有一个总目标和整体的教学理念需要逐步去达成。而无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又怎么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所以无论语文教学怎么改革,也都不可能脱离整体的教育目标,而课堂正是落实总目标的具体执行单位,所以预设目标也好,课堂生成也好,课堂目标的设定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公式化

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着不少套用固定格式的现象,许多课堂教学目标既适用于这篇文章也适用于另一篇文章,比如课文是小说,课堂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是诗歌,就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散文,目标则是培养学生散文赏析能力;换成是文言文,目标也依然按公式套述出来,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类似于公式一样,可以套用在任何一篇课文,只需要改变课文类型即可,虽然理论上也都不偏离整体的教学意图,但忽略了每篇课文的闪光点和其特有的教学价值,目标近乎形同虚设,对教学行为很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笼统化

1.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化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还有一种现象是混淆了目标与过程,仔细辨别设计内容,发现目标设计其实就是授课过程的内容安排,缺乏目标意识。 上述课例中目标理解错误,目标行为的达成条件和程度缺失,这更符合教学内容的安排,而通过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而要达到何种程度的目标,才应该是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2.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抽象化

观察学习诸多教案,有不少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学习其高尚的人格”,“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等,这些课堂目标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内容设计过于宽泛笼统,是一种理念上的表述,没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致使课堂目标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列举两则课堂目标案例进行比较: "

A:《好雪片片》教学目标:①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②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保持善良的优良品质。③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阅读能力。

B:《荷塘月色》教学目标:①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生动的语句,应有重叠词与通感句,陈述其生动之处,其中应有对叠词与通感的解说。②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依据课文的顺序列出作者抒发的感情,并进行概述,其中要有“‘幻想超脱现实’与‘无法超脱现实’的矛盾心理”的描述。③在理清文章情感脉络的基础上,选取几段文字,陈述文中景色能够表达心中之情的理由(要有4-6段),其中应有“抑郁苦闷,朦胧之间的协调美”。

上述两则案例中,A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宽泛,运用了“感受”“把握”“学习”“培养”等行为动词,模糊了目标的如何操作以及可测程度,在课堂中缺乏实践作用,这类空洞抽象的目标也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而B的目标设计就有着明确具体的教学结果,在课堂上就有着可操作的内容和可衡量的学习结果。

3.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错位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长期影响下,在目标的设计上仍然还是保持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思维模式,这种错位的目标只注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走进秋天》——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使学生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②让学生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③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于抓住特征,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类比,从而加深对观察对象的感知、理解和领悟。

这则案例中的目标以教师的教为主体,主要表现在“使学生……”,“让学生……”,还有更常见的表述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等句式,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表述的问题而已,但是这种传统的目标制定方式正说明了观念性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作为被动体而存在。而事实上,教学目标设计的对象是学生,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课堂教学目标最终的达成与否,是看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何,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从本质意义上说应该是学生学习目标和结果。

四、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偏题化

1.专业服务倾向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要求为专业服务,为此开展了许多尝试,但有很多做法却偏离了语文课的本真。

例如,有教师将《萝卜》一文处理成专业训练课,课中语文教师成为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四组学生分别是四个业务营销部门的员工。四个业务部按春夏秋冬区分,要求每个组选定一个部门负责,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并且安排好组内成员的分工任务。接着接到公司的订单任务:美国向我公司订购2吨萝卜,品种由我方挑选,但萝卜品种需通过EMAIL、FLASH或MV等表现形式上传图片,介绍萝卜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和吃法等,可以让美方满意并签下合同。四个营销部门各自出台一套营销策略,最后选出一个表现优秀的部门去完成这次的订单任务。

很明显,这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着眼点是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服务,努力在语文课堂中植入专业教育,为此撇开文本内容,设计成职业训练课,诸如此类的做法在当今比较盛行,比如:职高语文中的《卖白菜》要针对营销商贸专业的学生,讲商务来往中的诚信;《古代服装及其他》就要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用大量图片展示中国古代服装的变化;《我的空中楼阁》让美术专业学生用半节课绘画自己心中的空中楼阁,后半节课进行作品展示点评。

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经偏离了语文的教学目的,尽管中职语文课程定位是为专业发展服务,但这种服务是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而言的,而并非狭隘地把语文课变成专业课。

2.大杂烩倾向

例如《绝版的周庄》的教学目标:①训练学生查找、搜寻、整理信息的能力。②整合学生收集的图片等资料,带领欣赏江南古镇周庄的神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③组织学生讨论,周庄在现代社会中要保持古韵还是跟上时代的脚步进行现代化建设。

这类课以课文内容为依托,把课文泛化,天文地理、历史文化、政治哲学无所不包,语文课被精心制作成大杂烩,并且认为这就是人文性的发挥。文化内容适当地述及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关注,但是语文课都只是从这条线出发,语文成了快餐式文化,对学生其实并没有好处。

朱自清先生在《文心·序》中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去回味:“(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词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只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甚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从语文的基础能力出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具备一定素养基础上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分析现象、形成见解、提升智慧、积淀文化,并逐渐累积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失去语言基础的思想是没有根基的,漂浮着的,达不到深远宽阔的程度。

只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好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反思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同桌
珍爱生命
学骑车
发新书
等我也长了胡子
我的小妹妹
小狗福特
逛公园
游玲珑山
快乐的白云
跆拳道
看图
加入少先队员
现代诗
登长城
阳光警察先进事迹材料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幼儿园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假期到口腔医院的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在工商局的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行政执法支队先进事迹材料
“十佳执法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2021新生入学军训心得与感想
社区先进党员典型事迹材料
房产交易登记中心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大学生在西药房的社会实践报告
炼钢炉职工优秀个人事迹
检车员个人先进事迹
创建五好党委事迹材料
浅论将文化意识引入翻译教学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策
浅析西方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教育的探究和渗透
试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茶叶商标的翻译
浅析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浅论
试论英语翻译要重视语境与跨文化
浅析不同教育体系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
浅析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析从汉语谚语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择偶观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谈词汇能力发展次序理论与我国英语词汇教学
浅析提高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运用研究
试论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
再读荀子的《劝学》
《劝学》时代背景
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
《劝学》“劝”的是什么?
《劝学》的不足之处
荀子的性恶学说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劝学》词类活用
《劝学》内容提要
《劝学》词语古今异义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劝学》课文解题
重温《劝学》
荒唐的《劝学》,无辜的荀子
读《劝学》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