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如何与企业对接的思考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如何与企业对接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如何与企业对接的思考

"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肩负着培养高技术产业工人的重任。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如何对接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题目,本文主要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入手,提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使学校和企业实现良好的对接。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企业人才标准;技术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两年的学习生活为走上企业做好了知识和能力的准备,但是从近几年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来看,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较快适应企业的需要,原因在于就业希望值过高、不能适应企业规范化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欠缺、对企业组织和文化、企业价值观缺乏必要的了解,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造成了多次推荐就业仍不能满足个人的愿望,相反,很多毕业生在就业的两三年内工作扎实、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逐渐成为企业班组长、中层领导乃至私营企业的老板,这些实例令人深思,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特点和企业人才标准,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对接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知识经济与创新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大中专学生从整体素质上仍有不少弱点,集中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对31各省市自治区的1.2万名大中专学生进行了创造品格和创造力的调查发现,具有初步创造风格特征的仅占被调查者的4.7%,绝大多数人表现的过于严谨、思维定势、大众心理、信息饱和,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因此,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为无可辩驳的实事,我们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的人才当成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企业人才标准

21世纪初,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一个时期,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对劳动者就业准入标准逐渐提高,职业目标和能力要越来越清晰,对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事实胜于雄辩,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仅有一技之长是远远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竞争的,宽专多能的技术人才将是21世纪人才的标准。健康的体魄、坚定的信心、宽广的胸怀、吃苦耐劳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较强的时间观念、较强的团队合作沟通等品质越来越成为人才需求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职业学校作为教育体系的主要有机构成,由于生源的大众化,教会学生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具有道德高尚、知识渊博、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工人成为更加艰巨的重任。

我国一名著名企业家在召开本企业人士部工作会议时,对招聘新员工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他意味深长地写下了一串数字,1000000:1代表健康,6个0从左至右依次表示品性和敬业精神、阅历、情商、智商、学识、专业技能。没有1代表健康地身体,所有的0都将失去意义。而代表品性和敬业精神的的0排在0的首位,值得我们深思,情商排在智商之前,有其深刻含义。至于少了代表学识、专业技能的后两个0,不但百万变成了万,而且是无法进入职业岗位、难以在社会中立足的万。这位企业家对职业学校学生提出的七种素质,实质是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类能力的从业者,才有可能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用武之地。才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三、如何适应企业管理要求

1、加强个人的行为规范。 上面的实例告诉我们,仪容仪表的规范与落实,不仅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更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些学生缺乏养成良好的习惯,个人卫生不讲究,头发又脏又长,敞胸露肩,穿奇装异服,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宿舍臭气熏人,破鞋脏袜乱扔乱放,烟头遍地;教室桌椅破损、脏乱不堪;在校园内举止不文明、爱讲粗话、脏话,随手乱扔果皮、废纸、包装袋。同一些知名企业相比,我校的校规制定的远没有这些企业严格,如果学生连学校的规章制度都不能遵守,又怎能被这些大企业聘用呢?所以要不断用企业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将来就业的企业比学校的要求还要严格,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我曾经问一位分配到外企的毕业生有何感受,他说外企管理非常严格,服装、发饰统一标准,甚至行走都有固定的路线,使他的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他表示一定努力工作。

2、心理角色转变。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教育更要贴近社会,贴近企业。企业从而要求中职毕业生能零距离就业,即能“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但是从现实来看,不少中职学生还不习惯于这种要求。在“2+1”培养方式的第三年在企业实习期间,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文化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下不去,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脱节——用不上,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留不住。学生角色不能立即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期变长,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目前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不够,自我封闭,缺乏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

3、企业文化的对接。

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遵章守纪,而现在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企业要求职工应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不少学生由于年龄小,独生子女多,阅历见识浅,更缺少同甘苦共患难的锻炼机会,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这就要求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其进行职业性格塑造。校徽、胸卡、校服、校园网、宣传栏、指示牌、信封、稿纸以及交通工具上的标识都应力求精致、美观、有品位,突出“职”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氛围。要通过创设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培养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其就业的需要。

同时重视职业训练活动,提升学校的职业氛围,把学校的实训实习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实训服(厂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

总之,由于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特点,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要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孙悟空重返天庭
激流永进
可爱的小白兔
还孩子一片自由天地
说谎的后果
“孙悟空被贬下天庭”
孙悟空和猪八戒押镖记
我,一定行
我也会用孙子兵法
茉莉花
游若尔盖县
打“水漂漂”
我们班的小公主
涓涓父母情,拳拳儿女心——感谢父母
假如我是一只蚂蚁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浅析我国民营电视发展的市场前景(1)
服装设计中模糊性的审美追求
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1)
演员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艺术修养的必要性
关于影视作品中价值观问题的思索(1)
浅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素质教育
关于黑龙江省初中、小学“控辍”情况的调研报告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课堂里的脑科学——给教师的12条建议
浅析新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创新特点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1)
论数学建模教育模式探究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
浅论网络对初中生不良影响的对策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鲸》教案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草船借箭》的人物语言
《匆匆》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太阳》一课的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
《草船借箭》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晏子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