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在我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试论在我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在我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技术条件下教学的需要,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对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率先施行模块化教学方式(MES),真正实现了将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准确地定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MES);课程设置

近几年在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中发现,毕业学生中在每一方面都学有专长的毕业生往往是工作岗位上的优秀者,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很多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能手及技术骨干。而在学校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不算差,但没有哪一门课程或哪一方面学得比较精的学生往往找不到工作,或在工作中也是平平常常的,没有竞争力。毕业生就业后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表明,在工作中能帮助他们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往往是那些在学校里学得特别精的、与工作方面相关的几门课程。且由于目前职业院校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专业教学计划又基本是按原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大纲编制,课程杂而多,因此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都学到一点,但没有哪一方面能真正学懂、会用。这种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企事业单位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如下。

1.动手能力差。

2.思维不活跃,适应不了快速变化的技术要求。

3.自我学习能力差。

因此,对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其主要实施方案就是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重点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采用实用、够用的原则。由于我校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有专业课老师都希望学生将相关课程学通学精,但由于教学时间少、学生基础差和每个同学的兴趣、偏好不同,学生不可能将每门功课都学通、学精。所有课程都平均用力,结果什么都学了一点但没有哪一方面知识或每项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也不能结合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若将学校专业教学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改革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那么就可以做到既能促进教学的科学化、合理化,又能使学生学有专长,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传统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中的课程门次较多,涉及教学内容较广,理论课程较多,多而不精的状况,为今后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模块化教学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尝试。

一、什么是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方式(MES)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它一出台就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块化教学方式要求专业的设置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按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来设置模块化教学的课程方案,教与学有具体的、唯一的目标,上课教师要按具体的目标来进行专业教学和成绩评估。

二、在我校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按照中等专业学校课程设置,每一个专业的课程之间是一种链状关系,它既要考虑知识的全面性、连贯性,又要考虑知识的扩展性、实用性,各门课程的教学是一环扣一环,不能断开,也不能改变顺序。前面的课程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面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每位上课教师都会强调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就会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在各门课程上疲于奔命。加上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基础弱、底子薄、接受能力较差,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针对性不强,学生对于系统化的理论知识难于吸收,导致学生学习的劲头不足,掌握的技能也不扎实。为此,我们提出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模块化教学,该教学模式以“够用、实用”为准则,重点突出一个“职”字。同时认为若还是按照计算机专业原来的课程设置来安排教学,对现在的学生及教学时间来讲都不适用。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并不需要对整个专业所有课程内容什么都懂一点,但没有任何特长的人才,就像一个不懂得计算机维护的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图形图像软件,一个擅长程序设计的人不一定熟悉电子商务一样。在各门课程中,photoshop与VF、C语言与网络之间,是独立、互不影响的。同时除了计算机类的课程之外,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还需要补充一些其他的知识。如学习电子商务就要增加财会方面的课程;学习图形图像处理就要增加美学、摄影学方面的课程。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所具有的独立性,紧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计算机专业课程结合应用领域的不同,划分为几个模块,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实用性人才,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 "

三、在我校实施模块化划分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当今社会对初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亦可分为几个基本模块,如办公设备维修、电子商务、图形图像处理、网站维护等。在教学设置中可以考虑把与模块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该模块的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既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明确又学有所长,真正实现了与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模块化教学正是适应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对专业课程进行的一种划分和组合,这种划分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使得学校的教学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无缝接轨,使得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使培养出来的职业院校学生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某一方面人才的需求,也使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胜任各领域、各层次的工作,同时也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步骤

模块化教学可分为模块的选定及具体实施两个阶段。

1.模块选定阶段。在每年我校计算机专业新生入学时,学校将依据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状况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市场调研,以及生源素质、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及师资力量来进行培养方向的准确定位和对每一个模块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在模块确定上既要细分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及兴趣爱好。例如可把模块确定为网站建设与管理、办公自动化、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软件测试、计算机系统维护、电子商务等,所选模块要能满足当地社会对计算机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之后,依据学校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情况合理配置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课程,基础课所有模块全部统一,这样便完成了教学过程中模块的选定及划分。模块选定后,在第一个学期对计算机专业的全部学生开设统一的基础课,第二个学期结合学生的基础课程成绩及兴趣爱好按学生自己选择和学校调配相结合的原则来确定每一位同学学习的模块。

2.实施阶段。专业模块确定后,在新生入学后便给学生介绍专业模块的划分情况及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哪个模块将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及课程,哪个模块能适应社会的哪一个方面的工作,以及学校提供的顶岗实习单位有哪些。第一个学期结束时,根据基础课成绩和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选一个模块学习(程序设计模块要求基础较好的同学报,若不用成绩限制,专业课程将无法开设)。第二个学期开始后,根据模块分别开设相关模块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另外,在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在便于教学设施及师资安排及协调的基础上,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来选修。通过对我校工科一部200

5、2006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专业12个班的教学实践证明,基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教学方式,针对性非常强,能够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这两级毕业学生的就业调查中,学生的就业质量、适应工作岗位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同时毕业学生对开展模块化教学及模块选定的满意率高达95%以上。从就业情况来看,毕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也有明显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来了
我的发现
雪花
我喜欢她
兔子和野猪
枫叶
樱花
踏青
黄河
迷雾
佛山我家
佛山母亲河
东山湖公园
回忆
母爱
试论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试析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关于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
试论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职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关于“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关于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于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关于本科高职发展中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探析
关于工学结合视阈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试论“顶岗实习—准就业—就业”模式的实践
浅析高职单招“职业潜质评估”模式的探索
试析德国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三大支柱
《羚羊木雕》课文简析
《羚羊木雕》案例探微
《羚羊木雕》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羚羊木雕》课文鉴赏──深邃的立意美
《羚羊木雕》学法引导
《羚羊木雕》重难点突破
《羚羊木雕》课标解读
《羚羊木雕》课文导读
《羚羊木雕》课文结构分析
《羚羊木雕》学法指导
《羚羊木雕》写作技法
《羚羊木雕》典题例析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羚羊木雕》人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