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加强民办高职青年教师道德建设

简析加强民办高职青年教师道德建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析加强民办高职青年教师道德建设

"

[论文摘要]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大都创办不久,师资队伍都相对年轻,而要全面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育人能力,就必须加强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民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应该培育正人君子之德、高校教师之德及完人之德,树立仁爱之心、创新之心、奉献之心,提高政治修养、思想修养和专业修养。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职 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师资队伍是一所高职院校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相对比较年轻,因此,加强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最为迫切的课题。甚至可以说,民办高职院校如果不能解决好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便将没有出路。

一、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是坚持“德育为先”的需要

“坚持德育为先”,这一论断是指导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根本指针。德育为先,师德建设是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就很难有高质量的学校德育工作。因此,中央把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七项重点工作之一。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先地位。崇高的教师职业,决定了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更非同一般,因为高校教师教学的成功,除了依靠他们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外,还依靠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魅力。“德育为先”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德智体美等教育中,德育是核心,是统帅,必须放在第一位。二是师德建设是一所高校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师资队伍年轻,师德师风建设任务更是十分艰巨。

(二)加强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是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迫切需要

据对浙江省10所民办高职学院的不完全统计,35岁以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高达60.69%,而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比较薄弱。众所周知,师资队伍是一所高校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最为迫切的课题。民办高职院校如果不能解决好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问题,则将难以发展,甚至没有出路。

二、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的途径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师德建设热潮,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一)育“三德”

所谓育“三德”,就是要培育正人君子之德滴校教师之德及完人之德,这是从师德建设的内涵出发所形成的共识。

1 培育正人君子之德。所谓君子,就是孔子认为的那种“以实行种种道德之模范者”。君子之德,首先在于正直。师德正直,是教师为他人为社会履行教育义务时的人格特征表现,是师德的基础。培育君子之德,首先要求青年教师做个正人君子,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实事求是,胸襟坦白,洁身自重,表里如一;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善于发问,善于发难,获得利益的时候就该想想是否是不义之财。这与目前强调的师德规范是一致的。

2 培育高校教师之德。由于高校教师劳动对象和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高校教师除了诲人不倦、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学品德外,还必须具备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工作品德以及摆正利益关系、顾全大局的服务品德。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把教育与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及社会福利事业列为第三产业四个层次中的第三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教育产业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服务(Educational Services)。由此出发,广大教师应该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工夫,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一切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的教育服务观,出色完成为国家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 "

3 培育完人之德。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世无完人,却有完人之德。所谓完人之德,也可以理解为共产主义道德。因为共产主义道德使人积极向上,人生求真,人性求善,人格求美;使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更加充实,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及和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价值和最高目标,共产主义道德便是实现这一最高目标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鲍德温研究73位教师与1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渗透到工作与学习的各个场所。

(二)树“三心”

所谓树“三心”,就是要树仁爱之心、创新之心、奉献之心,这是从师德行为的角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 树“仁爱”之心。爱心是师德核心所在,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要树立仁爱之心,要有博爱之心,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爱满天下”,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着想。个别青年教师,对那些成绩不理想或不听话的学生,明显缺乏爱心,有的甚至把那些智商不高的学生比作猪,这是严重缺乏师德修养的表现。个别青年教师把热爱学生错误地发展到“恋爱学生”,同样是严重缺乏师德修养的表现。

2 树“创新”之心。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只有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进取心是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动力所在。创新进取的基础是教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够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克服困难,与时俱进,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只有具备不断进取之心,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求真。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广大青年教师要“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 树“奉献”之心。奉献就是忘我工作,事业第一,勤勉如黄牛负犁,执著如夸父追日。民办高职的青年教师,尤其需要树立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理想和信念,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三)提高“三个修养”

所谓提高“三个修养”,就是要提高政治修养、思想修养和专业修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教师,教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德和思想境界。政治思想对师德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教师尤其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前途与教育事业、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师德建设的最高准则。民办高职的年轻教师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会影响道德认识。当然不能说知识水平与道德水平成正比,但丰富的学识肯定对提高道德修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微电子、生物工程及空间技术等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影响尤其明显,促使教育的地位、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对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业务修养,对教师道德修养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师德建设最关键。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谋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把师德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有了大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才有大提升,教育质量才有充分保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画家乡
未来的桥
成长
有趣的飞行比赛
小红旗
游玩瘦西湖
喊爸爸起床
理想的翅膀
学习兴趣
坐火车
我的老师
与大山结缘
吃多鰆鱼
我们美丽的二桥
放飞
中学教师支教事迹汇报材料
财务工作的暑假社会实践
团支部的社会实践例文
环境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人民公仆的感人事迹
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暑假优秀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个人事迹
中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例文
优秀大学生事迹
驾校优秀教练事迹材料
劳动就业中心先进集体事迹
创业服务年先进事迹
2011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参考
201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1)
矛盾修辞理论的解释和探讨
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中“写”的含义研究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下)(1)
加强多经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1)
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的兴废与影响(1)
用现代汉语理解古音通假现象(1)
关于从拒绝言语行为看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
动宾式合成词的词汇化衍生方式研究述评(1)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王熙凤话语语用策略的研究
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1)
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作用与实现途径(1)
试析简论现代汉语新生词语的特点
论方玉润对《诗》文学性的体认(1)
新审计准则视角下的持续审计探讨(1)
《过秦论》文体简介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课文导读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
《过秦论》难句解析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语法修辞
《过秦论》词语解释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多义词辨析
《过秦论》写作特色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课文分析
《过秦论》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