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改革的认识

试析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改革的认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改革的认识

"

论文摘要:针对特长生培养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工作的意义与现状,提出了选拔和培养职业院校技能型特长生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建议

目前,针对不同的职业领域,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及一技之长的高职院校特长生的工作正在深入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特长生培养经验和多方调研,拟对高职院校技能型特长生培养提出的建议与实施方法,以供同行探讨。

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工作的意义

特长生导师制即由高职院校聘任学科带头人和教研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在高职学生中选拔有一定专业特长并有培养潜力的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实验实训室建设等工作,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技之长。实施特长生导师制,能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特长生由各系部组成的考核委员会进行选拔,经过初选和面试,最后由导师确定名单,报学院批准。在报名的高职学生中,选拔出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在不同导师的具体指导下,使其达到该专业方向中、高级工的技术水平,获得某项专门技能。每个导师可带3~5名特长生,可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选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某项课题。课题立项后,研制过程以学生为主,导师全程指导。

特长生导师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强化和深化理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带特长生的教师既是导师,又是立项课题的主持者,承担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这样不仅可使教师科研和教学研发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可促进学校产、学、研机制的发展。特长生导师制是发掘学生个体潜能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教书育人的新机制,同时,也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我院的特长生导师制已经实行了近十年,笔者针对本项目组成员多年指导特长生课题的经验,参考兄弟院校特长生培养的情况,提出职业院校特长生培养的建议和实施方法,旨在为我国蓬勃发展的职业院校特长生培养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建议和实施方法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逐步实施了特长生导师制,我院的特长生培养工作正处于生机勃发阶段,其他一些职业院校也在逐步尝试实施特长生导师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特长生导师良莠不齐、课题难度深浅不

一、学生报名和选拔出来的人数多但坚持做到最后的少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实施方法。

关于特长生导师制的制度保障 首先,学院各级领导对实施特长生导师制的作用和意义应有十分明确的认识,要为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改革付出成本,这是该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特长生导师制是依靠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开展工作的,需要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责任,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相关政策,在组织和制度上为特长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

关于导师人选 特长生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创新能力。一个缺乏创造力的导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高职院校特长生项目众多,特长生导师也非常多,但是一般学院都没有规范的导师选拔机制,几乎所有的能主持课题的教师,只要报名,基本上就能指导特长生,没有一定的机制考察特长生培养的课题意义、课题难度、项目实施可行性等。有些特长生导师看到有利益就报名,而不管项目是否有意义,或者自己具备不具备带特长生做课题的能力。对此,应由各系部组织选聘符合导师聘用条件的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讨论会,组织特长生导师选拔答辩,通过答辩情况确定特长生导师的聘任和聘期。只有通过答辩的教师才能具备特长生指导资格。

关于指导课题 有些教师是直接将项目教学的一个小项目,或者实践教学周的一个小课题作为特长生指导课题,比如数字电子技术的《数字抢答器》教学课题,模拟电子技术的《触摸报警器》教学课题,有些教师就将其作为特长生指导课题,这样的课题是没有什么质量和意义的。因为将仅需要一周的时间学生就能够制作和掌握的内容拿来作为特长生课题,以一年的时间完成,这种课题太简单了,而且都是学生做过的内容,不能起到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而有些指导课题,以学生的能力根本完成不了。比如,有些教师与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往往一个团队经数月或数年才能弄明白的东西,拿来作为学生的指导课题,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对此,建议针对特长生课题举行特长生导师课题答辩,讨论课题的意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项目实施计划,讨论对提高学生能力、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意义。经过此过程,特长生指导课题,才能正式推向学生,并落实到各班级中。

关于学生选拔 在特长生选拔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都很高,报名的人非常多,有很多特长生导师不是学生的授课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接触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基于给学生提供较多锻炼机会的心理,总是选拔较多的学生,一般都会达到学院规定选拔人数的上限,而根据项目组成员多年指导特长生的经验,往往坚持到最后的很少,或者说在整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的学生很少。对此,建议特长生选拔和培养制度采用宽进严出的方法,选拔的时候名额可以适当多些,但在项目执行阶段,应淘汰部分学生。对特长生的淘汰主要通过教师评价,结合项目组成员的综合评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将滥竽充数的学生淘汰。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应采用“自荐+推荐”的形式选拔特长生,同时,应参考授课教师的建议选拔优秀学生。

关于自主课题 在特长生培养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课题,教师指导。笔者多年指导特长生课题的实践证明,采取学生自己开发课题,教师指导的方式,培养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自己积极寻找答案,这样培养的特长生质量相对是较高的,就业以后的情况也很好。因此,建议鼓励学生申报自主课题,采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加以指点的形式完成课题。

关于课题周期 山东职业学院特长生培养周期一般是按照年度,每年春季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拔特长生,培养周期为一年,每年秋季在学生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结题。但是这样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先,三年级上学期,各用人单位陆续来学校招聘学生,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专升本,学生放在特长生课题研究上的精力会不足。其次,对一些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一学年时间是不够的,如果时间延长,又会面临学生毕业、需要重新更换特长生的问题,导致课题缺乏连续性。对此,建议在选拔学生的时候,可以不单纯从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可以在春季学期选拔时,选拔部分一年级学生,此时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可以作为二年级学生的助手,这样,到秋季学期或来年学期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时,从一年级选拔的特长生就可以很好地保持课题的延续性。

关于课题结题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度。对课题结题并通过考核的特长生,应给予一定的学分,可以代替专业选修课学分,少修一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对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的研究,可以极大地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经过在实施过程中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工作作为高职教育有益补充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未来的桥
小红旗
游玩瘦西湖
我的老师
喊爸爸起床
放飞
画家乡
坐火车
吃多鰆鱼
与大山结缘
理想的翅膀
学习兴趣
有趣的飞行比赛
成长
我们美丽的二桥
绿化工作个人先进材料
大学生法学系暑假实践报告
供销社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森林公安先进事迹材料
关于五一推荐个人事迹材料参考
下乡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2012年寒假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结
卓越团员事迹资料
2011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医院2011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走出低碳生活境遇先进事迹材料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中餐厅收银员的工作流程
中学团支部申请“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材料
浅谈以意造象: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的一种外化技巧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中汉语道歉语的性别差异
简析文学理论中的互文与互文性
试论哈贝马斯的语用哲学观
关于语言的双重约束和社会心理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维度中文学要素再思考
关于比较句和比拟句试析
关于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的句法分析
试论语气隐喻的视角解读间接言语行为
关于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试论积极话语分析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状况
浅论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创新与贡献
从会计信息失真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指瑕:试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批评话语及其在当代的有效性
浅谈汉字与诗歌创作
秦之“过”安在
读贾谊《过秦论》
《过秦论》三题
重读《过秦论》
读贾谊的《过秦论》
引领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过秦论》说起
峻拔锋利 语警词工──谈贾谊的《过秦论》
《过秦论》对比的运用
层层对比,翻出“仁义”──《过秦论》论证特色分析
《过秦论》(中)
《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况
透过《过秦论》解析贾谊人生
浅谈《过秦论》的修辞艺术
《过秦论》的结构艺术
《过秦论》中“逆取”与“顺守”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