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寻

浅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浅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寻

"

【论文关键词】河南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论文摘要】通过对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对河南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的分析,试图找寻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河南省有9千多万人口,能否充分发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关键在于能否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和人才强省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意识,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努力实现“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城市职业教育质量提高”两个突破,积极深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探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联合行业企业组建职教集团。

1.高等职业教育数量、办学规模有所增长 2.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2006年,河南省政府发布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教育篇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100所县级职教中心、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若干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一批职业教育基地。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思维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更新职业教育观是关键。现在崇尚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教育在人们头脑中的地位还远没有确立,致使职业教育成了强迫的分流教育,大多数学生在无可奈何的状态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当然不可能理想,而职业教育内部办学思想陈旧,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适应性差,这种状况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河南省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如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利用各种场合、手段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轻技艺的认识误区,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各高等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渠道,全方位宣传自己,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

2.切合本地实际,紧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紧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应为河南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技术进步服务,应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积极深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努力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发展。以适应需要为主是职业教育不可离的原则[1]。高职院校要想成为河南省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从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就需作到如下三点:第一,树立以技术教育为根本,激活区域经济、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新观念;第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适应性,对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传统专业进行有效改造,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建筑设计、机械工程等高层次和科技含量高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三,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为主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之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构建高职院校多元主体办学机制、互补互动机制,以职业和技术为支柱培养高职院校的特色品牌。

三、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要走有职业特色的道路,而不能硬套普通教育的模式。具体来讲应遵循以下三点:

1.职业教育应从“学科导向型”转变成“就业导向型”

职业教育需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联系,促使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从“学科导向型”转变成“就业导向型”。河南的职业教育为河南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要提升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作支撑,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应建立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的教育体制。建立和国内外企业的长期交流机制,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教育有效性,也可为培养高端职业技术人才创造条件。就目前河南的经济布局来看,基层操作人员的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而河南人口多,职业教育生源多,因此,河南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性人才不应仅仅“内流”,而且要“外输”。为了与外面的市场相对应,专业的设置就应当以基础技术为主,如电子和机械技术为主体。而且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势来看基础技术性专业可以长期开设,这样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稳步的提高,教学经验可以得到长期的积累,教学和实验设备可以有计划的筹备,可以改变因专业更迭频繁所带来的疲于奔命的状况。 "

2.职业教育应重视实物导向和应用研究 3.加强“建教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炳照,郭齐家,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373.

[2]周明星.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特征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1):9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放鞭炮
吊兰花
我是一只自由的小鸟
今天,我很快乐(日记)
第一次单独坐车回家
观《下辈子还做母子》有感
拔火罐
我的家乡
过年了!
妈妈笑了
豆豆日记
太阳光的颜色
日记三则
拔牙
捞鱼
中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例文
环境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中学教师支教事迹汇报材料
团支部的社会实践例文
201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暑假优秀实践报告范文
人民公仆的感人事迹
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
驾校优秀教练事迹材料
财务工作的暑假社会实践
2011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参考
优秀大学生事迹
大学生个人事迹
劳动就业中心先进集体事迹
创业服务年先进事迹
试论独立审计准则与审计风险(1)
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分析(1)
人的文学(1)
《马氏文通》研究百年综说(1)
审计风险准则对审计实务的影响(1)
人性、人道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1)
INTOSAI审计准则与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1)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1)
大陆与台湾民间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1)
文学作品中的诗性语言魅力
政府审计基本原则标准的辩证思考(1)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
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1)
大陆与台湾审计制度的比较研究(1)
独立审计准则之中日比较(1)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问题探究
《过秦论》难句解析
《过秦论》课文分析
《过秦论》语法修辞
《过秦论》写作特色
《过秦论》多义词辨析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词语解释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课文导读
《过秦论》文体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