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

因此,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强化职业技能为手段,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得到学生们的充分重视,特别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因为思政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渠道单一,“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使这门被称做“方法论的科学”,成为当今高职学生们认为“难懂又没必要去懂,却被逼着学习的科目”,这不仅不能增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的兴趣,还容易引发逆反心理。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直接将其当作技能领域的“无用之物”,进而成为“赚取学分的工具”。在笔者看来,这种只重视实用技能学习,却忽视对青少年成长的引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学习观”,应当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早在2005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精神,做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工作,将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在内的“思政”课程列为主要改革内容。新课程方案在制定、实施以及教材编写、管理、使用的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高度重视。改革后的“05方案”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

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学校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的个性培养,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并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力所能及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最为特殊的一族,他们或因家庭贫穷无法复学不得已来到高职院校;或因文化基础薄弱无可奈何上高职院校;或因家庭不幸、身心缺陷等客观原因而上高职院校;或因成绩一般,在亲友劝说下抱着掌握一技之能能够就业的心理来上高职院校。因此,部分学生信心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缺乏动力,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自卑感。

3.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数量的增加,大学门槛不断降低,各高等院校连年扩招,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更是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态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目标缺乏针对性,极易造成意识形态泛化;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一些院校也忽视了对教师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思政课程建设水平滞后,多数高职院校在此领域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等。这使得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普遍停留在单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哲学理论知识上,而没有与学生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核心作用突出表现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而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武装头脑必备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深入、科学地学习其专业领域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为能更顺利地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2.经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熏陶,学生看问题将更加客观、全面、深刻

(1)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对中国群众进行文化、经济、思想和宗教的渗透,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或糟粕思想意识大肆侵占大学生的头脑。如果大学生没有科学、主流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很容易受到外来思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可以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精华,去除糟粕。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等日趋多元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极易引发自由主义,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政治方向变为大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3)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增强大学生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其各部分都在启迪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

以上论点印证了以下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科学,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一定是十分脆弱、盲目、冲动的民族,一个缺乏哲学修养的人也一定是十分柔弱、浅薄、浮躁的人。因此,无论民族还是个人,都不能缺少哲学修养。在哲学教育中,多领域、多视角、多资讯、多信息的输入式教学,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思维更加多样,精神更加充实,思想品质更积极向上,行为更为理性。任何社会和个人都无法排斥哲学带来的思辨,其原因就是哲学是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反思,是思考的再思考,是智慧的源泉。哲学是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它深刻地解答了人们对社会的困惑。社会生活越是纷繁复杂,各种利益越是错综交叉,时代变革越是日趋剧烈,就越需要重视哲学教育。

<> 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就业的多渠道化,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理论和基本知识,而是更强烈地要求获得分析和解决理论、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以便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理论素质,为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哲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既包含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追求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包含对学生的个性、人格及人文修养的教化功能,即担负着为学生的信仰和未来人生道路提供理性认知和正确选择的双重任务。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处于引领地位,渗透于学校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它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哲学既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高职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不能替代的。在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知识融合的培养模式中,要加强哲学的教化功能,促使高等教育由培养单一书生型专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型通才转变。正如美国康尔奈大学的校训所讲的那样:“走进这里,你将变得更加博学和智慧;从这里走出去,你将对社会和人类更有价值。”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会使学生的人格不断完善,品质日渐崇高,眼界愈加开阔,在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能够培养学生在挫折面前乐观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歪风邪气吹不倒、艰难险阻压不垮的健康心理素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学习哲学知识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5.使学生逐渐养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更是一种方法论,这就决定了哲学熏陶教育是解放学生思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引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利器。它能够使学生破除思维定势,激发其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弘扬其主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哲学能够从思维方式的活跃性、思想理念的前瞻性上,唤起学生对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发展趋势的忧患意识。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学生警醒和反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体现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时,要求学生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求他们遇事客观理性,不盲从,不轻率,不浮躁,不走极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哲学教育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脚踏实地地对现实社会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价值选择。让学生能够用哲学的辩证思维分析现实社会和未来人生,并对未来社会和人生作出前瞻性的科学决断。同时,通过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内涵正确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

三、结论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除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是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向导,也是人们看待问题、处理事情的依据。然而,高职教育却最容易忽视哲学的教育及其重要指导作用。当前,人类面临着残酷的竞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中与时俱进的特点必然会使我们以宽广的胸怀、开放的精神,不断地打破固有的思维束缚,以其特有的智慧应对各种挑战。“抢占先机” “抢占制高点”“跨越式发展”等哲学中的跳跃性思维已经家喻户晓,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是智慧型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和智慧型教育作为教育理念,打造出智慧与技能相结合的智慧型人才,以其独有的智慧竞争优势,必将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长
未来的桥
喊爸爸起床
理想的翅膀
我们美丽的二桥
吃多鰆鱼
我的老师
小红旗
放飞
游玩瘦西湖
坐火车
与大山结缘
有趣的飞行比赛
学习兴趣
画家乡
暑假教师实习社会实践总结
企业优秀团干部事迹材料
人事部假期的社会实践例文
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优秀机关负责人事迹材料
英语专业大学生暑假家教的社会实践
记张岗村妇女主任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
大学生班集体的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机关优秀团干部事迹材料
团支部申报“红旗团支部”事迹材料
2011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农村服务的社会实践例文
电力创先争优工作事迹
优秀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暑假企业访问社会实践报告
用现代汉语理解古音通假现象(1)
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作用与实现途径(1)
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的兴废与影响(1)
论方玉润对《诗》文学性的体认(1)
矛盾修辞理论的解释和探讨
动宾式合成词的词汇化衍生方式研究述评(1)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下)(1)
加强多经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1)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王熙凤话语语用策略的研究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1)
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中“写”的含义研究
新审计准则视角下的持续审计探讨(1)
试析简论现代汉语新生词语的特点
关于从拒绝言语行为看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
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1)
《过秦论》词语解释
《过秦论》难句解析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课文导读
《过秦论》多义词辨析
《过秦论》语法修辞
《过秦论》写作特色
《过秦论》问题探究
《过秦论》文体简介
《过秦论》课文分析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