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与教材体系的现状与建设探索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与教材体系的现状与建设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9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与教材体系的现状与建设探索

"

[论文关键词] 高职语文 教学 教材体系建设

[论文摘 要] 高职语文教学和教材建设要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服务,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和教材存在许多问题,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提出高职语文教学和教材体系建设的设想和建议,与同行探讨。

高职语文教学与教材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陕西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陕西省几所地方高职院校大都是2004~2005年陆续成立的。最初这些学院以初中毕业生生源为主,学制五年,语文教学基本上承袭原来的中专教学模式,以阅读与欣赏内容为主,以应用文体写作和口语训练为辅,只在教学目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上作了更高要求。教材也以原中专教材为主。

随着全国高校的大扩招浪潮,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制三年。当时的语文教学基本承袭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以传统名家经典篇章的欣赏为主,辅之以少量的实用文体写作和口语训练。教材使用现行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当前,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市场导向,五年制高职生源由于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下降而逐步萎缩,三年制高职一枝独秀,而高职语文教学却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体系,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在重专业、轻素质的传统思维定势下,高职院校各专业,特别是一些理工科专业,很少有语文课的一席之地。尽管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但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却没有跟上,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教学内容零敲碎打和教学体系的不完整。二是针对性不强,职业性特点不突出,特别是专业特点不突出,不适合高职院校使用。三是语文课程开设复杂,教材使用杂乱。从编写体例来看,一般是分为几大部分,采用选取范文编写的方式,这样的体例与中学或普通大学语文课本体例雷同,并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特色。

构建立足职业发展的语文教学体系

1.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秉持“以人为本”、“多元智能”、“学会生存”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摆脱传统教学偏理论而轻实用的现实,初步实现由“公共语文”到“职业语文”的华丽转身。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对语文教学的要求,高职语文教学更要围绕这一理念进行改革,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面对高职语文教育的新课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今天的教学需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学习、引进“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等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探索,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特点,把语文学习习惯贯穿到平时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材体系建设

1.提高认识、强调高职语文课的基础性地位,合理开设语文课程。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在新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是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要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站在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上,立足院校实际,确定课程类型,合理开设语文课程,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要好一些,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对语言修养、文章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文科类或经济类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应该是必修课。而在工科类的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可以作为必选课( 或考查课)安排以提高理工科类学生的文学素养。其次,在课时的设置上,一般文史类、经管类专业以每周4学时,总学时72为宜;理工类专业以每周2学时,总学时36为宜。另外根据院校实际和各专业实际,灵活安排一些课堂内容。

2.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形成与新教学理念相适应的语文教材体系。高职院校有自己的专业领域,这种特点决定了高职语文教材不能只套用高中语文或本科院校的语文教材体例,而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语文教材体系。

首先是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写。既要考虑语文技能的内容,还要包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其次,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制要突破原来以“大学语文”、“应用文”、“文学欣赏”等课程分类的框架,构建适应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需要的全新模式。即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为出发点,以学生岗位能力的逐步提高为前提,构建“诗词朗诵”、“口语训练”、“汉字书写”等内容模块,形成横向综合的课程结构。

3.教材内容要突出针对性、强调适用性。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重要,要根据专业特点,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强调对学生语文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是高职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职语文教师要根据所教专业的特点,了解市场和社会需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搜集此类专业的新知识、新信息,并用这些信息丰富语文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本着培养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理念,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教材建设方面,要加强积累,及时把有关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删减,围绕培养目标这一核心,建设与其相适应的语文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2]黄伟,陈尚达著.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下辈子还做母子》有感
拔火罐
妈妈笑了
我的家乡
过年了!
第一次单独坐车回家
拔牙
捞鱼
今天,我很快乐(日记)
放鞭炮
太阳光的颜色
豆豆日记
日记三则
吊兰花
我是一只自由的小鸟
中学教师支教事迹汇报材料
财务工作的暑假社会实践
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暑假优秀实践报告范文
驾校优秀教练事迹材料
团支部的社会实践例文
创业服务年先进事迹
环境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人民公仆的感人事迹
大学生个人事迹
劳动就业中心先进集体事迹
中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例文
201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优秀大学生事迹
2011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参考
关于从拒绝言语行为看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
用现代汉语理解古音通假现象(1)
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1)
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中“写”的含义研究
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作用与实现途径(1)
新审计准则视角下的持续审计探讨(1)
论方玉润对《诗》文学性的体认(1)
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的兴废与影响(1)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1)
动宾式合成词的词汇化衍生方式研究述评(1)
试析简论现代汉语新生词语的特点
加强多经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1)
矛盾修辞理论的解释和探讨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下)(1)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王熙凤话语语用策略的研究
《过秦论》词语解释
《过秦论》课文分析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问题探究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文体简介
《过秦论》多义词辨析
《过秦论》写作特色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
《过秦论》课文导读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语法修辞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