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浅析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0

浅析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着一些缺陷。偏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技能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开始改革传统,进行各种各样的新课程、新方法的建设与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的课改应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的完整性。

面对职业教育的种种问题,最为重要的抓手就是课程改革。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到教学大纲、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探讨、新的尝试,使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了崭新的面貌。

1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教育课程忽视了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及目的单一地指向某专业、某工种应该达到的职业要求,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执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程的编制注重了文化课知识的掌握,专业课强化技能,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打开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从理论到理论的学科体系,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以至于使学生觉得,进了职业学校要进行专业理论研究。于是,学生只有在考试前"死记硬背"那些原理和结论。考试结束以后,能留下多少记忆的痕迹,恐怕是不能乐观的。

1.3 职业教育课程缺乏可开发的空间

课程内容的编制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规范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尤其是专业技术课,不能越雷池半步。某种工具的使用,只能是一个动作,一个姿势。例如,对于某一旅游胜地的介绍,学生要像背台词一样,一字不差,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课程内容的设计没有预设的空间,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

2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2.1 注重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多为三年制,并且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或一年半,要在有限的课程时间、课程内容中实现课程的最大价值,必须压缩现行的课程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太大帮助,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的课程,必须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应缩减文化课课时,开设通用技能课,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书法、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课程,增加专业技能的课程课时,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胜任某种岗位职责和具备职业综合能力为目的,以实用为原则确定相关的专业性课程。

2.2 注重课程教材的适用性。

现行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均为统编教材,这些教材在使用中存在着不足:一是教材内容陈旧,修订不及时,知识落后;二是教材体系过多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内容偏多、偏细、偏深;三是教材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缺乏区域性特点,不太适用。就目前情况,学校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成立综合性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小组,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编写教学大纲、教材以及课件的制作,多渠道开发校本教材,并做到基础课坚持“够用为度”,专业必修课坚持“适用为准”,专业选修课坚持“实用为先”的原则,使课程教材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专业。

2.3 注重课程教法的多样性。

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过分地依靠书本,把书本作为唯一的学习渠道,重理论知识的传播,轻技能训练和实践。课程改革尤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注重师生互动,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逐步培养学生所需的专业能力。

2.4 注重课程结构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即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工作过程来体现和不断完善的。为确保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这一目标,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对实践性教学体系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原“2+1”模式上,从“双元制”转向“三元制”,即企业、学校和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共同培养学生,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是由许多行业或职业协会(企业的联合体)组织起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通过产学结合,让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然后让学生参加企业招聘就业环节,实现从学生到单位人的过渡,使学生一毕业便能直接上岗工作。

3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3.1 更新观念,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应改变办学观念,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因此构筑课程体系要由原来的学科体系向由职业岗位的需要(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来转变,以能力养成为主线开发课程模块,企业和行业的介入,导致教育、教学思想在转变,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同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多种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的质量评价体系及有效的课程管理模式,为学生未来的继续学习、就业、转岗打好基础。

3.2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落实课程改革。

打造一支既有丰富专业理论又有实践技能的职业教师队伍可以说是办好一所职业学校的关键。新的课程改革体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条件,要求专业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有从事生产实践的经历和经验,教学经验丰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加强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二要制定有利于引导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强教师队伍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把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吸引到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中来,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改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对职业教育规律有深刻认识,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双师型 "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4 结语

职业教育要真正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真正开通技能型人才的成才之路,就得进行课程改革,摒弃原有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学到用得上的知识,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只有教出的学生被用人单位认可,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才能显示出学校教学质量优良,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前进。

参考文献 [2] 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雷正光.现代职教培养目标定位研究.职教论坛,2005

[4]马君,周志刚.国内职业教育热点问题透视.职教论坛(上),200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捞鱼
观《下辈子还做母子》有感
日记三则
放鞭炮
拔牙
拔火罐
过年了!
第一次单独坐车回家
今天,我很快乐(日记)
妈妈笑了
豆豆日记
太阳光的颜色
我的家乡
吊兰花
我是一只自由的小鸟
劳动就业中心先进集体事迹
财务工作的暑假社会实践
创业服务年先进事迹
201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个人事迹
中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例文
优秀大学生事迹
驾校优秀教练事迹材料
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
中学教师支教事迹汇报材料
环境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暑假优秀实践报告范文
人民公仆的感人事迹
2011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参考
团支部的社会实践例文
新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1)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1)
未竞的白话文:围绕着“音”而展开的汉语新诗史(1)
内部控制相关审计程序和方法(1)
中国语料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
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初探(1)
论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1)
诗,给万物以生命--浅论诗“拟人化”之手法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1)
“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试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1)
文学语言论(1)
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1)
内部审计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的作用(1)
《过秦论》问题探究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写作特色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难句解析
《过秦论》课文导读
《过秦论》文体简介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语法修辞
《过秦论》课文分析
《过秦论》多义词辨析
《过秦论》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