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2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新时代高校教育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本文探讨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就高校体育教师这一岗位所出现的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解决对策做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预防和克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若干对策。

0前言

职业倦怠:

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O年代。1974年, 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并界定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一概念。Freudenberger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在从事助人行业的人们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Pines和Arorrson也认为职业倦怠是因情感的长期投入导致人身体上、情感上、心理上耗竭的状态。Maslach和杰克逊 (19

9

3)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工作中所出现的身体和情感的衰竭状况。 Friedman则把教师职业倦怠定义为教师由于为教育教学所付出的努力和所知觉的结果之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无效感。也就是说,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1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1外部因素

1.1.1社会因素

近几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已大大得到提升,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处于尴尬的地位。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体育教师的水平偏低。首先,体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同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其劳动支出及产生的教育效果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体育教师的报酬与工作量不成比例,有偏少的现象,同工同酬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有调查表明:35.7%的高校体育教师认为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而其他学科的教师仅有9.1%认为自身职业的社会性地位不高。可以看出,同为高校教师,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相对其他学科的教师而言要低得多。有研究表明,影响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满意度前3个原因依次是职业工作条件、职业社会地位以及职业收入等“传统因素”。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处于最底层 。在这种状态下体育教师对工作失去兴趣,失去行为动机,进而降低了教师素质,导致了职业倦怠。

1.1.2组织结构因素

调查发现,造成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的外部因素来自学校各级组织机构。从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来看,越向上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层级落差也会越来越大,提升机会也就越来越小。由于体育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在学校处于边缘状态,学科发展难以有较大突破,学校在发展中也总是优先考虑学校的主要学科,体育教师获得学校有限资源时的机会少之又少,使得体育教师在职称晋升时往外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有些能力特别强的体育教师得到了一定的行政职位,大多也是学校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门,其向更高层次进步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1.2内部因素

1.2.1身体状况

体育教师一直工作在教学训练的第一线,几乎整天都是在操场上摸爬滚打,风吹、日晒、雨淋,长年的奔波,枯燥单调的工作、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其疲惫。体育教师长年参加体育竞技与锻炼且多为户外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教师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也随着下降,其身体劳损伤病也日趋明显,以至于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对动作的示范力不从心,这与体育教师长期以来养成争强好胜的秉性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体育教师失落的心理。

1.2.2教授对象因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在课堂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成为压力及倦怠的原因之一。学生问题日趋严重,如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没有主动性,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思想工作难以进行,与体育教师关系日渐淡薄等给体育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体育教师在工作中一旦和学生发生冲突或学生发生伤害事故,一切的责任往往由老师承担,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而社会现实又难以让教师相信自己的行为有助于情况的改善,这种习得性无助不断得到强化,必然发展成为职业倦怠。"

1.2.3学术科研能力薄弱

体育教师科研意识不高,原因有:一是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专业面过窄,综合能力欠缺,且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非专业能力,是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低的原因之一。二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高度竞技化,使广大教师的目光难以触及体育内核,加上对体育科研的重视不够,导致了学校体育研究的滞后,也使体育教师的学术能力难以提高。

2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2.1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社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创设一个公平、公正、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创造条件让体育教师获得事业成就感,优化校园人际关系,帮助教师适应环境,沟通情感,相互理解,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从社会层面这个角度来讲,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并通过媒体对体育教师做积极报道,改变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偏见,促进体育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提高其对工作的热情和满意程度。

2.2教师职业生涯的再培训

陈旧的师资培训体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使体育教师能够胜任时代赋予的新的职能,必须使师资培训体制具有终身的性质。学校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读研究生是提高师资整体学历层次的最佳办法。这既可缓解体育教师繁重的工作负担,也可使教师在此期间积极充电,更大效率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且教师在职进修可以提高工作热情,更新思想,更新知识,增加新的活力,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取得高效益。

2.3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

社会和学校要共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体系,包括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书、教学软件、信息技术设备以及良好的体育设施等,增加对体育教师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的评价应根据其特殊性而建立相应科学、合理、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成功创造机遇,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2.4加强自我调适,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要想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首先,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即要认识到教师职业从其对社会推动作用这一角度来讲,是一种高尚的事业;其次,要学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改变行为态度;再次,就是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面对的压力。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合作竞争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心理机制,主动迎接教育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实现教师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英,董淑花.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四川心理科学,2004,3.

[2]徐富明,朱从书,黄文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研究[J].理学探新,2005,1. [4]刘四.河南省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环境调查报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5]王晓松.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6]王晓松,周莹.运用激励机制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息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8]郭晓娜,王大磊.希望、信任、虔诚: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职业倦怠及其治疗的三味良药[J].教育导刊,2007

(3):36-38.

[9]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守恒.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消解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10):1393-1394,1405.

[11]耿文侠,陈震.需求关怀: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J].中国教育导刊,2007

(6):71-7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螃蟹
给邮票公司的一封信
我的金鱼
我的一家——六怪
爱哭爱笑的我
我心中的白衣天使
小鸟回家了
大象与老鼠
第一次升旗
跟老虎照相
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珍藏回忆
玩碰碰车
青蛙送伞
我爱广州——东湖公园
试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
试析项目法在高职PLC教学中的应用
对特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论加强艺术教育创新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试论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联动机制探析
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冲突的功能与实现
对于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分析
关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探讨
试论高职生自学能力养成
试析增强高职“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试论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民族自决视野下职教理论研究的主体性选择
对于新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试论高职教育体制创新的探究
《散步》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纸船──寄母亲》赏析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基础知识训练
《金色花》的两重解读
冰心《纸船──寄母亲》创作背景
我们面对一个海
《诗两首》教学案例
《散步》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散步》同步达纲练习
《散步》课时训练
爱与美的安琪儿──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赏析
《纸船 寄母亲》教学实录
《诗两首》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