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探讨

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探讨

"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质量 探索实践

【论文摘要】大力提高高职就业质量,过程培养是关键。近几年随着生源的下降,高职大打就业牌。但怎样算高质量就业?有哪些衡量指标,一直困扰着家长和学生,也困扰着大部分教师。本文结合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经验和作者所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实践,提出了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从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开始,通过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和构建就业服务体系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和总结。

高职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和高质量就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时代对高职的根本要求。那么怎么算“高质量就业”?怎样进行高质量就业?就成了高职就业必需回答的问题。

一、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高质量就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受到学生、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满意度影响,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1998年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总干事索马维亚提出了“体面工作”的口号,国际劳工组织把它定义为: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生产性、可持续的工作机会。因此,可以理解为实现“满足生活,而且有乐趣的职业”就算高质量就业。参照我校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结合近几年的就业工作实践,我们认为“高质量就业”有以下五大特征:

1.就业面向好、专业对口

一方面,就业的单位是大中型以上规模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理由是这类企业往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毕业生的稳定性也好;另一方面,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可理解为按照专业群类就业或者说按照国家专业目录的专业大类(或二级、三级学科划分)就业就算“专业对口”。第三,创业成功也算高质量就业。

2.岗位定位“高技能”

企业提供的目标岗位一般是:基层管理岗位,技术支持岗位、生产工艺岗位、设备维护岗位等高端技能岗位。这样的就业岗位不仅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吻合,而且毕业生的稳定性好。至于企业要求在一线熟悉生产、销售岗位实习或顶岗一段时间(半年或一年),再提拔使用的情况属于企业用人之道范畴。

3.劳动有保障、薪酬高

高质量就业的第三个显著标志是: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提供“五险一金”、执行带薪休假等国家规定的相关保障。另外,毕业生初次工资报酬要达到一定标准(起薪在行业达到中上游水平)。

4.毕业生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企业关注员工发展,能与员工保持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培训制度,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5.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高

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这不仅包括职业能力,还包括职业道德、责任心、诚信、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以及知道学习、怎样创新、如何成功等方面的方法能力。

二、如何进行高质量就业

要进行高职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必须先明确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因素。虽然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学生方面主要是就业观念、职业素养等,学校方面主要是办学水平、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就业工作的有效性等。另外,社会经济形势、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社会对高职生的态度等,也对高职就业质量的好坏有较大影响。

下面主要从学校方面,就如何进行高质量就业进行分析探索:

1.做好职业规划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班”、“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形式,打造一体化“招生、培养、就业”的新模式。

结合区域发展和企业需要,实行“分段式”、“多学期”、“工学交替”等形式,校企合作育人,强化企业对教学计划、课程实施、顶岗实习的责任,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山东商职学院的“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从2008级就开始了为海信的“定向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假期全部去海信生产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在校3年中按照“工作交替”模式,校企合作“一体化培养”,企业也设立了高额奖学金,实施3年来效果很好,毕业生全部实现了协议合同正式就业,岗位均为“高技能”岗位,达到了企业、学生都满意的效果。"

3.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优秀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借鉴企业的运作形式,通过校企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专业带头人是“总工”、骨干教师是“项目经理”、青年教师是“能工巧匠”、企业师傅是“监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保障“教学过程质量”的前提,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由之路。 4.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学中做、做中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形成职业化的思维、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每门课程都配备有专门的课程指南,列明课程知识要点、实训项目,列举相关参考文献,明确课程的大作业和测验考试所占分数等。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打消“走捷径”、“混文凭”的念头,坚定了刻苦认真、踏实求学的信心。

为了保证教学和评价质量,所有涉及规定学分的试卷和论文,由任课教师打分(有条件的课程实行教考分离)以后,学院教导部安排严格审查,最后确定分数等次。

5.强化就业队伍建设

强化就业队伍,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

(1)从学校方面:将专业教师按照班级分配,学校导师(或班主任)经常与学生见面,在与学生“一对一”交流中,指导学生的方法思路,让学生知道“知识怎样学”、“项目训练如何做”、“做中学,学中做”是为什么,怎样才能提高职业素养,怎样逐步去实现职业发展规划。

(2)企业方面: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时段,企业配备指导教师,并管理学生实习。这样实习或工作的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要素为一体的综合能力,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

6.重构就业服务体系

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水平,就应当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和育人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就要提高就业工作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学校实行“一把手工程”,构建就业服务体系不仅是高校就业评估的要求,更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

(1)分解就业工作任务、实施就业指标与招生规模挂钩、执行就业与考核结合政策,全面调动教师、教研室、教学院部的积极性,这是实现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措施。

(2)强化学校就业机构的作用,落实就业工作人员、经费、场地三到位政策,系统设计就业指导课程、不断开发和优化就业基地、加强就业管理。从就业教育的体系看,大一教育的重点是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大二重点是开展社会实践或实习,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用人需求,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大三的重点是进行就业辅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人职匹配”。

(3)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不断优化就业基地,逐步推行“顶岗实习与就业的结合”的制度,大力推进“定向订单式”培养,逐步实现校企合作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积极拓展创业的途径,以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2]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张宁新.教育部第一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专题培训班[J].学习简报,2011,4.

[4]喻立森等.就业靠“教学全程”奠基[N].中国教育报,2010-5-3.

[5]齐小萍.企业家导师制: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拒绝自然
感受自然_秋天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走过四季
我从广告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感受自然作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走过四季
如何引导西藏学生拓展写作空间
浅谈汽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言传身教育人心以德树人利千秋
让规则与自由同行
化解“环境悬崖”的思想机理
显生宙时期生物大灭绝及其对当代气候失律的伦理启示
社会制度的人性化转型与环境崩解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互动教学的运用分析
漫谈初中蒙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人化自然”视野下的生态困境及超越途径
浅读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环境正义视角下邻避治理模式的重构
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生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浅谈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改进策略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没被改写的人生
《触摸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永生的眼睛》课文简说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一
《永生的眼睛》相关文学常识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二
《触摸春天》写作指导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
《永生的眼睛》重点问题探究
《永生的眼睛》阅读提示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巩固篇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提高篇
《触摸春天》训练素材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