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情境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情境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议情境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论文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课堂效率

论文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经过三年初中应试教育的挫败,对文化课的兴趣非常低。作为文化课之一的在语文课堂效率更是低。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学生专业,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法,从导语设计、内容创设、作业批改三个方面来营造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

一、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传统观念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只要学好技能就可以了,文化课靠边站。加上学生经过三年初中应试教育的挫败,可以说对文化课的兴趣极低,作为文化课之一的语文更是不受学生重视。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效率极低。在一些男生偏多的班级,语文课成了操作课后的调节,常见课上睡倒一片,维持课堂秩序成了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教学任务只能勉强完成。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来进行教学,叫学生独立看完一篇课文都有难度,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将苦不堪言。在这种现状下,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打破以往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扭转这种局面。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情境效应,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并且能有效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情境教学法在职校语文课堂的运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校教育也发展为网络化的教育,语文教学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网络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入了课堂,成为了新的教学资源环境,这些条件对于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提供了方便。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还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让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从而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学生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怎样才能使课堂产生吸引学生的巨大魅力,那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或独特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每堂课的导语在激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学期初根据授课计划的教学篇目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示范导语设计的要求,每一小组领一篇课文的导语设计。每篇新课文的导语都由学生设计、讲解,形式可以多样,设计的结果记入平时成绩。设计优异的导语全组可以加分。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谁也不想错过这个可以在班级中露脸的机会,于是主动地去熟悉课文,想办法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学生更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他们设计的导语也更能达到激趣的目的。比如,《是瓶中魔鬼还是诺亚方舟》这篇课文论述的是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这样一篇枯燥的议论文没有好的导语设计是很难让学生硬着头皮看完的。有一个小组设计的导语就非常吸引人,他们播放了一段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视频和当年受损的一些数据,还列出了现在全世界核电站的总数。核能的毁灭性使全班震惊,大家在感叹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时自然就对核电站的安全产生了怀疑,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读完了全文,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地就将课文的重点解决了。

2.教师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仅凭教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职业学校的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拓展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课文。

在讲授《胡同文化》这一课时,由于学生设计的导语一般,其他学生的兴趣没有激发出来,加上授课的班级是个烹饪班,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一点难度。笔者没有强制学生自己看课文,而是给他们展示了一段视频: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边看边听京韵大鼓唱段《北京的胡同》,而这首唱段中的曲词很多都是取自该篇课文。学生听着有趣的京韵大鼓,看着配套的图片,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有的人甚至主动开始翻阅课文并跟着唱起来,因为这首京韵大鼓的调和歌曲《One night in Beijing》的韵律相像,学生兴致很高,再加上图片的展示让他们觉得有新鲜感,因而自觉地读了课文并且印象很深。学生自觉地熟悉了课文后,再引导他们分析胡同的特点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很快就将胡同、北京市民的精神状态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归纳出来了。

3.营造互批作业的氛围,以批促学。传统的作业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业全部收起来统一批改,强调的是教师精批细改。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的,也不了解自己的作业质量在班里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作文的批改,教师花了很多的心思来评文章的构思、立意等,但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往往看一眼分数就放进抽屉。老师增删的字眼,修改方法的指导,他们一点也不会关心。可见教师背着学生批改作业,达不到预期目的。

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认识自己作业的不足,更能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评改内容后,再强调批改的步骤和具体要求:一是既要省时又要注意质量。二是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同时告诉学生要写好眉批和总批:眉批要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总的要求是多表扬,少批评。

每次作文批改完后由批改人亲自送还作者并交流意见,然后由批改者推荐优秀作文,简要说明推荐理由,并由作者上台朗读,全班欣赏评价。作文批改课结束后教师再将所有的作业本收上来仔细审阅,在下堂课上做简要评价、指导。 通过互批作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领悟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应该在何处改,该怎样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训练项目,有利于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通过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掌握改作文的本领,使他们不但会写,而且会改,完善作文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事实证明,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如果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法来创设富于感情色彩的情境,更容易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动,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他们不仅乐于学习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情境教学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想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只有将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的培养糅合在一起,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谁和谁好
捉迷藏
蒲公英
可爱的小兔子
可爱的小白兔
快乐的星期天
小乌龟
抢椅子游戏
看牙医
小乌龟真棒
秋叶
本学期的收获
骄傲的小孔雀
秋游
关于债券销售价格理论的探讨(1)
完善权力构建和运作的民主机制 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浅析司法核心价值观(1)论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基层检察院科学发展(1)论文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若干问题探讨(1)
浅谈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实现途径(1)论文
关于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分析(1)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与调查制度研究(1)论文
共产主义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的探析(1)
浅谈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1)
物流配送对网络零售市场拓展的影响(1)
浅谈目喻我国司法制友之问题与改革(1)论文
品牌权益综合模糊测评研究方法探讨(1)
试论法定公证原则(1)论文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五
《欢庆》 教学设计一
《难忘的一天》 教学设计二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三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四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一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法新探
《一分钟》 教学设计二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二
《我选我》 教学设计一
《难忘的一天》 教学设计一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二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三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一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