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中职学生地理学科中的差异性教学

试论中职学生地理学科中的差异性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2

试论中职学生地理学科中的差异性教学

"

论文摘要:通过差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地理;差异教学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性教学也有称个性化教学或因材施教,就是要求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而进行的教学。

“差异教学”承认和照顾学生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彻底改变了“一刀切”教学的弊端;它是建立在对学生教育测查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其运用教育心理测评和诊断技术准确掌握学生的差异及需求,追求教育民主,实行多元有效教学管理,对教学目标、方法、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差异设计,以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一、中职学校实行差异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多是中考成绩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的学生,加之社会背景、家庭状况、学习环境等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差异性较大。在教学中,面对这些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上课时如果用同一内容、进度、方法授课,仍按传统教学方法“一锅煮”,没有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势必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要扭转这种教学被动的局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必须实施差异教学。

二、中职学校开展差异教学的意义

1.对学生来说,可以唤起自尊和自信。在中职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实行差异教学,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而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定学习目标,突出主体地位,极大地满足了自身的表现欲,能有学习上的成功感,极大地唤起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对教师而言,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作为当代的教师,不但要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观、人才观,而更要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生态资源观、多元智能观、全纳效能观、差异发展观和多维评价观,差异教学正是从新的角度诠释了这些教育观。差异性教学的开展为中职地理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教师施展自身的才华,实现由“知识型”向“研究型”转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通过差异教学的实践,一方面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教学各环节“差异性”教学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开展差异性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差异性”教学,使“差异性”教学能顺利开展,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学过程的“差异”、作业设计与批改的“差异”、学生评价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先通过调查、摸底,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情况,把学生分为A、B、C三种层次类别:A类为文化各方面相对基础比较好的学优生,B类为中等生,C类为相对各方面比较弱的学困生。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使学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习困难生“吃得了”。

1.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别学生的要求,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即教学目标的“差异”。在设立教学目标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有差异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的“差异”。在班集体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将各种程度的问题有机地穿插,分别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因人提问、差异设题的办法。比如,让C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提高学习兴趣;让B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通过地理原理来归纳总结的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综合性的提问。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当然,通过学习掌握到一定程度后,也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同一训练目标。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相互启发影响,使他们都能掌握地理知识。教学过程的“差异”,全班学生都有参与问题讨论的机会,老师有目的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使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

3.作业设计与批改的“差异”。作业设计与批改,是“差异” 教学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设计要“因类制宜”。差异性的作业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别学生的能力,设计有难易度不同的几组作业,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组,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地理作业时,要因人给予不同的评语。比如,对于有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可在其作业本上写些鼓励性批语,同时客观具体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作业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要表扬,对其学习成果给以肯定。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记录,教师通过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做好准备。

4.学生评价的“差异”。差异性教学的评价不仅仅从考试、作业中进行,还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地理的催化剂。基础好、进步快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不好、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时常得到成功的喜悦。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科学、恰当的评价,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消除自卑心理,使其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之中加倍努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个性潜能的发展。

四、实施“差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心理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作为一种科学而艺术的教育方法,差异教学是教育的良好形式,符合培养人才的根本要求,但面对学生时还需要注意其心理感受,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采用“隐形分层”的方式,即层次不同,辅导不同。对学习较好的学生采用深化、扩展知识面的教法,对学困生则采用深入浅出,通俗化、兴趣化的教法。这样就可以解决有意分层可能带来的不良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在发展与变化中,对学生A、B、C三种层次类别,要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的划分。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A类学生可能会变为B类,C类学生也可能变为B类,这就要求教师应对不同类的学生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无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多关心、多鼓励、多肯定。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锲而不舍的进取热情和稳定的学习情绪,以保证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不牢,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习兴趣
成长
游玩瘦西湖
与大山结缘
我们美丽的二桥
有趣的飞行比赛
小红旗
坐火车
理想的翅膀
未来的桥
画家乡
我的老师
喊爸爸起床
吃多鰆鱼
放飞
人民公仆的感人事迹
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大学生事迹
劳动就业中心先进集体事迹
创业服务年先进事迹
中学教师支教事迹汇报材料
环境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2011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参考
中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例文
团支部的社会实践例文
财务工作的暑假社会实践
大学生个人事迹
驾校优秀教练事迹材料
201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暑假优秀实践报告范文
论方玉润对《诗》文学性的体认(1)
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1)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下)(1)
用现代汉语理解古音通假现象(1)
动宾式合成词的词汇化衍生方式研究述评(1)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王熙凤话语语用策略的研究
关于从拒绝言语行为看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
试析简论现代汉语新生词语的特点
新审计准则视角下的持续审计探讨(1)
加强多经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1)
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的兴废与影响(1)
矛盾修辞理论的解释和探讨
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中“写”的含义研究
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作用与实现途径(1)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1)
《过秦论》课文导读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词语解释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多义词辨析
《过秦论》难句解析
《过秦论》语法修辞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问题探究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课文分析
《过秦论》写作特色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文体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