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简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5

简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

【论文摘要】我国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黄炎培,在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和反思中国自身教育的问题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其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文章从五个方面略谈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黄炎培 职业教育理论 启示

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

黄炎培因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行职业教育而闻名于世。在黄炎培所处的时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一方面学校毕业生学不致用,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经济生产领域急需各种技术人才奇缺。黄炎培针对当时现状,改良中国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从理论价值来讲在于;“谋人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从对社会影响来讲,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的职业素质,使学校培养之材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得到良好训练。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来讲,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困难、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进而使国家每一个公民享受到基本的自由权利。在当时现状的中国,黄炎培的主张虽然充满了幻想,但的确表达了他力求改变中国教育和社会现状的美好心愿。

(二)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职教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但他又意识到职教在使受教育者获得谋生并服务于社会的同时,还须注重其个性的发展。而后,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的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理论,是从人与社会的双重意义来阐述的。即对个人来说,职业教育具有求生存、求发展的意义;对社会来说,职业教育具有利国富民的意义。

(三)职业教育的方针

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黄炎培还远见卓识地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是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所谓社会化,在他看来即“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并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机构自身建设,力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科学之态度处理职教的种种问题。所谓平民化,是指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这说明了他把职业教育的对象关注到广大平民的身上,已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

(四)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在不断的实践、总结、探索以及结合职业教育特征的基础上,倡导且努力贯彻实施“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主张,来作为职业教育中开展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他发现办学的弊端在于学校功课设置重理论轻实习,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于是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想达到这种境界,需手脑并用。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他批评了过去实业教育中“重理论而轻实习”、学生“有读书之惯习,无服劳之惯习”。黄炎培从课程设置、师资聘用等各个环节加强了应用与动手的分量。如学生行半工半读,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在三十多年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形成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论成果在今天看来依然十分具有前瞻性,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改变旧的社会观念

由于传统的封建陈腐观念残留,因此,教育体制的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封建思想,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蔓延到历史的各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应提高人们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改变在人才、劳动就业上的旧观念,使职业技术教育扎根于社会。

(二)顺应社会需求

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都是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学校与社会组织、生产企业之间,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社会性。黄炎培认为,在生产中,绝大部门所需要的,必须是受过职业训练的中等技术人员。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熟练技艺和高超手艺的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实际运用,才能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职业学校应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急需的有用人才,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职业生活中得到充分应用。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

整个教育都有一个现代化的要求,这是世界性的趋势,职业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各个领域知识的不断更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具体反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在教学内容上,不管是文化基础学科,还是专业基础学科,都应该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增加基础理论知识的比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扩大学生学习容量,培养提高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个性差异,注重道德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黄炎培在比较我国与英美学校在教育方法上对学生的影响的差异时,他认为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及启发思考的能力。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活力。因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强调要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教育过分看重科学文化素质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素质。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一流的技术却没有完善的道德修养,这种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因此,现代的学校在强调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架起与书沟通的桥
老鹰捉小鸡
给哨兵叔叔的一封信
今天我演出
快乐的国庆节
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迎春花
做沙画
柿子
邻居的小鸭
我的婆婆
该怎么办
在中期考试的时候
做面鱼
国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柜台销售人员的社会调研实践报告范文
寒假期间在钢厂的社会实践报告
信用社优异员工卓越事迹
林业部门党委书记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事迹材料
2012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工作心得体会
优秀企业党员先进事迹
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法院青少年维权岗典型材料
车站岗位工作者优秀材料
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倡议书
2011年乡镇妇女工作优秀事迹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志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教育的探究和渗透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策
浅析提高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词汇能力发展次序理论与我国英语词汇教学
试论英语翻译要重视语境与跨文化
浅论将文化意识引入翻译教学
试论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
试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茶叶商标的翻译
浅析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析西方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析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浅论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浅析不同教育体系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
浅析从汉语谚语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择偶观
读《劝学》篇有感
再读荀子的《劝学》
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
《劝学》内容提要
《劝学》时代背景
荀子的性恶学说
《劝学》课文解题
荒唐的《劝学》,无辜的荀子
重温《劝学》
《劝学》词语古今异义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劝学》“劝”的是什么?
《劝学》的不足之处
《劝学》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