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提高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提高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关于提高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

论文摘要:针对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存在问题,着力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才观,重塑学习信心;教师课堂教学合理选用教材、正确使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建立激励机制、因材施教搞活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提高;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中职教育的普及化,在中职学校招生逐渐实行凭毕业证注册入学的背景下,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是多数中职学校的基本现状。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据笔者调查,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尤其是对理论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更缺乏兴趣。在课堂上不听课,玩手机、讲小话、看课外书籍或者睡觉的学生约占40%;被动接受,应付考试型学习的学生占40%;而真正对学习感兴趣,积极接受并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只有20%。

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搞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中职教师亟须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从事中职电工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厌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之后,认为要提高中职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特点及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案,通过在本校电工专业《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效果及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传统的人才观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为 “人才”,忽视了人才的行业特征和职业特点,窄化了人才的内涵,把各行业大量的一般人才排除在外,将上大学视为人才成长的唯一途径,忽视了自学成才、实践成才等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从而错误的将学历、文凭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依据。胡锦涛同志2003年12月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以及“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四不原则”。即中职教师要用科学的人才观取代传统的精英人才观,从而形成“人人有才,人人可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观。

中职学生只有在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认识到就读中职学校也可以成为人才,也可以取得成功并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励其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选用教材

当前,各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多为初中毕业生,成绩一般,而传统专业课教材普遍理论性较强,分析性较强,内容又较陈旧,学生学起来难度较高。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学习到适用的知识,掌握好扎实的技术技能。因此,教材应该从适用性出发,根据目标就业岗位群需求,淘汰一些已经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贴近生产实际需要的技术知识内容,以“理论必须够用、加强动手实践”为原则。

从2010年秋季开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将陆续推出国家规划新教材,该新教材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从传统的“教程”向“学程”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教材中增添了“做一做”、“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等栏目,将单一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拓展,应用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目前,我校已积极参与新教材的选订工作。

三、建立激励机制,搞活课堂教学

课堂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与学生在交流合作。叶圣陶先生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一堂课究竟怎么样?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的讲课。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而现代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学生从被动接受地位变为认识主体,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根据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开展教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广泛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基于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要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答辩式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对学生成绩评价机制进行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训练,开展课堂互动。通过提出或回答问题,鼓励学生找出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的错误或陷阱,并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给予加分或其它奖励。要对不同的学生因人设疑,因人设奖。

例如:有一个学生自称基础差,听不懂,考试不及格,不管上哪门课都睡觉。第一步要求该学生只要上课不睡觉就可获奖励,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他上课时果然不再睡觉了;第二步要求他开卷在黑板上画出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草图,对他进行绘图训练;第三步再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要他说明机床控制电路的保护元件、照明指示等,最后再逐渐增加难度,结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学生对成绩容易产生兴趣,教师要把成绩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工具,成绩不仅是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应该是评价学生学习态度、个人进步程度的工具。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评价学生的标准就要因人而异,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来,对学生哪怕是一小点成绩也进行鼓励,努力提高其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就会活跃起来,教师上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动脑又动手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必须加强实践活动,最好是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才能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实习的全过程中去,并提示学生对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解决问题。

譬如:学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安装控制线路,完成各种控制功能,还可以人为设置一些故障,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排除故障。实践教学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运用理论知识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验证,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学到知识和技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适应性较强,既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通常指硬件技术)如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设备系统等。无形技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起重要作用的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学思想、理论、方法、技能、技巧和经验的运用等。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应是学习者。教师是教学方案的策划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资源的选择、开发者,学习群体的咨询指导、帮助者,学生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方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或者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素材、多媒体课件,运用各种仿真技术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创造多维信息空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日记三则
吊兰花
我的家乡
拔火罐
观《下辈子还做母子》有感
拔牙
过年了!
豆豆日记
妈妈笑了
放鞭炮
太阳光的颜色
我是一只自由的小鸟
今天,我很快乐(日记)
捞鱼
第一次单独坐车回家
记农场开垦庙社区党总支事迹材料
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个人心得体会
2011年义教实践心得
邮政投递员先进事迹
关于邮政人员个人事迹
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与心得
2011年暑假大学生山区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暑假三下乡个人总结
“感动兵团人物”材料
2011年暑期三下乡之个人总结
三下乡之个人自我总结:一起走过的日子
2011年中学三下乡实践报告
农场青年致富的带头人材料
青春交响优秀事迹
银行优秀党建事迹
“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论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1)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1)
试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1)
文学语言论(1)
诗,给万物以生命--浅论诗“拟人化”之手法
中国语料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1)
新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1)
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1)
内部控制相关审计程序和方法(1)
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初探(1)
未竞的白话文:围绕着“音”而展开的汉语新诗史(1)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
内部审计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的作用(1)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词类活用
《过秦论》重难点讲解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节录)
《过秦论》课文导入
《过秦论》疑难解析
《过秦论》主题思想
《过秦论》教学设计
为感时而作的师道精品──韩愈《师说》赏析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案例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杂谈
《过秦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