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层次教学”与职高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简析“层次教学”与职高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析“层次教学”与职高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职高生数学学习中“厌学”情绪的成因,提出“层次教学”的教学方案,以期在职高数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职高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论文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一、职高学生数学“厌学”成因探索

1.从主流来说,职高学生都有学一技之长的主观愿望。他们朝气蓬勃,思想上进,可塑性强。但是在当前职高的生源堪忧,且学业成绩不理想,自我学习能力差。因此,职高学生起点普遍较低,在学习方法、思想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缺乏主动性;纪律观念淡漠;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差等等。多数职高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懒散,对理论性较强的数学更是不感兴趣。久而久之,感觉数学课冷漠、机械、无聊,厌学情绪严重。由于学生的“厌学”,严重阻碍了职高阶段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也为以后从业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

2.教学模式陈旧。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而形成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习惯了“铺垫——导入——新授——巩固——作业——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但是他最大的缺点是忽略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没有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教学的目的是知识的授受,课堂上老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满堂灌的教学,学生学得很辛苦,特别是基础较差的职高生,一节课下来,他们脑子里塞满的只能是公式、运算、定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其枯燥、厌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层次教学的概念及其意义

所谓“层次教学”,就是在保持原班级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对知识分层、教学内容分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一般职业中学的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差,但各科发展不平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不泛数学学习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如果一视同仁采用同一要求的教学方式,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两极分化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分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就显得极为必要。因此,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成绩的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三、培养职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层次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培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只有培养了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力,就能获得该学科学习的成功。数学通常被职高学生理解为抽象的学科,多数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抽象乏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就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谈谈看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1.知识分层(新旧糅合,难度平均、培养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时概念、定理的理解及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效果,但是数学概念是职高生认为最抽象也最不喜欢学的内容之一。因此,老师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应多从具体实例出发,多做铺垫,以降低数学难度。例如,在讲“角的概念的推广”时,笔者做了如下课堂设计: 引入新课:通过实例(跳水运动员向内翻腾与向外翻腾的差别),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将角的概念扩充才能刻画这两个不同的动作,以期达到概念产生并非老师强加,而是自主认知水到渠成的目标。

又如,在上正棱锥的侧面面积这节课时,尝试用纸皮做了好几个正四棱锥让学生传看,还允许学生拆开,有些学生沿侧棱展开,也有学生沿斜高展开。然后,互相比较看谁的展开图好看,此时提问:“正四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几个什么图形组成?”学生都很积极地回答问题,虽然答得不是很理想,但学生都动脑筋思考问题了。接着问学生有什么好的方法求正四棱锥的侧面积。不一会,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只要求一个三角形面积×4就可以了。”笔者及时表扬了他。这时,让学生把图形又粘好,学生发现原来侧面的每一个三角形的高是很关键的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正四棱锥的斜高,只要把斜高求出来,侧面积就可以求得了。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了,这时的学生都很想知道怎样求斜高,此时再讲解正棱锥斜高及其求法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2.课堂教学分层。上课是运用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形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到每节课时,又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应在每节课讲解新课前,向学生简明扼要地说明各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组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去听课,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的学生,用课堂提问和演示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要能真正收到成效,所提问题或练习就必须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问,将基础的、容易理解的问题或练习,让C组同学回答;对需综合分析、归纳概括、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或练习,让A组或B组同学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和获得表扬的机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让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

3.课后作业分层。作业是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自我检验。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因材设置,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别设置与A、B、C三组学生水平相适应的练习题,题量与难度均在学生承受范围内,一般以学生在30分钟左右能完成为宜,让A组吃得饱,C组吃得了,还可避免抄袭作业等消极现象,真正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动手、个个用脑的目的。

4.教学评价分层。既然学生起点和层次不一样,就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测试不同深度的题目,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使他们的付出能够得到有效的回报,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另外,每过一个阶段,应该根据学生的考评成绩和综合表现,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调整,让进步的学生层次往上提,把退步的学生适当降级,这样可以引进竞争机制,使分层教学能够良性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而实施“层次教学”,无疑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有良好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习兴趣
与大山结缘
小红旗
放飞
未来的桥
理想的翅膀
画家乡
游玩瘦西湖
吃多鰆鱼
我的老师
成长
我们美丽的二桥
有趣的飞行比赛
喊爸爸起床
坐火车
医院2011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中餐厅收银员的工作流程
2011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下乡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中学团支部申请“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材料
卓越团员事迹资料
关于五一推荐个人事迹材料参考
绿化工作个人先进材料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供销社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大学生法学系暑假实践报告
2012年寒假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走出低碳生活境遇先进事迹材料
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结
森林公安先进事迹材料
试论哈贝马斯的语用哲学观
简析文学理论中的互文与互文性
浅谈汉字与诗歌创作
关于语言的双重约束和社会心理
浅谈以意造象: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的一种外化技巧
试论积极话语分析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状况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中汉语道歉语的性别差异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维度中文学要素再思考
试论语气隐喻的视角解读间接言语行为
关于比较句和比拟句试析
指瑕:试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批评话语及其在当代的有效性
从会计信息失真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浅论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创新与贡献
关于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的句法分析
关于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透过《过秦论》解析贾谊人生
峻拔锋利 语警词工──谈贾谊的《过秦论》
《过秦论》三题
读贾谊的《过秦论》
《过秦论》对比的运用
浅谈《过秦论》的修辞艺术
秦之“过”安在
《过秦论》的结构艺术
《过秦论》中“逆取”与“顺守”的哲学
引领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过秦论》说起
《过秦论》(中)
读贾谊《过秦论》
层层对比,翻出“仁义”──《过秦论》论证特色分析
重读《过秦论》
《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