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中职学校政治课程学生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析中职学校政治课程学生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论文关键词】 新课程 中职 政治 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论文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充分开发利用教师自身资源、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学生资源和各种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政治教学焕发永恒的生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合性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水平,“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引自北京师范大学版《走进新课程》)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课程功能,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背景下,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都有可能而且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捕捉这些资源信息的意识,能不能处处留心,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的教师。下面仅从学生资源和环境资源两个方面谈谈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殊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好学生资源,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对于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地球村的形成,实践活动教学的大力发展,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营造教学情境,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谈谈自己的想法,源源不断地反馈信息,使教学内容能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融通、整合,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讲到“事物是永恒发展”时,可以让学生从饮食、通讯、交通等方面谈谈现在和以前的变化,从而感受发展的实质。

2.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

学生是个体的人,每个学生在个性品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都存在差异,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政治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优势得以发挥并形成互补,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如:对于争强好胜的学生,政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围绕问题进行争辩,以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引发他们积极思考,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启发思维,在全班共同探讨;对于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政治小讲台、各种模仿表演,为其他同学提供示范。

3.开发利用学生的心理资源

心理资源指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慧、提高觉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成分,包括动机、兴趣、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生的心理是影响其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的重要因素,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活动体验、个别辅导等途径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习、生活、人生道路充满希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开发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由于思路出现偏差、选择方法不对或者认知结构不完善,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然而,出错并非就是坏事,错误本身也是一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引导有方,错误也能闪现亮点。比如,笔者在讲授“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分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其学生克拉底鲁的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有学生思考后回答说:“两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其实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利用学生的错误回答,搞了一场讨论。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正确认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学生的错误往往反映了学生理解的薄弱环节,这也正是需要重点分析的内容。教师应该利用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设置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在作业、练习中出错的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错题集。通过分析出错的原因,掌握防错纠错的技巧,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教育环境的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因此,政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

1.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

学校的环境是政治教学的重要载体,显示了学校的内涵底蕴、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班级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导向。通过指导学生编辑政治小报、墙报、板报,布置政治橱窗等教学环境的布置,做到“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幅画和标语都魅力四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创设,使教学环境更趋和谐。总之,注重校园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学生化外部动力为内部动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效果。

2.充分利用信息环境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政治学习提供了一个文字、声音、图象并茂的新天地,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库,成为政治课程重要的环境资源。教师通过制作政治课件,给学生视听合一的、手脑并用的感官刺激,并呈现更多的信息资料,使学生更为直观、迅速地了解时事政治、政治形势。同时,使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的机会,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使政治课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校园,信息环境资源的发展利用,使政治课朝着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去赋予政治课新的生命力。

3.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

社会是一个延伸的大课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境资源。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能放大教育效果,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政治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工厂、农村、社区进行各种社会调查,考察当地的民风民俗;可以走访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并邀请他们来校举行讲座、报告会;可以与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基地;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利用现代通讯设备等方式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使双方更好地了解情况,促进学生成长。

4.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资源 教师拥有什么才能教给学生什么,教师拥有智慧才能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课程资源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用心挖掘,随时都会发现惊喜。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8]6号2008.12.10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4]5号2004.3.2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蜗牛的秘密
日记2
姐姐的毛病
边疆的大树
一件开心的事儿
小鸡和小鸭
日记选
攀岩
假文盲
荷叶圆圆
画砂画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爱家乡的白鹭洲
乌龟的壳怎么来的
小猫打苍蝇
中餐厅收银员的工作流程
卓越团员事迹资料
2011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绿化工作个人先进材料
中学团支部申请“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材料
森林公安先进事迹材料
2012年寒假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医院2011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走出低碳生活境遇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法学系暑假实践报告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五一推荐个人事迹材料参考
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结
下乡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供销社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浅论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创新与贡献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中汉语道歉语的性别差异
浅谈以意造象: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的一种外化技巧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维度中文学要素再思考
关于语言的双重约束和社会心理
关于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的句法分析
关于比较句和比拟句试析
试论积极话语分析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状况
指瑕:试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批评话语及其在当代的有效性
关于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试论语气隐喻的视角解读间接言语行为
浅谈汉字与诗歌创作
简析文学理论中的互文与互文性
从会计信息失真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试论哈贝马斯的语用哲学观
《劝学》多义词辨析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课文评点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问题探究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写作特色
《劝学》语法修辞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译文
《劝学》重点难点讲解
《劝学》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