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职教育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试析高职教育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论文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化需求,遵循职业化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及凸显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化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化的需求,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加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毕业生素质明显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高职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

一、“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方面的评价标准。一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就是评价学校的毕业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二是社会的评价,主要是以毕业生的质量作为依据,即评价毕业生是否能满足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用人单位职业岗位的需求。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职业院校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反应不敏锐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二、“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师资队伍组成、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主要途径,并在企业或行业的积极参与下,综合作用于培养对象,形成基础知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职业化三级递进”的内涵,是指学院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化的需求,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将职业意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三者并重,按照“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熟练”三个阶段,对学生实施三级的职业化教育和训练。

1.第一级为职业认知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入学教育、校园认同教育、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育培养等。各专业根据定位不同,组织学生到相应行业的典型合作企业进行职业体验,把课堂设在企业现场,把企业作为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通过专兼职教师的言传身教完成部分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行业、企业和职业等职业基本知识,了解行业、企业和职业的行为规范、职业责任和职业技能要求等。通过职业认知阶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明确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懂得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明确努力方向,为职业认同阶段的角色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级为职业认同阶段。以职业意识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教育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实施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育,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培养、职业行为规范训导、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培养、强化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责任训练,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规划职业生涯。通过职业认同阶段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从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为职业熟练阶段打下坚实的能力和素质基础。

3.第三级为职业熟练阶段。就是对学生开展至少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教育,主要为学生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做好充分准备。各专业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设计顶岗实习课程包,供学生选择学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相应行业企业的顶岗实习岗位,并按照相应的顶岗实习课程包的要求完成顶岗实习。实施校企双主体的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通过职业熟练阶段教育,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学生的职业化程度得到质的提高。 "

三、“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

1.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院确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物流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按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要求,深化与地方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各行业企业合作,加大工学结合力度,依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联合广西焊接学会、南宁市焊接协会等,学校、企业、协会学会三方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实施指导,创建了“三方联动、全程合作”的职业化逐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培养电子企业的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维修、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为目标,结合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创建了“任务驱动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加强与“自动化产品供应商”“自动化工程商”“自动化设备应用企业”等三类与本专业建设密切相关企业的合作,创建“1+3合作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与物流服务公司等企业密切联系,创建“订单导向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典型模具设计制造工作项目为载体,创建“项目驱动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化课程体系。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由专业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建设小组,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改革。各专业组织开展全面、深入的社会需求调研,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根据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分析选取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序化课程结构,注重从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职业通用能力,根据企业对职业化人才的要求,打破过去侧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而职业意识教育缺失、职业道德教育乏力的学科课程体系,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将职业意识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或渗透到课程中去。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将基础课的内容通过课程重组,渗透或分解到新的课程,同时按照职业化要求改革授课方式。在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时,以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根据实际工作中典型任务(或项目)的工作流程,分析工作任务,将行动领域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3.建设具有较高职业化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通过分析高职教师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建立高职教师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标准,构建教师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师教育培训工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和人才互换交流、引进、聘用等途径,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形成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机制。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中,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5%以上。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重点专业专兼教师比例基本达1∶1,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各级技术能手讲授的机制。

4.校企共建具有浓厚职业和企业文化氛围的多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围绕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求,按照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和科研五合一的功能定位和先进性、适用性、系统性的要求,突出“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以学校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共享的运行机制,营造实训基地职业文化氛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摇篮,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职业化程度打下基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和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契机,按照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思路进行校企共建,同时抓住顶岗实习这个核心环节,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

5.强化职业意识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意识教育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职业价值观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载体,加强对学生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的培养,改革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相结合的职业意识教育途径与方法,认真分析各专业职业意识教育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围绕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职业意识教育体系和职业意识教育公共平台。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职业意识教育团队,通过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职业化程度。

四、“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院于2008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

1.工学结合得到有效推进。“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就业市场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的,校企双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了校企双赢目的。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管理、设备、项目等各种资源解决了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质,全面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以及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接纳学生参与实训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企业技术力量,也储备了一批企业适用的高素质人才。

2.学生职业化程度大大提高。“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既考虑了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又考虑了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成长为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职业人。历年来,毕业生的“双证率”均达99%以上,学院代表广西组队参加全国的各类技能大赛屡创佳绩,如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正保教育杯第四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3.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以基础扎实、技能熟练、适应能力强、职业素质良好而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历年均居全区同类院校前列,在2008年“麦可思”所调查的全国110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第19位,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高于一般高职院校,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满意。

4.学院发展步入良性循环。随着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学院的声誉得到不断提高,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得到地方政府、社会、学生的普遍认可,每年吸引大批高分考生报考学院,近四年来招生录取分数线均超出广西“三本线”,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发展态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回忆圣诞节
骄傲的小鹿
星期天发生的一件事
千年罕见的日全食
丰富多彩的暑假
快乐的一天
我的好朋友
第一次买酱油
我爱跑步
贴鼻子比赛
我第一次用电脑画画
我的好朋友
日全食来了
日全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企业破产劳动争议案件有关问题研究(6)法学理论论文(1)
国有资产信托的法律问题探究(5)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2)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5)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6)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0)法学理论论文(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财产权变革(3)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公用企业制度改革的法律对策(2)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7)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4)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6)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4)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法学理论论文(1)
《回声》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
《我为你骄傲》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片断设
《称赞》教学设计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丑小鸭》
《画家和牧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雷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