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后现代主义视角的“涉外导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后现代主义视角的“涉外导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与文化思潮,其教学观理论在教学目的、师生关系和评价体系上独具特色。文章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对“涉外导游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涉外导游英语 教学模式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研究学派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总体而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思维方式的中心性、权威性、单一性、禁锢性,提倡非中心性、多元性、异质性、创新性等诸多方面。在教育上,后现代主义研究学派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目的观、师生观和评价观,这些方面正是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为研究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为培养实用型的涉外导游英语人才,我们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努力探索建立新型的涉外导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基本特征

(一)后现代主义的教学目的观

后现代主义在反思与批判“完人”教育目的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目的观。他们主张,学校的教学目的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要培养符合学生自己特点及生活特殊性的人,造就具有批判性的公民。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并不是一种单一化的认知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其价值具有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明确提出,教学系统是开放的、生成的、去中心化的、不确定的,课程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生成性,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他们强调,教学要促使人类创造性的组织与再组织经验的能力在有效环境之中发挥作用,教学目标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而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课程当做静态的文本来对待,教学目标也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适时变动的。

(二)后现代主义的评价观

后现代主义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手段,注重过程评价和差异性评价。他们认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个体由于兴趣、经验、爱好、世界观不同,即使是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个体都拥有自己理解事物的权利,所以他们主张应实行着眼于学生无限丰富性发展的生态式激励评价,承认和保护学习者的丰富性、多样性,让每个个体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像多尔、格里芬等人,都提出了他们的教育见解。其中,课程专家多尔(Doll)的课程理论尤为显赫,其“4R”理论(即rich,recursive,relational,rigorous)对我国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高职教学仍旧是一个简单、封闭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教学计划”的编排和可观察的教学活动上,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获得些什么,忽视了教学活动为之服务的目的——学生发展。这样就产生以下两方面的结果:一是本该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课堂生活成为对教学大纲的线性演绎,因而变得单调、乏味和机械;二是教学仅涉及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图式,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造成了英语语境的缺失,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成为知识的“容器”。多尔认为,课程应该成为师生交往、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教知识、教方法,还要把情感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教学融入生命之中,使课程成为理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为此,教学评价就应该是丰富的、回归的、关联的和严密的,而不是贫乏的、机械的和冷漠的。

(三)后现代主义的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性”“权威独尊性”的思维方式,反对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他们认为,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学生完全成为一个被改造的对象、被灌输的容器,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反被认为是有害的东西,教学进行得死板、枯燥、乏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支配与从属、控制与服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此同时,教师的主体性也丧失了,因为他们同样被知识所奴役,丧失了自己的精神自由。后现代主义崇尚“去中心”“对话”“批判”,其目的是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倡导不同观察者和认识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同时,他们还倡导对任何“自明之理”进行质疑和否定,提倡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批判和反思,从而用更广阔的视野和多样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以往不言自明的存在。因而,后现代主义主张建立一个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表现为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关系。其次,教师和学生都力图突破封闭的自我,破除种种极端倾向,寻求对话的“边缘地带”。人与人之间交流对话的目的常常不是对某种已知的、确定的东西的探索,而是寻求未知的、不确定的新东西。所以在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必将以开放的心态进入教育情境。再次,师生不只是知识教学的关系,更是共同分享知识、智慧、情感,共同建构精神意义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不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 "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涉外导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的教学目的观、师生观及评价观同高职课程教学理念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内在的通达性,极具借鉴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的意识和理念,逐步改变以英语词汇、段落、语法、语义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从而逐步树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导游职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观。

后现代主义开放性、多元性的教育观还可以帮助我们确立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充分考虑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人能力、人格、经验与态度的变化,为学生整个职业生涯服务。为此,我们从涉外导游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合格的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着眼点,融理论性、知识『生和实践性于一体,使学生了解导游基本概念、导游员的地位和作用、导游员职业道德等,熟练掌握导游员工作程序、带团技巧、特殊问题和事故处理方法等职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导游业务,具备导游技能,成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导游人员。另外,涉外导游英语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材和本校的实习设备,我们在开放性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校企合作是高职课程开发的基础,我们在课程研发的过程中,积极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过程观

精品课程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试题库等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给学习者。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富有成效、师生满意的课程网络资源,推动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的开展。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网上交流等开放、多元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的任务与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难易不同的问题,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学生不再是知识接收器,而是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像导演,学生像演员,完全平等,并肩战斗,使学习活动既紧张有序又生动活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基于后现代主义倡导的英语教学观,我们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帮助其英语生命充分生长的环境,让学生能够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上,使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为指导的“涉外导游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平等、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兼顾的对话、交流与实践的教学平台。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使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并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本课程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过程,促使他们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换,形成学生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并在模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我们努力在“涉外导游英语”实践教学中改革认识主体居于中心地位的教学模式,倡导不同学习者和认识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力图构建和谐平等、有利于个性开发与提高的教学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强调个性化教育。为了培养出适应不同环境需要的涉外导游的应用人才,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渗透的原则,强调协作能力。不同岗位对涉外导游的能力要求存在差异,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和培养的目标与方式上应有所区别。我们支持和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提高。

2.注重实践和创新。有了强烈的实践意识才能主动地实践、大胆地实践、深入地实践,也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注重“涉外导游英语”课程的实践和创新意识。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资源、课程论坛等多种渠道的学习、交流,学习英语词汇、基本写作技巧、句型句式、基本语法和英语国家文化等相关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译能力,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相结合,使语言能力与导游职业能力协调发展和有机结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把知识学习看作一个开放的、自我调节的系统,强调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差异的平等观,即使用不同标准、要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使这种多元的评价体系成为可能。原有的“涉外导游英语”评价体系,几乎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以传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考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虽然有口语或情景导游的实际面试,但在比例和程度上都流于形式,并未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学生考试考核体系,实现技能考核与导游岗位需求并重,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考核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知识、理论、实践和能力训练一体化进行,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通过仿真与现场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知识和能力结合、专职教师与企业人员结合等多种方式,采用着眼于学生无限丰富性发展的动态式激励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每个个体都各得其所,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绿色的田野
我与妈妈的战争
蚂蚁和磨菇
世纪广场
未来
My school(我的学校)
我爱家乡的冬天
正义之侠
游烈士陵园
“变色龙”与“新型衣服”
永远的告别
My Birthday(我的生日)
神奇的钥匙
爸爸您别在抽烟了
我骄傲我是男生
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的识别
商业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及对策
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坚持的理念(1)
如何做好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1)
IV指标助你回避投资黑洞
从财务管理看债转股对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作用(1)
对公司财务治理结构问题的思考
基于公司治理的债权人财务风险管理研究(1)
浅议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机制
浅谈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
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
对建立财务分析系统的构想(1)
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1)
刍谈我国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1)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提高军队财务人员公关素质(1)
《火烧云》教学设计1
《火烧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观潮》教案
《火烧云》教学设计6
《火烧云》教学设计8
《爬山虎的脚》课文简说
《火烧云》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火烧云》教学设计10
《火烧云》教学案例
《火烧云》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火烧云》教学设计9
《火烧云》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爬山虎的脚》词句解析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快乐练习:强化练习